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师德师风主题的演讲稿(3篇)

师德师风主题的演讲稿(3篇)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师德师风主题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所以我更懂得爱,爱每一个孩子甚至爱身边所有的人。

  当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独自在路上玩耍时,便不由得停下脚步,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不放心那个孩子,总要轻轻地告诉他让他离开危险地带,或许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但我不行,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比其他的人更有爱心;当我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见到苍苍白发的老者或是不太方便的人,我总会很快的站起来让他们坐下,虽然我自己也晕车,但我还是会这样做,因为我是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一份爱心。是我的职业让我学会了爱,是我的职业让我更加的拥有这一份爱心。

  每天清晨我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到幼儿园里,看着一张张纯净的脸,我就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她们教会我以真心去面对所有的人,她们教会我真心的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没有办法不去爱她们,我不能因为他长得不可爱就不爱他,我也不可能因为他的邋遢而放弃他,我将我的心融进所有的角落,不管自己开不开心,我都要将笑脸带给他们,给他们一个轻轻的拥抱,给他们一个轻轻的吻。我会在他们想家的时候给他们如妈妈般的温暖,我会在他们不舒服时,给谈们最细心的照料。当他们吃饭挑食时跟他们轻言细语,使他们在明理的同时能高兴地吃完自己的饭菜,我们班上有一位幼儿,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他一到吃饭就哭,因为平时在家里每次吃饭都是有人喂的,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素菜从来都不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去大声的呵斥他,而是变着法子哄他吃,开始先喂,再慢慢的让他自己吃,一段日子下来,他不仅学会自己吃饭,能很好的吃完碗里的饭和菜,还会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好好的吃饭。在幼儿园中这样的小事遍地都是,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尽力的本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先导,将爱继续在我的幼教事业中,用我的爱去感应孩子,使他们成长在爱的氛围中,从而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未来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当又一个教师节来临的时候,当离开我去了小学的孩子特意的给我送来祝福时,我真的很欣慰,我感觉我在一定的程度上我成功了。

  我庆幸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因为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

师德师风主题的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感到很惭愧。当初学校推荐我作为“师德师风”的代表,叫我写推荐稿时我就很惶恐——自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并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和值得自己骄傲的事。我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尽到了一名教师的职责,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而已。有什么值得在大家的面前炫耀?如果叫我评价一下自己,用现代网络词汇“草根”来形容,我觉得很贴切——我就是一名默默无名的“草根”教师。下面就让我这个“草根”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历程向各位做个汇报吧。

  1994年,我从黔阳师范毕业。那时的我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憧憬。但现实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毕业分配,看着我的同学不是进城,进入初中就是进入乡中心小学。而我却被分配到我乡最偏远的一所完全小学——庙坳小学。为此,我还消沉了好一段时间。不过没过多久,我就开始喜欢上了这里的环境:这里不但环境优美,而且学校老师之间关系融洽,相处和睦,况且这里百姓民风淳朴,对老师极为尊敬。初为人师时,不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却牢记着师范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后来,当渐渐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才感到自己更需要的是一颗真心与挚爱。弹指一挥间,近十四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像模像样的“老教师”。我也从一名老师变成这所学校的校长······在这十四年的光阴里,我觉

  得自己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在跌跌撞撞中,蹒跚而行,不断前进。

  记得刚进入庙坳完小教书时,接的是一个三年级班。也许是因为自己年轻,教书比较有趣味,平时又喜欢和学生们一起玩乐吧,班上的学生很喜欢我,唯独一个叫朱再荣的学生不太和我接近。他长得黑黑瘦瘦的,不太爱跟别人说话。班上的同学们也不喜欢他,没有人肯和他同桌,还常常欺负他。我也不太喜欢他。身上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特别是鼻孔下的两行鼻涕,就像他舍不得离身的宝贝一样,总是在他的鼻孔下上下涌动,看着就让人恶心。而且还经常迟到、拖欠作业。对他批评过多次,可就是改不了。可一次事件,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是一个早晨,他又迟到了,一检查他的作业,又没完成,而那身脏兮兮的衣服在我的印象中,好像已有两个星期没有换过了,他站在我的面前都能闻到一股酸臭的味道。在学生面前,我竭力忍住我的愤怒和厌恶,大声地对他说:“请你把作业完成,去家里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再来上课!”并随手把他推出了教室,关上了教室门。下课了,我打开教室门,他依然站在教室门口不动。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不去家里?”“家里没有干净的衣服。”他怯生生地回答。“家里怎么会没有干净的衣服?”我感到纳闷。这时从教室走出来的一个学生说话了:“他没有妈妈。”听了这话,我的心不禁一震:我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五人抚养长大,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位学生这么小就没了母亲的照料,难怪如此······放晚学,我拉着他的手去了他的家里,等了好久,他父亲才从外面回来,

  一见是我,;连忙招呼说:“老师来了!快请进屋。”一进屋,只见板凳上到处是灰尘,看样子好久都没打扫了。他自己也觉察到了,一脸的窘相,嘴里嘟囔着:“家里每个女人,就是这样。”边说边忙把一根凳子顺手拿过,用衣袖一抹,放到我面前。我把他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一向他说了,他叹了一口气说:“是我对不起孩子呀,这孩子从小就没有了妈,我在外面做事,也没时间照顾他,平时都是他自己照顾自己,早上要煮好我们的早饭才去学校,晚上不但要煮饭还要喂猪······”说着眼圈不由红了。我不记得自己当时说了什么,只记得当时说了一句:“让我们一起多关心关心他吧。”从那以后,我利用休息时间,辅导他的功课。中午,叫他把自己的脏衣服从家里拿来,在学校门口不远的小溪里教他怎样洗衣服。并在班上叫同学们多关心他,帮助他。渐渐地,他变得爱说话了,学习也进步了。看到他的变化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教学中我们有喜悦,也会有懊悔与伤痛。

  那是教六年级时所发生的事:我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平时喜欢思考,爱提问,总喜欢问个为什么。眼睛总是闪亮闪亮的,常露出智慧的光芒。我很喜欢他。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一块读书的料。可一次上课的经历,让我至今后悔不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痛。

  那是一次上语文课,当时记不清是什么原因,我的心比较烦恼,上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回答后,他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当时,我认为他是在钻牛角尖,就批评了他一句:“你怎么总爱这样钻牛角尖?”他当时脸一下就红了。虽然课后我找他谈过,向他表示过

  自己的歉意,但从此以后,课堂上再也看不到他高高举起的手,再也听不到他充满信心的回答,再也看不到从他眼睛里那闪亮闪亮的智慧的光芒······

  20__年9月,我离开工作14年的庙坳小学,投入到另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岩头中心小学,这里是我梦想已久的学校,因为我喜欢挑战,喜欢在新的领域充实自己。而这里正是我实践梦想、挑战自己的新天地。这里有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是我们青年教师勤学苦练、开拓创新的好校园。记得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我所从事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任务重,学校要求也高。但我知道,这是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我应该尽己所能,把好学生小学生涯的最后一关。试想,面对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我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合格,不能为学校争光,那我的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因此,我知道它的重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在自己的努力下,自己所教的班级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因自己的出色表现先后获得过各种奖励与荣誉。可我对这些表面的东西并不是很在乎。记得我在离开庙坳之前,村书记对我说过的话我倒是很在意:“我知道庙坳留不住你的,你不在这里教书了,这是我们庙坳家长和孩子们的损失呀。”对此,我还是略感欣慰:毕竟在这里,我还是得到了村领导和村民的认可。

  现在我已是这里的教导主任,可我依然任教六年级的语文。和同

  学聚会时曾有同学对我说“你是怎么想的,都是‘领导’了,还教毕业班,还不嫌累?”说不累,那是假的,但我喜欢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的感觉。因为我觉得在我们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这是我们教师的全部财富。每个学生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我们把大把的金种子散向他们的心田。老师的关爱,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宽容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的才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种子;老师的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时,这希望的种子变成了上面最灿烂的一朵花。因此,我热爱教育,甘当播种希望的老师。也许我选择的教育事业,注定我这一生只能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但是我非常乐意,非常自豪。在播种知识的宽阔领域里,我愿做小草的根,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切,只为春天的美丽增添一份绿色。这就是我们“草根”老师共同的誓言。

师德师风主题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是要向大家讲述我从教八年来的两段重要经历,这两段经历令我终生难忘。

  x年教师节,xx市xx区迎来了一支省优秀教师报告团,报告团中一位来自xx县的民办教师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xx市所属的一个县,昔日的辋川,在王维笔下,它既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喧闹。但在今天,它却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那位民办教师年尽5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已有尽30年的教龄,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没有转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仅靠微薄的民办教师工资,支撑着一个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极端贫困。他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大女儿在西安上大学,母亲去看她。在大学校园里,母亲一眼就认出了女儿,因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学生中,他女儿的衣服破旧得很显眼,脚上穿的鞋还是手工做的,没穿袜子。看着女儿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双脚,母亲狠了狠心,从给自己看病的钱中拿出了100元,让女儿上街买衣服鞋袜。几天后,女儿回家了,穿着一件花30元钱买来的衣服,依然光着脚穿着布鞋,却将剩下的钱全部交还了母亲。这位民办教师讲到这里,哽咽着说:“看着女儿简朴的衣着,看着老伴瘦弱的身体,看着孩子们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里有愧呀!”然而就是这位愧对家人的民办教师,却让他的学生中考升学率年年全县第一。西安有些条件好的学校高薪聘请他,他却拒绝了。他幽默地说:“他们又不能给我转正。”但接着又说:“咱穷地方的孩子们可怜,他们也需要好老师。”在报告中,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操着乡音说:“咱干的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大事,咱的价值,咋能用金钱来衡量呢?”在泪眼朦胧中,这句话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这位生活贫困却精神富有的乡村教师的信念——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一切!

  这是我的第一段经历。

  20xx年,我调入特区的中学任教,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的老师们穿的是高档的名牌服装,许多人开着私家车上下班,那个贫困小乡村的民办教师的形象离这里太遥远了。这里的老师,虽比不上高级白领和经理老板那么富有,但却绝对与“清贫”无缘。这是初来深圳时,这里的老师留给我的印象。

  在特区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我对特区教师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生活上,他们也许比内地教师要优越,但在工作劲头和奉献精神上,他们一点也不亚于内地教师,而且他们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现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更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这里,老师们都能熟练操作电脑,能制作精美的课件,能自如地运用电脑平台。在这里,不懂电脑就是落伍的表现。许多老师都参与各种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而思考、研究,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老师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运地与一个团结拼搏的优秀年级组共同度过了中考前的一年,品尝到了特区毕业班教师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的第二段难忘的经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