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矛与盾》教学案例 篇8

《矛与盾》教学案例 篇8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矛与盾》讲述了一个卖矛与盾的楚人由于过分地吹嘘夸大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文章短小,语言精炼,文风幽默风趣,寓意耐人寻味。

  在备课时我着重思考了以下几点,现简要陈述如下,请各位专家指正:

  1、文言文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定位:古代文言文博大精深,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依据课标的要求和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文言语感的培养和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上,只求意会,不过分追求精确。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第一个必过的环节——课文翻译上,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结合以往的经验独立自主地揣摩句子的意思,通过合作探究解疑释惑,设计“你的译文比我精彩吗?”这一环节提高学生揣摩句子的能力和兴趣。

  2、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读”在语文课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述,而“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我认为更是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的,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文言语感的获得、人物的内心活动、作者情感的揣摩都要靠“读”,只是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还缺乏一定的方法和经验,需要老师给予引导,为此,我在指导学生读时将难点分解,先断句、再重音、后定调,边读边理解句子的意思、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

  3、讲故事在寓言教学中的作用,寓言故事一般短小、情节简单,但给人想象、创造的空间较大,因此设计讲故事这一环节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同时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理解寓言故事,发挥学生主动创造的积极性。

  4、寓意的理解以求最大化,一则寓言集中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就这个道理说这个道理难免有些约束了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成为枯燥的说教过程。因此,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同学们,帮帮我!”,引导他们第一要指出这个楚人的错误,第二要帮他卖掉矛和盾,这样学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要规避逻辑矛盾现象来帮助楚人卖掉货物,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每个人的方法都打上了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再通过评价,得出最好的方法,评价的目的就是纠正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道理都是相通的,学生自己悟出的道理总比直接告诉他们要来的深刻的多。

  【教材简析】

  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子的寓言故事《矛与盾》讲述了一个楚人由于脱离实际地过分吹嘘,从而使自己陷入尴尬境地的故事。文章短小、语言精练、文风幽默风趣、寓意耐人寻味。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能对寓意有一定的领悟。

  3、进一步体会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译、读、说来理解故事内容为教学重点,领悟寓意为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出示矛与盾图片,讲解后导入课题。

  二、译文

  1、出示要求:借助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与同学探讨,解疑释惑。

  2、出示教师译文(不理想):学生对照后说说自己的译文有那些地方比老师的译文精彩。

  三、读文

  出示句读,学生练读

  出示重音,学生练读

  揣摩语气,学生练读

  语音范读,纠正偏差

  对话表演,强化提高

  四、讲文

  1、出示处理过的课文插图,学生练讲故事。

  2、要求:用自己的话,在故事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合理创造。

  五、思文  1、出示“同学们,帮帮我!”图片,创设意境。

  2、引导学生讨论:

  ⑴ 告诉这个楚人错在哪?

  ⑵ 怎样帮助楚人卖掉他的货物。

  3、评价同学们的方法,谁的方法最合适,(纠正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总结、布置作业

  1、学习文言文寓言的方法。

  2、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听,请他们也给楚人想想办法,然后自己给父母的方法给予评价。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