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包括时间、地点、方式和期限,不仅限于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也可以请求行使探望权。行使方式有探望性和逗留性。
探望权包括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行使方式有探望性和逗留性。
探望权涉及时间、地点、方式和期限,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行使,方式有探望性和逗留性。
法律分析
探望权主要包含如下内容:探望的时间、地点、方式、期限等。且行使探望权的主体是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母,但鉴于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孩子同样有利于未成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司法实践中,祖父母、外祖父母请求行使探望权也获得了支持。探望权的行使方式:一种为探望性探望;另一种是逗留性探望。
拓展延伸
探望权的法律保障与限制
探望权是指个人在特定情况下享有与他人见面、交流的权利。在法律上,探望权受到一定的保障与限制。首先,法律保障了亲属之间的探望权,如父母与子女、配偶之间的探望权。其次,法律规定了探望权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例如需要经过法院批准或监护人的同意。同时,法律也对探望权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以维护公共秩序和他人权益,例如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探望权可能会受到限制。总之,探望权的法律保障与限制旨在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确保探望权的合法行使。
结语
探望权是亲属之间交流的重要权利,涉及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除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获得支持。探望权分为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法律对探望权进行了保障与限制,如需法院批准或监护人同意。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探望权可能受限。法律的目标是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确保探望权合法行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