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峰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为此,我校利用“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契机,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家访。现将我校近一阶段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明确了主题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我们按照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全校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 9月19日召开行政例会,专门针对访万家活进行了通气;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木梓初中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10月8日下午16:15分,组织全校教师观看了省教育厅关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推进会的视频,10月14日组织全 体教师进行了访万家活动的周密安排,强调了活动纪律及相关要求。并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使教师明确了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熟悉和掌握了家访的方式和技巧。要求每位教师对本班学生必访,做好家访前期准备工作,对每位学生的家庭基本状况、在校表现以及学业和心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对个别“问题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确定家访对象、家访内容、家访时间,并印制了《家长报》做到人手一册。《家长报》内容设计了学校基本情况、管理动态、安全管理、通讯方式、家庭教育、德育活动 等六大板块。信息量大,丰富实在。可以说,准备工作做到了充分、精细、完善,为家访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11月14日召开了校委会成员、班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会议就“访万家”情况进行了阶段反馈。对已家访的教师进行了肯定,同时积极鼓励、督促其他教师迅速完成家访任务,为学校阶段性家访工作的完成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
二、 丰富了载体,创新形式,了解任务成效显著
(一) 进行家访前,我们先明确了家访的主要任务。
1、 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 才有助 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 在家访过程中,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发放了《家长报》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 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 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效率和效果。根据活动方案要求,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它 科任教师都积极参加。以实地家访的形式为主;采取分组、分片、包班、包人的方法进行,集中家访与分散家访相结合。在家访前,学校基本按照以班为单位,以村组包片的原则,将各班科将每个教师分配走访的学生信息发放到人,使家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很多教师为了能与家长见面,在家访前还与家长事前联系,避免了家访走空。
(三) 活动扎实,成效显著。从10月中旬开始11月中旬近1个月时间,我校参与家访的领导和教师共35名,受访学生223名,家访率达到100%,入户家访216名,占全校学生96.9%。其中留守儿童131名;单亲家庭学生8名;家庭特别困难学生9名,残障学生1名。组合家庭学生2名。我们学校学生 参差不齐,老师在走访时以情感为纽带开展“访万家”活动,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在家访中,有的教师一次扑空,又去二次,甚至三次。有的还随时提防恶狗的恐吓,迷路的慌乱。有的顶着烈日走村入户搞完家访,还要赶回学校上课。王琳俊教师还在灰蒙蒙的土路上领略了一次乡土风情;易艳华老师可能还受到过家长的冷落,甚至误解。程亮老师翻田埂,穿刺林,家访的滋味有苦也有甜,有付出也有收获,熊雁老师知道了夏桥5个组的走向,王正老师周游了木梓各村,发现原来木梓还挺大的,收获也不小。更重要的是通过填写《家访手记》,了解家长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性格脾气等,知道学生家庭有好多不同的类型。 如,有教养的家庭、溺爱型交庭、缺失关爱的单亲家庭、放任不管型家庭等。
三、 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使家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1、 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学生的家庭,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这些孩子:七(1)班张宗蓉父母双亡,有 爷爷照顾,在家很懂事,生活尤为艰难。七(2)班黄慧芸的母亲有精神上的病症,她在家很听话,能帮家里干活,能主动按时作业,八(1)班张灵惠同学是一个组合家庭的孩子,他的家人多,7个人,负担重,在家很自觉;鄢威同学父母双病,爷爷身体不好,生活很艰辛。八(2)班李艳是一个留守生,爷爷奶奶管不了,经常周六到街上上网;黄彬的家庭是一个组合家庭,父母总在外面打工,有奶奶照顾,很懂事,张梦婷在家很少看电视,姐姐在本校考上一中,感到压力很大,父母期望很高。生活较贫困。九(1)班黄晨明父母离异,成绩较差,在家几乎不做作业。胡歆、李绍林两位学生母亲病故,家庭很困难,思想波动大。九(2)班尤红莹家里田 地少,母亲长病,父亲靠打散工维持生活,在家经常帮父母干活,很懂事。余欢在家学习自觉,只是家里开麻将馆影响很大,学习压力大。罗宁的家庭是个单亲家庭,由75岁的奶奶照看,生活能够自立。还有很多很多,我被这些不同的家庭既感到同情,又对一些家庭教育的缺失感到痛心,这些怎能不引起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呢。
2、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由 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我们了解到一个外公带着一个外孙子的的困难,知道了单亲家庭的凄苦与无奈;明白了留守学生缺失道德的茫然,知悉了特困家庭生活的艰辛,还读懂了一个孤儿人生的无助与悲凉。
3、 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在我们登门家访时,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都大部分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很多家长把左邻右舍招来和我们一起交谈,我们充分利用这个 机会,详细、认真、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学校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等,大部分家长对学校的管理表示满意。尤其对近两年来中考成绩的不断飞跃,很是赞赏。
4、 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有很大的警醒作用。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有希望提高生活水准的、尤其是早餐质量、有要求足额发放学生奶的、每次收费要告知家长明细的、热水温度要高点的、有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给他自信的、有反映以大欺小的、很多有要求严格管教孩子的等等建 议或意见,学校全面整理了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5、 通过家访,认真总结家访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学校的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听听我们领导的体会吧:学校梅校长的小结中这样说道:“走访的几位监护人表达了几乎同样的思想,我的孩子很任性,一定要顺着他的毛摸,他们道出的是对孩子的放纵和娇惯,绝对不是因材施教。这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严重异形。”党支部周书记有几句话发人深省:“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拘形式,扎实搭建起 沟通家校联系的桥梁”,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家里,做到学生心坎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再听听我们班主任的心里话。七(1)班班主任张天朝老师也有感而发,针对留守生问题,他认为,“毕竟子女教育不能只指望学校一方,需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共同协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创造出最有利 子女健康成长的环境。七(2)班班主任黄君兰老师体会很深:“家访工作应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并且善 做家访工作。”八(1)班班主任刘红梅老师的班级家访总结很充实,很有见地,谈到:“教师与家长之间多一份理解,少一层隔膜,大家思想同统一了,学生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了”八 (2)班班主任王存明老师很有鲜明地提出两个观点:“一个就是学生品行和家庭教育直接关联着,第二个没有愚蠢的学生,完全是家长的放任,言行举止影响孩子,造成行为失衡;”九(1)班班主任黄建华老师突出谈到了学生思想、性格缺陷等问题,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九(2)班班主任付庆凡老师的小结标题鲜明,主题突出:一是家长期望,孩子叛逆,二是教师求教,学生懒学。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学生的现实状况,映射出目前国家教育体制存在的些许弊端,值得深思,这些现象令人担忧。我们老师的小结也很值得回味。如王正老师的“访问 万家,才知家家万事”。易艳华老师提出“一个和谐的家庭,知书达理的父母或监护人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起着决定性的积极作用”。万明娥老师的体会很简洁但实在,谈到“全校教师这次家访没有白费”。李芸老师在小结中这样温馨的写到:我从来没到学生的家里,今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看看路上漂亮而陌生的风景,天气很好,心情也非常好,,很顺利的找到了学生家里,家长很热情,互相介绍,相互认识,一起聊天,开心的讲孩子的情况,非常温暖。”多么惬意。余明涛老师认为“家访是一项利 学校和家庭、社会的工作,呼吁大家今后还要长期坚持下去”。李新明老师的两句话令我难忘,“无论怎样一个孩子,他们的成长都离不开爱,还有一句就 是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张志鹏老师的话令人深思:“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家庭都很宝贝,都是家庭的未来,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呵护关爱下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让每一个家庭都充满美好的希望”。这些体会让我们感动,深思,更值得我们向这些方向去努力。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通过面对面交换意见,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的办法,有利 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家访在老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之间架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这次“访万家”活动是一个精彩的序曲,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完善家访活动的长效机制,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使家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家校携手共育,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努力办父老乡亲满意的教育,把木梓初中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学校。第二篇:“课外访万家”活动阶段总结“课外访万家”活动阶段总结按照县教育局和镇教育组的精神,我校对家访活动做了具体安排。现在我校的家访活动暂告一段落,全校共15余名 教师对全校的300多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并有记录。现对我校的家访情况进行汇报:
一、 家访中取得的成绩:
1、 获得许多第一手育人资料。一学期内对全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多宝镇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真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详细的记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家长老师互相信任。由 我们耐心地向学生家长讲述我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成果、家校通、教学设施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获得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的基础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
3、 任课老师送爱上门,家访中体现出教育教学团体精神。比如,我们的科任老师一直坚持陪同班主任逐个家访,同时还就本门学科谈了相关的要求,检查了孩子相关学科的学习情况,并针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作了适当指导,以帮助孩子做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4、 多棱角认识孩子。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 学生。
5、 换个角度看家长。现在的学生家长年龄都在30-40之间,他们本身受教育的程度相对 爷爷奶奶要高一些,因此他们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普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并讲究教育方法,经常帮助子女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对学校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二、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1、 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类似的情况很多。
2、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 女有求必应,以至 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3、 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如果考试不理想,会觉得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者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 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4、 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与学校教育配合。
5、 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三、 家访成果
1、 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教育有着集体教育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师难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不便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由 种种原因,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个性不能完全展现;而在家庭环境中,学 生处 一个比较自然的状态,个性能够得到正常的表现。到学生家中进行交流,是一个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的便捷途径,是一个难得的了解学生的机会。本次家访中,有一个学生平时学习很好,但在其他方面表现一般,从不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甚至给人以自私自利的印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在家里从来不帮家长做家务;怕脏怕累,这就是他从不参加班级卫生清扫等活动的原因。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这学期班主任特意让他担当劳动委员,鼓励他多为班级尽义务,多帮助同学,培养他的奉献精神,锻炼他的工作能力和劳动耐力。目前,这名学生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2、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 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一些住宿生家长更关心的是孩子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部分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吃不饱;担心孩子冻着,饿着。还有些家长(包括走读生家长)无计划、无节制地给孩子零花钱,只要孩子伸手就给钱;这使部分学生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有很多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太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3、 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 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我们登门家访时,家长对老师的到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激动,很多家长把亲朋好友都招来和我们一起交谈,甚至一些邻居也挤进来参与谈话。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详细、认真、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学校各科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毕业后等相关信息。许多人当时就表示,准备送孩子来我校上学。
4、 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通过本次家访,我们及时掌握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要求与建议,全面听取了社会各层面对我校的意见,并将之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或个人,发现并弥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推动教师自 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四、 家访体会
1、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 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 不了”的局面。我校的一个男生在暑假期间整天上网不愿回家,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 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包括一些班级干部)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 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 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在家访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很多家长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全部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在本次家访中,我们向学生家长点对点地宣传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路,宣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对教师工作的的深刻理解与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 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第三篇:课外访万家阶段小结课外访万家阶段小结
一、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10月8日全区正式启动“课外访万家”活动,我校第一时间召开行政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工作专班,校长为开展此项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分工明确,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为了确保“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有效地开展,我们将此项活动 的开展成效纳入对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
二、 加强宣传明确任务学校高度重视对活动的宣传。分别 10月10日,10月16日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文件,进一步进行动员,部署。10月10日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电视推进会议。学校根据会议精神,切实做到“五个一”的精神,赵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做了具体部署,明确了责任,强化了要求,宣讲了考核方案,将活动方案再次具体化,并下发到每一个教师手中,都知道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及活动要求。在校园内布置宣传标语,营造氛围。家访中发放《告家长一封信》,寻求家长支持与配合。
三、 全面铺开、集中家访 全体教师分组、领导带队,按照上级和学校统一要求,结合家访计划和日程安排,不顾辛苦地奔波在街道的学生家庭中,对学生家庭进行了大面积的家访。家访确实为学校工作中有益的一环,增进了家校的联系和理解,“访万家”活动中,老师们的表现令人起敬:真正做到了不给家长添麻烦,甚至没有喝家人一滴水;对 家长的困难和期望均深深理解;对 学生的成长进行了一次有益的“会诊”;对 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介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对 学校和教师的要求;也对 学生的未来进行了规划,并提出了适当的要求。家长们的反馈普遍 不错,对 教师的到访委重视,对 学校和教师对孩子的关心均表示感谢。高二(2)班学生家长动情的说,孩子从上学到现在高中,这是第一次有老师到家进行家访,很感激,也很荣耀。充分说明家访活动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家访中了解到,家长们因工作原因,均表示不能很好地督促和陪同学生,所以对学校和老师的期待溢 言表。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业和未来有期望的同时,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品行的意识也更清醒。看得出,家长们均具备一定的家教基础和素质。对 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也仅仅是严格管教,没有太多的意见,也反映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学生对 老师的到访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他们把这看作是老师的奖赏和重视。对 老师 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能欣然接受,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积极进取。第四篇:课外访万家1“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高庙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显翠家访,对 每位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何为家访。顾名思义,家访就是教师走出学校到学生家里去,就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行为。在我们目前的教育行为中,家访是一种极为重要而且极为有效的教育方式。在这次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我对本班的12名学生进行了家访。那是一个 星期五的下午,我来到本班学生王艺霖的家中,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学生的妈妈双手扶地,坐在地上挪步,学生的爸爸木呐的坐在一边,学生一放学就上坡帮爷爷干活。交谈中得知:孩子的妈妈是残疾人,爸爸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已有十几年了,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已60多岁了,奶奶身体不好,家中还有一个仅三岁的弟弟,生活非常困难。看到这些,我的鼻子酸酸的,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难怪孩子这么懂事。我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及学校相关政策,并询问了家长对教师的建议及要求。家长对家访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说这样的家访活动太需要了,他们很想与教师见面,但由 平时农务、家务繁忙等原因,很少有时间到学校,也 不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现在教师能上门家访,家长可以与老师面对面交谈,能及时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情况,觉得非常高兴。通过家访,我认识到了这次家访的必要和及时,同时也看到了教师和家长在学生个体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感慨也随之而来。在家访中,家长反映的最多的就是与孩子的沟通很难,家长们反映孩子的语言辩解能力超过了他们,经常让他们无所适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很强,他们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愿意跟父母多交流,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些隔阂;其二,因为家长把孩子考试的分数作为谈话的主题,家长有心要帮助孩子学习,但是苦 自己知识 能力有限,并不能为孩子作出直接的指导,只能一次次的重复几句孩子厌烦的原话,久而久之引起了孩子的反感,而对 孩子的惰性问题,作为家长也觉得很无奈。在走访的学生家长当中这个问题特别严重。在家访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学生在家中学习效率有限。在学校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对 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一下子难以做到,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而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颇为重要。家访过程中家长聊得最多的就是学生一回到家里就是看电视,学生对家长一次又一次提醒的回应就是:“ 噢,我晓得了??真烦人。”而且,在家访中学生也毫不遮掩的承认了这一点。基 这一点,在家访过程中我与学生也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告诫他们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和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这样不仅感染了他们,而且端正了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启迪,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也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本班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深入到学生家中,让我对农村孩子的教育现实情况有了较真实的了解,为今后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聊基础。而且,这次课外访万家活动给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留下了很多的思考,它让我了解了农村教育实情 。最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两者不能相互替代,而且缺一不可。只有家长和学校联合起来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五篇:“课外访万家”第一阶段活动总结长梁初中“课外访万家”第一阶段活动总结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践行师德与履行教育职责的正确认识,搭建教师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携手育人,我校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现在我校的家访活动第一阶段已结束,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分别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 了家访,并有记录。现对我校的第一阶段“课外访万家”情况进行总结:
一、 前期开展的活动
1、 精心谋划,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按照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我校根据校情生情实际,制定了《“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9月8日召开全体教师家访动员大会。会上,刘校长对我校“课外访万家”活动作具体安排部署,对家访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扎实有效的完成活动,通过本次活动真正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使家访活动落到实处,我成立了家访领导小组,以各班班主任为首主要以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网上沟通为主,充分运用网络、电话等辅助形式,进行家访。10月8日下午 我校又组织全体教师在微机室观看全省的电视推进会,又把“课外访万家”活动向纵深推进。
2、 认真备课,注重方法,讲求实效。教师在家访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做好充分准备,明确家访目的和意义以及谈话中心,考虑恰当的谈话内容(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特点等),平等的、面对面的、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以及家长的期望和教育方法,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及时填写《家访手记》,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 存在的问题。
1、 起步太慢,流 形式。教育局今年春季开学就部署了此项工作,我们在春季学期进展较慢,秋季开学后才具体部署,个别老师没有深入到学生家中。
2、 对家访的对象不明确,记载不详细。(如。对学优生、学困生、单亲生、留守生、行为偏差生、进城务工子女、经济困难学生、特殊体质学生等汇总结果记载要详细。)
3、 我校大多数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给老师上门家访增加了难度。
三、 整改措施。
1、 针对方案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家访谈话要有方向、有目的,讲究艺术,切不可漫无边际地闲聊。
2、 根据家访的情况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培优转差、爱心帮扶等活动。总之,通过家访,增进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 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家访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育人功能,继续做好后面阶段的“课外访万家”活动,家校携手,开创更加精彩的教育新天地。 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