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戴凭经相关成语

戴凭经相关成语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戴凭经的相关成语是:戴日戴斗、凭几据杖、凭空揑造。

戴凭经的拼音是:dài píng jīng。注音是:ㄉㄞˋㄆ一ㄥˊㄐ一ㄥ。结构是:戴(半包围结构)凭(上下结构)经(左右结构)。

戴凭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戴凭经详细内容】

东汉·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贺大会上,令群臣中能说经者,于廷前辩论驳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结果,曾从京房学《易》的戴凭连连获胜,夺坐席五十余。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亦作:戴凭席戴凭经[dàipíngjīng]⒈东汉·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贺大会上,令群臣中能说经者,于廷前辩论驳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结果,曾从京房学《易》的戴凭连连获胜,夺坐席五十余。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亦作:戴凭席。

二、引证解释

⒈东汉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贺大会上,令群臣中能说经者,于廷前辩论驳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结果,曾从京房学《易》的戴凭连连获胜,夺坐席五十余。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引清毛奇龄《元旦同诸公集曹舍人宅限韵》:“独惭元旦会,未设戴凭经。”亦作“戴凭席”。清黄遵宪《感怀》诗:“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屡折。”

三、网络解释

戴凭经戴凭经,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

四、汉语大词典

东汉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贺大会上,令群臣中能说经者,于廷前辩论驳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结果,曾从京房学《易》的戴凭连连获胜,夺坐席五十余。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清毛奇龄《元旦同诸公集曹舍人宅限韵》:“独惭元旦会,未设戴凭经。”亦作“戴凭席”。清黄遵宪《感怀》诗:“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屡折。”

五、关于戴凭经的词语

凭几据杖  凭空揑造  不足为凭  恐后无凭  凭白无故  凭虚公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戴凭经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