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观舞记》教学设计 篇6

《观舞记》教学设计 篇6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积累语句,熟读课文,了解印度舞蹈的艺术瑰丽,体会比喻和排比句的作用。 

  ★ 态度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 道德情感价值观: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开阔胸怀。 

  教学重点、难点: 

  1. 展开想象,领略印度舞蹈的艺术之美。 

  2. 品味语言,感受魅力所在。 

  计划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 

  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还有那巧舌如簧的高超表演——“口技”,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运用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 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之后,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 教学小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一次观赏印度舞蹈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古老的印度 

  舞蹈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课文探究 

  (一)探寻“舞蹈美” 

  课文中作者说到:“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到的飞动的‘美’!”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表演是一种“飞动的美”,同学们,我们也是欣赏者,我们虽不能亲眼目睹她们姐妹俩的表演,但是印度舞蹈的美已尽在作者的笔下了,请仔细研读文中有关卡拉玛姐妹表演的语段,请同学们用“印度舞蹈真美!‘美’在她们的 ”这一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现自主阅读,勾画圈点。 

  *小组前后四人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全班交流。 

  教学小结: 

  本文就是从卡拉玛姐妹俩的身体、服饰、神态、心灵等方面来写这印度舞蹈 

  “飞动的美”。 

  (二)探寻“语言美” 

  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卡拉玛姐妹俩那“飞动”的印度舞蹈美,这一感受让我们久久不忘!这都源于作者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细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你认为写得最精妙的句段,体会一下这些语段的“精妙”所在。 

  1.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寻找“精妙”句段,仔细体会。 

  2.全班共同交流,教师倾听引导。 

  小结: 

  这一篇文章作者注重将“视觉效果”与自己的“主观感受”相结合,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比喻句,使文章的语言摇曳多姿。 

  四、质疑解惑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对于文章内容,尤其是对一些富有深意的句子的理解,你还有什么不懂吗?请提出来,我们一同来解决。 

  *学生质疑,全班共同解决。 

  五、布置作业 

  1.本单元我们曾学过另一篇有关舞蹈的文章,那就是《安塞腰鼓》,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本文与这一篇文章的异同。 

  点拨提示:从内容、语言的表达、主题、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表格的形式写出探究结果。 

  2.积累本文自己不懂的生字词,摘抄本文中出现的关于对歌舞描写的精彩故事文。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