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自_____小学,_____小学坐落在古运河畔,是一座市级规范化学校。我校历来高度重视感恩教育活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我校的特色。通过各项特色活动,唤起了学生的感恩之心,他们懂得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朋友的帮助。可以说,历时多年的感恩教育已经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一、“欲感恩,先知恩”,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学会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每周国旗下讲话使学生明白知恩、感恩、报恩是人生美德,是中华美德的重要内容。如今的小学生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尤其是独生子女更是以自我中心,容易形成“成皆由我,败皆由人”的思维习惯,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努力,而看不到父母、教师、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和付出。因此,有意识地逐步引导他们看到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养成谦虚进取的心态,由此知道感恩、学会感恩。
针对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心灵的抚慰,性格孤僻冷漠,我校开展了“父母远走他乡还爱不爱我”辩论会,通过辩论,大家认
识到父母之所以远离家乡,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其实父母时时刻刻牵挂着他们。
二、感恩不是一种“行为艺术”,感恩见行动。
现在的学生在家都是小公主、小,全然不解父母的辛劳,认为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对教师的付出也认为是天经地义。针对这些现状,全校师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行动,让他们知道感恩不需要固定的形式,爱就需要大胆地表达。
我们先后组织了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为家里做几件家务事等一系列爱心家庭作业,使学生的感恩行动融入到日常行为习惯中。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学校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观念,积极创建主题突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种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展板、黑板报等阵地,使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
开展征文活动。学生每人写一篇“亲情信”。,组织学生给父母或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写一封感恩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了较多的感恩实践,参与征文活动,深化、引导了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感悟到感恩思想的美和力量。
举办“庆六一亲情通话”活动,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每个班级的学生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通话,感受父母为了让孩子上学所付出的艰辛。
三、感恩教育的大主题是回报自然、反哺人民。
在感恩父母、师友的基础上,我们又把感恩活动向大自然和劳动人民延伸。让学生知道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劳动人民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从而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存环境,热爱劳动人民,养成爱人民、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使学生的感恩思想有进一步提高。
我校在感恩教育活动中注重教育的实效,得到学生、家长
及社会的认可,我们将继续加强感恩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开创我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使学生感知生活在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之中,具有感恩意识,培养和造就具有感恩意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