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领导高度重视与关心支持。督查工作是领导工作的延伸,我们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与区领导同志有一定差距,让督查室职务低的同志督查职务高或强势单位的同志的工作,确实比较难,再加上我们督查人手太少,督查工作显得“难上加难”。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区委书记多次在大小会议、调研过程中强调:要整合力量,充实区委督查室工作人员。区委关心支持区委督查室工作,高度一致同意增加督查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党委召开的会、专题会,包括领导同志的一些重大调研活动,安排我们督查干部列席和随行,让我们督查干部在第一时间掌握领导讲什么、抓什么,准确领会领导意图、把握工作要求。
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的领导干部为我们督查干部放手工作创造宽松平台,让我们督查干部在督查工作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职明才智、展示才华,经常给我们督查干部压担子、交任务、出题目,在工作实践中历练才干、增强本领,即使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也及时批评指正。区委办、政府办、政协办、纪委、组织部、发改局、信访局等单位给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驻村工作考核、作风督查等方面的燃油、车辆保障。这样,既给区直部门、乡(镇、街道)传递了“提高执行力”的信号,又让我们督查干部“有位、有为、有效、有威”。
必须紧贴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关注点。党委的中心工作和关注点,是我们督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作为督查室的干部,平时工作时,必须注意了解和准确掌握全区工作情况以及领导同志想什么、关注什么和各级各部门职能。如果领导同志想什么、关注什么、每个部门职能是做什么的,我们督查干部都不清楚、不了解、不掌握,我们开展督查工作就很难与领导同志的思路和要求合拍共振,对各级党政领导提出的问题、建议不知所云,对所讲的观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领导讲话、工作安排领会不准、学习理解不深,就不能向被督查单位准确表达领导意图、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就很难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我们坚持与区委的整体工作思路“同频共振”,自觉跟上区委节拍,掌握新动态,弄清新变化,准确把握督查方向和重点,对党委决策部署的落实才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也才能更好地发挥督查工作的作用。比如,最近,区委书记在乡(镇、街道)、部门调研和大小会议上,提出了全党上下抓经济、抓工业、抓投资、抓招商,做好行政中心搬迁,整治“庸懒散慢浮”,等等,这些项工作是目前我区的中心工作和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我们向区委报告各级各部门开展这些工作的有关情况,包括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存在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有什么样的独特做法,为区委决策和抓落实提供有效服务。这样,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督查工作的权威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必须研究制定督查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被督查单位讲求实效、不走过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扎实开展工作,我们必须精心策划并制定好督查工作方案,对重点片区、区直部门重点项目进行领导包靠分工、责任分解,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引领被督查单位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开展工作,让被督查单位随时掌握我们督查室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时间点所做的工作,也随时提醒被督查单位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时间点要做好哪些工作。
必须多请示、勤汇报。按督查方案开展督查工作后,必须向区委领导报告,工作中遇到的有些问题,必须向区委领导请示,但领导公务繁忙,我们直接与领导接触、面对面汇报工作的机会很少,我们只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各种机会见缝插针式地向领导请示汇报。比如,上下班时遇到领导,一块上下楼时,抓住机会请示汇报;开会时如果领导到会时间比较早,抓住会前这段时间请示汇报;中午就餐时,抓住吃饭的间隙向领导请示汇报;调研时,在车上见机请示汇报,特别紧急的事项,电话、短信、彩信、微信等形式请示汇报,等等。请示汇报工作时简明扼要、直切主题,不长篇大论、拖泥带水。
必须强化作风建设,不定期回访复查。我们推行“一线工作法”,力求既做到行动“贴得紧”,紧扣区委中心工作;又做到工作“督得快”、问题“查得实”,真督实查。我们始终保持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和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坚持原则、“唱黑脸”纠正问题,实事求是地向被督查单位反馈共性问题、个性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我们对党委重点工作、重大工程、民生实事等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事项,采取小分队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电话督查、文件督查、实地督查、联合督查、媒体督查、通报督查、回访督查、挂牌督查、监察督查等方式,对落实情况开展调查复核,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主动协调,推动工作落实。我们对落实不到位的事项,组织开展回访复查,督促责任单位整改落实到位,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再督查”,真正使问题得到全面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