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抢夺罪与抢劫罪在法律上的界定及转化条件有哪些?

抢夺罪与抢劫罪在法律上的界定及转化条件有哪些?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条件及其区别: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需满足三个条件:实施抢夺行为、当场使用暴力或威胁、目的是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抢劫罪侵犯财产和人身权利,抢夺罪只侵犯财产权利。抢劫罪对财物数额无要求,抢夺罪要求抢夺财物数额较大。抢劫罪希望通过武力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抢夺罪通过趁被害人不备突然夺取财物。

法律分析

一、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条件有哪些

1、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条件有以下三个:1、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了抢夺行为。

2、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转化的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是

1、客观行为不相同。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而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

2、客体不完全相同。抢劫罪不但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还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而抢夺罪则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3、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元至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4、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是希望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取得财物,而抢夺罪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是希望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不是希望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结语

抢夺罪向抢劫罪的转化条件包括行为人首先实施抢夺行为,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并以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为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和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抢劫罪和抢夺罪犯将受到不同的定罪处罚。抢劫罪与抢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客观行为、客体、犯罪后果和主观故意的不同。抢劫罪强行劫取财物同时侵犯人身权利,而抢夺罪一般只侵犯财产权利。抢劫罪对财物数额无要求,而抢夺罪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在主观故意方面,抢劫罪是希望通过武力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而抢夺罪是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突然取得财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二十七条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