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逆性阶段和公正性阶段的区别是年龄不同和定义不同。
1、可逆性阶段和公认性阶段年龄不同:可逆性阶段是9到11岁,公正性阶段是11岁以后。
2、可逆性阶段和公正性阶段的定义不同:可逆阶段:又称自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对错。(要求平等,例如老师要求学生不能迟到,那么老师也不能迟到)。公正阶段:该时期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各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公正平等,利他主义)。
3、皮亚杰的公平公正阶段制定规则:“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权威阶段”或法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