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两尽的拼音

两尽的拼音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两尽的拼音是:liǎng jìn。

两尽的注音是:ㄌ一ㄤˇㄐ一ㄣˋ。结构是:两(独体结构)尽(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1.两者都完结。2.引申为双方有矛盾。3.两者都完成。两尽[liǎngjìn]⒈两者都完结。⒉引申为双方有矛盾。⒊两者都完成。基础解释是:两者都完结。引申为双方有矛盾。3.两者都完成。引证解释是:⒈两者都完结。引《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於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吴师道补正:“谓两强俱毙,若齿之相摩,以就尽也。”⒉引申为双方有矛盾。宋周密《癸辛杂志别集·范吕不合》:“范文正始与吕文靖不合而去文靖,晚以西事復召用之。文正遗吕书,以郭李为喻,共济国事,视古廉藺寇贾真无慊矣。而忠宣乃谓无之。引吕太史所辑《文鑑》特载此书,而《文正集》中无之,盖忠宣所删也。父子之间可谓两尽。”⒊两者都完成。引《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从陆路送家眷至夔州,却令家眷自回。我在夔州换船下峡,取了中峡之水,转回黄州,方往东京,可不是公私两尽。”。7、网络解释是:两尽两尽(liǎnɡjìn)。8、综合释义是:两者都完结。《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於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吴师道补正:“谓两强俱毙,若齿之相摩,以就尽也。”引申为双方有矛盾。宋周密《癸辛杂志别集·范吕不合》:“范文正始与吕文靖不合而去文靖,晚以西事復召用之。文正遗吕书,以郭李为喻,共济国事,视古廉藺寇贾真无慊矣。而忠宣乃谓无之。吕太史所辑《文鑑》特载此书,而《文正集》中无之,盖忠宣所删也。父子之间可谓两尽。”两者都完成。《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从陆路送家眷至夔州,却令家眷自回。我在夔州换船下峡,取了中峡之水,转回黄州,方往东京,可不是公私两尽。”。9、网友释义是:两尽(liǎnɡjìn)1.两者都完结。2.引申为双方有矛盾。3.两者都完成。

两尽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两尽详细内容】

两者都完结。引申为双方有矛盾。3.两者都完成。

二、网络解释

两尽两尽(liǎnɡjìn)

三、综合释义

两者都完结。《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於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吴师道补正:“谓两强俱毙,若齿之相摩,以就尽也。”引申为双方有矛盾。宋周密《癸辛杂志别集·范吕不合》:“范文正始与吕文靖不合而去文靖,晚以西事復召用之。文正遗吕书,以郭李为喻,共济国事,视古廉藺寇贾真无慊矣。而忠宣乃谓无之。吕太史所辑《文鑑》特载此书,而《文正集》中无之,盖忠宣所删也。父子之间可谓两尽。”两者都完成。《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从陆路送家眷至夔州,却令家眷自回。我在夔州换船下峡,取了中峡之水,转回黄州,方往东京,可不是公私两尽。”

四、汉语大词典

(1).两者都完结。《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于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吴师道补正:“谓两强俱毙,若齿之相摩,以就尽也。”(2).引申为双方有矛盾。宋周密《癸辛杂志别集·范吕不合》:“范文正始与吕文靖不合而去文靖,晚以西事复召用之。文正遗吕书,以郭李为喻,共济国事,视古廉蔺寇贾真无慊矣。而忠宣乃谓无之。吕太史所辑《文鉴》特载此书,而《文正集》中无之,盖忠宣所删也。父子之间可谓两尽。”(3).两者都完成。《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从陆路送家眷至夔州,却令家眷自回。我在夔州换船下峡,取了中峡之水,转回黄州,方往东京,可不是公私两尽。”

五、关于两尽的成语

尽心尽力  三三两两  除恶务尽  床头金尽  

六、关于两尽的词语

两面光  两边倒  除恶务尽  吃着不尽  床头金尽  费尽心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两尽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