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买来桂花同载酒的良辰,亦是草长莺飞的人间二月。青春呀,是人生难得的好时节。正青春年少,有人于锦屏中窥得韶光,醉他一场,也有人一腔真心,甘挑重担,为国为家。
在《青春与祖国同在》中,我看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再到中国发展至今,一代一代青年人不懈奋斗,将青春付与国家,他们放弃了诗酒年华,转一腔热血,沃我中华。
1919年,时逢战乱,国土沦丧,屈辱如山。时年23岁的北京大学学生谢绍敏看到巴黎和会中国失败的报道后,愤而举旗,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数十万爱国青年所爆发出的能量与勇气,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再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青年开始以一个整体登上政治舞台并被大众寄予了殷切的希望,社会对青年的赞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沉睡的祖国,终于因这朝气昂扬的召唤开始苏醒,成为充满希望的“少年中国”。
和平年代中同样不乏英雄,数代人的青春从未和祖国远离。在祖国需要的过去和未来,他们接续着百年前的梦。他们是大国重器背后的那一张张面孔,是灾难发生时逆行冲入火场中的战士,是不眠不休与死神争夺生命的白衣天使……他们,也会是未来的你和我。
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春与国家同在,百年风华,归来恰是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