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篇1

《最后的姿势》说课稿 篇1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教材分析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介绍人物高尚品质的。《最后的姿势》讲的是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51岁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护住四名同学的英勇事迹。“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谭老师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热爱学生,忠于职守的不朽精神应当长存在我们心中。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面向学生,我确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作者使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表现人物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技能目标:学习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谭老师在大难来临时,忠于职守,舍生忘死的师德灵魂。

  教学重点:学习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体会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的意思。

  三、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这篇课文的实际情况,我决定采用自主学习法和继续指导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学习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继续指导自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读书批注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思考: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圈画出能表现谭老师特点的词、句,并在旁边批注。

  2、课后练习4:在2008年地震灾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行为。请搜集当年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们交流。

  (一)复习导入

  1、《最后的姿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

  (二)精读课文,感受谭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

  1、回忆预习作业第1题的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

  3、小组选派代表,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

  a、 慈父:课文第一自然段

  b、 教学能力强: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c、 热爱学生、忠于职守:课文三到十自然段

  (1)、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2)、地震来临时,谭老师的动作、语言等。

  (3)、地震结束后,救援人员见到的情景。

  (4)、获救学生的话,其他老师的话。

  …………

  4、小结,齐读“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课文从几个方面来写谭老师的,重点写了哪一方面,为什么?(结合最后以自然段理解)相机板书: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三)拓展延伸

  1、组内交流预习题第2题的内容,要求先说事迹,再说这个事迹带给我们的收获。

  2、全班交流。

  (四)作业

  继续搜集有关忠于职守的英雄事迹。

  (五)板书设计

  6 最后的姿势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