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矛与盾》教案设计 篇6

《矛与盾》教案设计 篇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说教材

  《古代寓言两则》是北师大版小学第十二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今天讲的是第一则寓言《矛与盾》。《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与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课文以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课文的语言为文言文,言简意赅,用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是一篇工具性、人文性很强的教材。

  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和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以下学习目标:1、学习本则寓言中的五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内容。3、领悟文中所告诉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有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其中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是教学的重点。弄懂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以及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指导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对寓言故事的特点有所了解,也初步接触过了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由于在上学期接触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所以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且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本则寓言所讲的道理有了感性基础。本则寓言文字简练、生动,所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随班就读学生因其智力因素,对白话文的阅读都有一定的困难,对文言文就更加难以掌握,要求帮扶小组的同学和教师一起使其弄懂课文意思,对寓意有一定的了解。

  三、说教法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定标——自学——导学——训练” 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力图体现“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朗读则是训练的主要形式。”初读——感知课文;细读——读思结合;精读——品评语言美感,欣赏课文精华。以读为主线惯穿课始终,采取多种读的形式。教学中以读代讲、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寓意,感悟出寓言所托寓的道理。教法中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者。

  四、说学法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间的双边互动式活动,离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教学采用“读、明、思、讲、联”的学习方法,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适当讲解。:

  1、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朗读力求在读中有所理解,有所感悟。2、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再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说句意,并在班中汇报。尤其是随班就读学生,他的理解能力受思维的限制比较有限,这时就需要帮扶小组的同学和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以达到读通课文,基本理解寓意的程度。

  五、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板书“寓言”,在学生齐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复习了解寓言的特点,然后水到渠成地导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矛与盾》这则寓言故事。明确课题之后,围绕三个问题展开教学,分别是:矛与盾各是什么,干什么的?(出示图片,让随班就读学生理解指认这两样古代兵器)。这则寓言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

  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安排学生分四步走:读通、读懂、明理、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读通:采用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读的形式相结合,务必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对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断句是否正确,因此,我为学生范读,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读画出节奏,掌握重音,而克服困难。读懂:本文虽是一篇文言文,但故事早已为学生熟悉,文后注释又特别清楚,因此,学生完全有能力用自学的方式来读懂课文。我安排学生先自学,找出自己觉得有困难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讨论,然后再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及课文理解的重点,我安排了三个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并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体现对文中语言的理解。然后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第二个问题也自然而然解决了。明理: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通过插图上人物的表情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寓言的道理也就出来了,然后我告诉学生,“自相矛盾”也比喻语言与行动相抵触,并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事例,让课文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从而指导学生的言行。熟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这则寓言故事要求学生要会背诵,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目标,我让学生和你的伙伴读一读,背一背,讲一讲,演一演。通过读、背、讲、演来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帮扶小组的同学和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引导,以达到读通课文,基本理解寓意的程度。

  (三)拓展延伸的积累读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朗读,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熟读成诵。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成语,努力实现“语文课堂与生活零距离。”在一次次的拓展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顿悟理解力也会渐渐厚重起来,对文言文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