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矛与盾》教学案例 篇13

《矛与盾》教学案例 篇1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材分析:

  《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相互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寓言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其一,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中体悟寓意。其二,把写引入课堂,进行写字练习,说感受,写感受,写体会等。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写中内化语言。其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通过看文字、读课文、诵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寓”、“矛”、“盾”、“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初步领悟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1、指导朗读、背诵;

  2、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学习方法: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古乐伴奏带。

  2、隶书竖排抄写全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解读课题

  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认识矛与盾

  (1)根据插图,认识“矛”与“盾”。

  (2)识记生字“矛”与“盾”,引导观察,指导识记书写。

  (3)根据课题质疑,梳理问题,便于进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及时归纳和小结。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方法,巡回检查。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初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浅谈对古文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3)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问题。

  提出合作任务,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的三个句子,相机点拨。

  2、品读课文,检查读的效果,配乐朗诵。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四、联系实际,畅谈感受

  1、在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觉得文章作者韩非子已经来到我们中间。他微笑着,想说些什么,又什么也没说。你能帮他说出来吗?

  2、漫谈体会,写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必做题:1、书写生字。

  2、背诵课文。

  选做题:1、搜集古代寓言故事。

  2、把故事复述给亲朋好友听。

  板书设计:              

  寓言两则

  矛与盾

  陷?

  盾                     矛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