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3

课外活动计划方案 篇3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都会和数学打交道。新课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够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海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数学素养上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为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三、具体措施:

  1、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数学与文化”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内容:

  对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课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几何教具制作、趣味数学、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小故事引入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内容:

  初一:

  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中外数学史介绍或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4、巧拼“七巧板”;

  5、正方体的展开图及物体的三视图;

  6、制作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7、抛掷硬币,感受概率;

  8、探讨什么样的多边形可以铺地砖。

  初二:

  1、古建筑中的旋转对称欣赏;

  2、黄金矩形—雅典帕德嫩神庙,感受数学之美;

  3、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4、电脑键盘上的字母为何不按顺序排列;

  5、用替代物模拟实验估计机会的大小;

  6、笛卡尔的故事;

  7、图形中的趣题;

  8、心率与年龄—实践与调查。

  初三:

  1、黄金分割—体验大千世界中奇妙无比的优美图案;

  2、数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分形;

  3、高度的测量(如:测量教学楼、旗杆、大树等);

  4、通讯录的设计—使其利用率尽可能的高;

  5、中点四边形—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6、漫谈收视率—体会抽样调查在生活中的应用;

  7、通过调查、分析写一篇以“改进我们的课桌椅”为题的有说服力的短文,以此体会亲自调查做决策的重要性。

  说明:各个备课组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补充其它活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