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公司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目的为实现公司的安全生产,实现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做到事前预防,达到消除减少危害、控制预防的目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评价的目的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3职责与分工3.1依据风险评价准则,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分析。3.2公司建立风险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本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班组长骨干组成。小组成员如下:组长为总经理,副组长为工程部主管,成员分别为各部门部长担任。1)总经理(或分管副总)负责组织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2)工程部负责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表,指导各部门开展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负责各部门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有效性验证。建立、更新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3)各部门分别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4)各级员工应积极参与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工作。主动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掌握基本分析评价方法,能自行评价。3.4同一个项目涉及多个部位作业的(如设备、电气、仪表、几个施工单位等),由各部门自行分析评价后,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总。4范围4.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4.2常规和异常活动;4.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4.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4.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4.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4.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5内容5.1评价准则及依据1)法律、法规、规章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2)各级主管部门规划、文件要求;3)各级规范、标准;4)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程序、制度、标准;5)企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计划;6)工艺流程、设施、危险品特性;7)监测的结果;8)相关方信息;9)以往的事故、不符合记录及其他。5.2评价方法1)工作危害分析法: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法)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是一种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此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先采取半定量的计值方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3)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5.3评价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5.4评价组织1)公司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2)公司的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岗位员工要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5.5其他要求1)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2)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整改计划。3)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部门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4)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