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我们的大丰收》是小学科学三下第一单元的第7课。本科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引领学生从收获种子的数目和发现的植物生长变化的现象两个层面体会丰收的喜悦。同时也通过这连个活动总结了这个跨时几个月的教学课程,并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丰收成果,结束第一单元。
【学生分析】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认知水平还不是很高,计算、画图能力相对来说也比较弱。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关于计算,总结方面的问题。但好在三年级的小朋友对事物比较感兴趣,好奇心比较重,这刚好弥补了他们在学习上认知方面的缺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2、了解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
3、知道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开花结果期。
4、知道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是不断变化的,会发育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过程和方法】
1、整理观察记录,用数学方法(估算、制作统计图等)或观察图片等方法来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发现其中的生长规律。
2、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用合适的方法表述出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记录、表述等学习的过程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学习科学的兴趣,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合作意识并体会其中的'快乐。
2、表述观点要有理有据,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难点:长时间持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做好记录,整理好观察记录,从中发现凤仙花的生长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几株结果正常的凤仙花和凤仙花生长阶段的图片、白纸、多媒体课件。
学生:个人观察记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凤仙花吧,他现在已经长大、开花、结果了。经过这几个月的种植活动,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收获吧!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你的收获吧!
2、生展示收集到的信息。
3、揭题。(板书课题:我们的大丰收)
(二)学习新课:我们收获了种子
1、谈话:如果想知道一颗果实里有多少种子,我们可以数,那要是我们想知道一整株植物有多少种子,有什么办法呢?
2、小组交流:把全班按四人一小组,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3、小结: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估算一下一株凤仙花能收获多少粒种子。
4、提问:我们种下的种子只有几粒,但是现在它长大了,又结了很多种子,种子又可以再种,在得到更多的凤仙花种子。你们思考一下,从这个事情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
5、讲解: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结了那么多种子。这些种子每一粒又能生根发芽结出更多的种子,这样凤仙花就能繁衍下去,越来越多。像凤仙花这种会开花结果的绿色植物叫做绿色开花植物,他们都靠种子繁衍后代。(板书: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三)学习新课: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引导学生把观察凤仙花生长过程中植株的高度数据制成统计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2、学生动手做(根据植株高度变化数据制作)。
3、观察书(P17页)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图示,结合自己的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4、完成书P17页的表。
5、小结:从以上的观察以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6、教师引导在知道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后,了解其他的植物的生长过。
7、总结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8、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条件?(如: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板书: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四)总结拓展。
1、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和种植实践活动,我们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2、学生讨论、汇报。
3、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4、布置作业: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课外种植一些花草。
【板书设计】
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