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采用多种方式观察、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2.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体验农村生活,表达出对粮食来之不易感受。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观察、语言表达、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等
教学难点
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受。
课前准备
课前放手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
一.教师引入
二.展示、交流信息,分六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粮食知多少”图片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展示图片,了解一些农作物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在评价中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第二环节:“农家”故事多。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农家生活中的故事,感受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具有的传统性,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三环节:“田园”诗朗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在感受诗的意境美的同时,增进对田园风情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第四环节:“浪费粮食暴光台”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各类人群浪费粮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对粮食进行浪费的痛惜之情,从而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五环节“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设计意图:通过收集各类人群节约粮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他人的优良品德,从而产生向他们学习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第六环节:“设计节约粮食宣传标语”设计意图:通过沉思,将语言落实到行动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三、教师总结,生谈感受,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