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一步扎紧了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重要制度笼子,释放出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制度利器。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对共产党人来说,没有离开责任的权力,党和人民赋予权力时,更是压上了责任,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担当。问责条例概括的问责内容中,无论是“给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还是“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失职,管辖范围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团团伙伙、拉帮结派问题严重”。这些情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政治影响,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执政的执政基础。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问责条例突出政治责任,贯彻落实条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牢记使命,忠诚履责,尽心竭力,勇于担责,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要把问责条例作为刚性制度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党中央的担当精神传导为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担当行动,如此方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前日,市人大会主任袁观清参加市人大会研究室党支部和办公厅第一支部“两学一做”教育专题学习讨论会议,并讲授专题党课。他强调,所有党员,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不管何时,也不管何地,都要讲政治、有信念,做对党忠诚的党员。市人大会秘书长柳美景参加。
党中央提出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四讲四有”标准,其中“讲政治、有信念”是首要标准,进一步凸显了政治上忠诚、政治上可靠、政治上过硬对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前日,市人大会研究室党支部和办公厅第一支部开展“讲政治、有信念,做对党忠诚的党员”专题学习讨论,大家就此进行了思想交流,提升认识、增强自觉。
袁观清强调,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履职之要,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是一种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忠诚,是对党一心一意、言行一致、始终如一、无怨无悔、不含任何个人利害选择的忠诚,是最高境界的忠诚。对党忠诚,就是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就是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坚持以更高的政治觉悟、更强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要求自己,将讲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党忠诚,就是要始终坚持履职为民的价值追求。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对加入自己队伍的每个成员的基本要求。党章中明确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 所谓“忠诚老实”,就是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弄虚作假,不隐瞒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实地向党反映情况,不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对党忠诚老实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党除了谋求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这是实现党目标任务的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每名共产党人都能忠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当前,党风不正的表现之一,对党不说心里话,言行不一是党风不正的表现之一,必须坚决克服和纠正,只有每个党员都能跟党同心同德,才会真正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要做到对党忠诚老实,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服“老实人吃亏”的思想。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乐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忘我工作;二是坚持原则,按党的政策办事。对于每名共产党人来说,能否坚持原则,按党的政策办事,是衡量他对党是否忠诚老实的重要标准。在事关党的原则、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上,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无私无畏,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经得起考验,决不做损害党的利益的事;三是敢讲真话,不说假话。如实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自己的缺点、错误,更要主动地向党组织讲清楚,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的监督和帮助之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