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6卷第ll期 2010年l1月 河 北 医 学 14EBEI MEDICINE V0J.16.No.11 Nov.,2010 大量出血者;术中及术后需控制性降压或血压波动者;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连续监测血压者;体外循环心内 脉延长管内水波动是否良好,穿刺关节避免活动量太 大,以免动脉插管滑出。 有创动脉压是危重患者血流动力监测的主要手 直视手术;需反复抽取动脉血样标本做血气分析等。 有创动脉压监测对于危重病人不仅可连续、准确显示 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数值,指导药物、非药物 段。对指导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判断治疗效果具有 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章渭方.急重症监护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抢救治疗;还可从波形特点了解心肌收缩力、心肌射血 功能、心脏负荷、循环血量及心律变化 J。经三通装 置可随时采集血标本监测血气、血生化,减少了多次采 2004.276. 血创伤。 [2] 李英英,倪玉霞.手术麻醉期间病人有创血压监测的体会 3.3在本组病例的应用中我们体会到:①尽管有创动 [J].广西医学,2004,26(6):872-873. 脉穿刺可供选择的部位很多,但以位置表浅桡动脉和 [3] 赵俊.新编麻醉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1030. 足背动脉为首选,在穿刺前桡动脉应进行Allen’S实 [4] Gorback MS.Considera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ystemic 验证实尺动脉循环良好。有报道因Allen’S实验不明 pressure monitoring.Complications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确行桡动脉穿刺后导致桡动脉阻塞致手部延迟性缺血 [M].Chicago:Year Book Medical Publishers,1988.296. 坏死截肢的病例。( 要保证动脉穿刺准确无误,动脉 [5]Cohn[J].N JANA,1967,119:118. 穿刺点的定位是关键,我们通常采用三指定位法。具 [6] 蔡莉萍,王警卫,陈晓茜,等.无创与有创血压监测在手术 体是:摸到动脉搏动,食指与中指和无名指分开,穿刺 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5):443—444. 点应选在食指与中指之间。③不管采用何种姿势,每 [7] 包长顺.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波形变化研究 次测量时应维持一致的姿势,若姿势改变时应记录注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4(1):101-102。 明。④定时检查有创穿刺针是否渗漏、堵塞与打折,动 文章编号:1006-6233(2010)11—1346—03 6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 李焕朗, 林伟明, 谭木秀, 麦观保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 广东 吴川 525400) 摘 要:目的: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 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手术 治疗体会。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12例,其中切口感染6 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例因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 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术后出现腹腔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而死亡。结论:结肠癌致肠梗阻 病情危重,临床医师应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尽早治疗。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外科手术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issn.1006—6233.2010.II.0027 Treatment of Surgery about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ing by Colon Cancer in 60 Cases LI Huanlang。LIN Weiming。TAN Muxiu l et al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Wuchuan,Guangdong Wuchuan 525400,China) ・1346・ 第16卷第1l期 2010年l1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V01.16.No.11 Nov.,201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experience of surgery treatment about intestinal ob— struction causing by colon cancer in 60 cases.Method:The 60 cases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received the surgery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in 2005 to January in 2007 were followed—up,and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experience were evaluated.Result:The 60 cases received the operation successfully and there were no dead cases causing by operation.There were 21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there were 6 cases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3 case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1 case with anastomotic stoma fis— tula and 1 case with peritoneal cavity infection.The 2 cases were dead in peroperative period,one case died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pulmonary infe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another died of peritoneal cavity in— fection and infectious shock.Conclusion:The pathogenetic condition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ing by CO- lon cancer is danger and severe,SO the reasonable modus operandi should be choosen to treat them early. Key words: Colon cancer; Intestinal obstruction; Surgery 结肠癌致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病之一,具有起病 近端开放肠管提出腹部切13外放入盆内,切除阑尾,经 阑尾切除端插入气囊导尿管至盲肠,用温生理盐水灌 隐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外科处理难度 极大,因此了解并掌握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 手术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2007年 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结肠癌致肠 梗阻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注肠腔清洗后再注入甲硝唑液。所有患者术后继续补 液及抗生素治疗,术后常规禁食,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 疗,预防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 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60例,其中男 38例,女22例;年龄35—85岁,年龄(56.32 ̄2.52)岁; 全组病例均有阵发性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等梗阻表现,同时x线检查均有肠胀气、气液面等表 现。梗阻前有大便习惯改变史9例,有粘液血便史l8 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平 均手术时间(195.20 ̄10.66)min,平均出血量(175.30 ±10.20)mL,术后禁食3—8d,术后4—6 d肛门排气或 排便,术后8—12 d伤I=I拆线。术后并发症12例,其中 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 染1例。围手术期死亡2例,1例因出现切口感染、肺 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7例。梗阻部位:乙状结肠24 例,降结肠11例,结肠脾曲10例,升结肠6例,结肠肝 曲5例,回盲部3例,横结肠1例。病理分期DukesA 期8例,DukesB期16例,DukesC期28例,DukesD期8 例。病理诊断确诊乳头状和管状腺癌50例,粘液腺癌 部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术后出现腹 腔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3讨论 结肠癌致肠梗阻是结肠癌晚期临床表现之一,具 4例,低分化腺癌6例。合并症者34例,其中高血压 12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9例,慢支肺气肿5例。 有较高的发病率,据统计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发生 率为7%一29%,其中成人结肠梗阻中约20%一55%为 结肠癌所致,老年人急性肠梗阻为结肠癌所致的比率 更高…。该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易被忽视,由于回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术前准备,如术前预 防性使用抗生素,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 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治疗低血容量性或感染性休克, 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同时完善术前相关检查等。本组 20例行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7例行横结肠切除一 盲瓣的存在常常造成机械性、闭襻性的低位肠梗阻,如 不能及时解除有导致结肠缺血坏死、穿孔的危险;同时 由于结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肠黏膜屏障受损后易发 生菌群移位,导致败血症或感染中毒性休克;再加上结 肠梗阻常经过一个不全性梗阻的过程,病史相对较长, 梗阻所致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营养不良常较严重, 尤其是老年患者常有较多的合并症,一旦发生肠梗阻 全身状况将迅速恶化,临床处理难度极大,具有较高的 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5年生存率仅为47%。因此, ・期吻合,18例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10例行左半结 肠切除一期造瘘、二期吻合,3例直肠上段癌行Hart— man手术,1例结肠肝曲和1例乙状结肠癌,因肿瘤晚 期,体质差,腹内合并广泛转移粘连严重而行姑息手术 治疗。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中均进行结肠减压 灌洗,即游离左半结肠,在肿瘤近端肠钳钳夹切断,将 1 347・ 第16卷第l1期 2010年l1月 河 北 医 学 HEBEI MEDICINE V01.16.No.11 Nov.,2010 了解并掌握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措 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肠切除吻合术,国内文献报道右半结肠癌急性梗阻 期切除吻合率达80%以上;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 一我们对在我院治疗的该类患者6O例进行手术治 疗及临床分析,结果显示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及合理 的术式选择,本组6O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 死亡;术后并发症12例,其中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 3例、吻合口瘘1例、腹腔感染1例;但围手术期死亡2 例,l例因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伴多器官功能衰竭 而死亡,1例因术后出现腹腔感染,合并感染性体克而 死亡,以上结果提示经过系统的外科治疗措施获得了 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 期切除吻合率也大大提高,而且并发症逐步减少,生存 率逐步提高,目前因此多主张一期切除吻合 ;需要 注意术中结肠减压灌洗是一期切除吻合成功的重要前 提,灌肠时应注意手术野的保护,防止粪便污染腹腔, 而对于梗阻近端肠管高度扩张、肠壁水肿严重以及术 中结肠灌洗不满意的患者应果断改行一期切除近端结 肠造口术。⑤术中肠道清洁灌洗:左半结肠癌I期切 除吻合术成功的关键是术中对肠道有效的清洁灌洗, 但灌洗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及反复挤压扩张水肿的肠 管,从而进一步加重肠管的损伤;所以对全身情况较差 尤其伴有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心肺等重要脏器功 能不全者,以及肠壁水肿扩张,缺血明显者不宜勉强行 原则要做到抢救生命,解除梗阻,争取对癌肿进行根治 性切除,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总结多年的临床经 验并结合有关文献,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明 确诊断:该病术前确诊较困难,对于出现间歇性腹痛、 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带血或便血史、腹部肿块以 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进行性体重减轻者首先考虑 术中灌肠。⑥术后处理:术后应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 情,积极处理术前存在的并发症,及时补充血容量,注 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持续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 复,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即给予辅助性 结肠癌,要常规做肛门指检及结肠镜或x线钡灌肠等 检查,另外立位腹平片检查可以了解梗阻部位,对明确 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 积极 静脉营养支持,纠正贫血,提高机体抗感染和伤口愈合 能力;对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0reotoL/ L以下,术后待伤口痊愈及一般情况良好后给予化疗。 以上各项措施的合理应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 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因素,需引起足够重视。 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前提,需做好 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了解患者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积极处理合并症,充分做好肠道准 备,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及清洁灌肠等,同时加强患 总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病情危重,临床医师应熟悉 其临床特点,做到早期诊断,并合理选择术式积极治 疗。 参考文献: [1] 袁琮群,李俊生,嵇振岭.结肠癌、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 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3(6):14—22. [2] 王栋亭,王学祥,吴晓波,等.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治 疗[J].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15(3):167—168. 者的营养支持,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 手 术时机的选择:结肠梗阻实际上属于闭袢型梗阻,一旦 确诊应积极行术前准备,尽快手术治疗,如对于腹痛由 阵发性转为持续性、出现腹膜炎者,腹胀进行性加重、 胃肠减压及灌肠后未见明显气体及液体排出者,经保 守治疗24—48 h后症状无改善或有加重并出现中毒性 休克者以及完全性结肠梗阻者应尽早手术。④手术方 式的选择:右半结肠肿瘤所致肠梗阻者,只要患者全身 性情况好、无严重并发症、病变局限,宜施行I期右半 [3] 钱闯,慈昌学.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体会[J]. 安徽医药,2009,13(8):924—925. 文章编号:1006-6233(2010)11—1348—04 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廖晃怡, 陈伟星, 陈尚茹, 周丽琼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 广东 新会529100) 摘 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l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