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与设计——35 舟山地方 J志中 I -_1r 民问信仰的研究 文/丁艳艳翟恒兴 舟山地方志较为系统地概括了各地区的民间信仰类别以及特点,而通过对民间信仰的研 究发现,其对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尤其是文化方面。通过对地方志中记 载的民间信仰进行研究 整理,从而挖掘出隐藏于民间的文化价值,并进而为舟山地区的文 化、经济、政治等提供深厚的历史积淀,凸显舟山的海岛特色。 虽然现在宣扬法治社会 但是我们 够形成文字,且较为完整、准确的民间信 甚至还有一些由来已久的百姓对某些神灵 这个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却 仰,也只有在古今地方志中才能找到。 仍然保留着很多口耳相传的民间信仰 这 地方志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它记录 的信奉。 (一)为祭拜神佛祈愿而建的寺庙 舟山拥有人人欣羡的佛教名山普陀 些是法律不能代替的。自古以来 百姓间 了某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 对于佛教的信仰从未间断,各地区也由于 方面的内容 并且加以整合、概括,编排 山,而观音大士自然是舟山人民最为尊崇、 地域差异而有着对神、佛、道等的不同信 成册。而舟山地区,由于它囊括周边的许 信奉的神佛之一。古时候,人的力量远比 奉,同时也保存着各自的民间风俗。许多 多海岛,因而居民较为分散。这也就造成 现在渺小得多 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自 民间的信仰都流传至今,今人还在诸多方 了地区差异的明显扩大 同时造成了各地 己臆想出来的天上的神佛。而这种信仰发 展至今 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神佛诉说 面遵照、仿效 以求心安、达成心愿 并 区民间信仰种类的繁多和差异。 将老祖宗留传下来的东西加以保护与沿 一、地方志中 愿望 便广建佛寺、庙宇,由此也吸引了 更多的人来寺庙中祭拜祈愿。而这些寺庙 袭。此外民间信仰的整理与传承 对于传 统文化的积淀和弘扬是至关重要的。 普遍出现的各类民间信仰 通过对舟山定海地方志的整理,不 里的神佛们也就成为了更多人的信仰。 随着时间的推移 古书都多多少少遭 难发现一些宗祠、寺庙 道观、庵堂的名 到损毁甚至遗失 而我们所能知道的民问 称经常出现,还有民间常有的社会生活、如在多部地方志中都有记载的梅岑 山观音宝陀寺。它在县东海中.因山而名 信仰也只能从长辈口中探得零星。但是能 生产等习俗,以及宗教、神佛信仰的差异, 寺,以观音着灵,北宋神宗时赐名宝陀,后由宁宗皇帝御书“圆通宝殿”四大宇赐 之,定新祠。而此寺所在地”梅岑山”中 还有善财岩、潮音洞 都是观音大土化现 之地。山名的由来还与 梅福炼丹 的传 说有关。梅福,字子真,九江寿春人。汉 成帝末年,上书斥王氏及莽篡.因隐居焉。 常炼丹于补陋洛伽山,故号梅岑山…。不 管是梅福炼丹还是观音化现,因为百姓相 信并且祈祷灵验,所以此山此寺便成为人 们不变的信仰所在。 (二)为怀念历史人物而成的遗迹 每个地方都有着它丰富的历史古韵 而一些与舟山有关的名人名事也有幸记载 入册,让后人共同缅怀。或许是为感念他 普陀山普济寺 圆通宝殿 ——36一民俗与设计 普陀山普济寺 普陀山普济寺 们曾经对舟山的付出.或许是想将他们的 流传于渔民中的信仰有:每季首次 如立春不吵架、不损坏器皿,清明插柳条、事迹永远流传.激励后人.或许只是为了 出海,要避开农历初五、十四、甘三.有 扫墓,立夏煮茶叶蛋 吃豇豆糯米饭,七 让本地人能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历史,从而 “初五、十四、二十三,神仙钓鱼挈空篮 月七洗头.立秋吃西瓜.腊月二十三祭 心里有所希冀。历史人物的所过之处 或 之说。忌双脚悬于舷外,以防“水鬼拖脚”。 灶……还有些现今已不再沿用的习俗,但 他们的魂灵安息之地,便让后人建祠成 忌头搁膝盖 手捧双脚.姿势像哭.不吉 它们都曾影响了一代人.成为他们的信仰 堂,跪拜,供奉,亦成为一种信仰。 一利。忌吹口哨,以免招风引浪。忌拍手, 源泉。 如安期生.琅琊阜乡人也.卖药于 以免”两手空空,捕不到鱼”。船靠岸忌 在最普遍的宗教信仰上.舟山地区 东海边,时人皆言千岁翁。秦始皇东游,与 说“到了 到 与 倒 谐音.不吉利。 除了信仰佛教之外.在经过海岛经济开 语赐金璧.不受去(刘向列仙传)。马泰山 船上忌说 碰石岩”、“做乱梦”等话.因 发、外来文明渗透后,其它宗教也介入到 有安期洞,耆老相传.安期生得道隐此.又 ”梦”与”网”谐音,乱网捕不到鱼.做 了人民的生活中。道教、天主教、基督教 尝炼丹于桃花山.会以醉墨洒于山石上, 梦说成 聊天 。忌妇女上渔船、跨渔网. 等都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里. 4】……很多忌讳都 而对于这些宗教的信仰,也令很多人寄托 遂成桃花。奇形异状,宛若天然,故山号 以免 冲犯船神、网神”_桃花.而以安期名乡焉(干道圆经)J2】。求 是经常在海上作业的人务必要遵照执行的 了心中的不满与理想,丰富了他们的精神 仙药的徐福也曾为舟山的出名做过一定的 (四)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信仰 家园.使其保持心态平和。因而如今各种 ”宣传 。据说 蓬莱山在其县东北四百五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也逐渐 宗教的信徒也并不乏见。 十里 四面大洋。耆旧相传.秦始皇遣方 从生活中总结并保留下来很多的习惯。无 此外.舟山还有一些民间传说以及特 士徐福入海求神仙灵药,尝至此pJ。 通过对这些遗迹及祠庙的修建.人 论是正常的民风民俗 或是特定节日里的 色的信仰习俗。例如龙王信仰.每年农历 “约定俗成”,或是婚丧、生子等非常日子 的六月初~被定为定海公祭龙王日;床神 们往往可以从信仰中得到一种激励,从而 里的特殊礼节,久而久之,这类习惯、习 信仰.婴儿出生后三天,即祭拜床公床婆 更好地生活。 俗.都成为百姓的生活信仰、民俗信仰, 一妈祖信仰, 舟船危急,有祷辄应 【6J等等。 (三)海岛有关海洋作业的特有信仰 舟山群岛有着多种多样的海洋鱼类, 代代地沿用至今。 在拜师、待客、拜堂等方面舟山人都 二、民间信仰的深远影响 通过对民间信仰的梳理与研究,可 也有着我国最大的渔场 因而海洋作业是 有他们自己的习俗,还有 走十庙 走十 这个海岛上最显著的特色。渔民在海洋生 桥”的传统历史.更为有意思的是 当路 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舟山珍贵的民俗民风. 产、生活的过程中.有许多不容忽视的禁 倒药渣“这个习俗。中药渣倒在路上,任 而且民间信仰在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的各个 忌,也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范,这些就成 人践踏 以求速愈。传说古时 某人久病 方面都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它正在潜移 为海岛上的人特有的信仰。因为出海作业 不愈,张果老(“八仙”之~)骑驴经过, 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渔民需要做好万 踢翻药罐.药渣被踏.病即痊愈。人们闻 默化中感染着人们。 f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民间信仰虽是从百姓生活中形成并 全的准备.事事谨小慎微.而老一辈传下 此 便将药渣倒路上。此习至今不止 】。 来的这些说法必定有它们的可信之处。 在特定节日里都有着独特的风俗 发展的,但它对文人创作却产生了巨大的 民俗与设计~37一 影响。现当代作家的生活都会在他们的作 以海洋文化为核心的民间信仰.尤 化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近年来,到普陀山旅游、拜佛的人日 品中有所体现.其中自然不乏对自身的信 其是与海洋作业相关的信仰 捕鱼、造船 仰,而且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过程,以 及作品的特点等都会受到这些信仰的制 约。民问信仰也为作家的作品带来了意想 等海洋生产上的各种忌讳、习惯,都对有 益增多.佛教信仰也影响了更多人的驻 舟山特色的海洋文化的宣传与发展有极深 足。大家虔诚地跪拜在普陀山脚下,或是 的影响。这类民间信仰不仅促进了舟山海 向观音大士诉说着自己的心愿.或是为关 不到的效果,它提供不同于世俗的丰富题 洋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海岛的开发,也让 心的人祈福。舟山的佛教文化也由此受到 材,让作家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同时它 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将作者所要表 舟山渔民摆脱愚昧的束缚 深入了解到自 己家乡的文化特色。可以说是民间信仰催 了更多的关注。 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 达的深层意思通过典故表现出来,使作品 生了海洋文化,进而推广了海洋文化.让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舟山地区的 包涵了深刻的意蕴,增强了历史厚重感 让作品更加成功 舟山文人诗中有一 桃花山歌》: 忆君独游桃花山,桃花开遍春山巅 片片飞落作红雨,乘风远逐东海湾。锦屏 石屋半吞吐,佥峨赤堇遥蜿蜒。楼台驾零 蜃嘘气,珊瑚跋浪尽生烟。俄顷白云上、 黑云相禅联。雷声轰天虎豹怒,电光射雨 蛟螭旋。心惊股果下山足,数家老稚争相 延。遍问不识人间世,枉事幽讨求神仙 这首诗将桃花山上安期生这一历史 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 桃花山位于东北海 面,世人都传说此处是安期生先生炼丹的 地方 他曾经将醉墨喷洒在石头上 并由 此形成了状似桃花的斑纹, 桃花山 这 个别具诗意的名字就是如此得来的。诗人 假借此诗还描写了世人对于长生不老的向 往,但也突出表现了路途的艰险,炼丹的 不易 从侧面映衬出唯有求真务实才是处 世之道。可见,安期生这一形象为诗人的 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 语皆景语 情景名二实一,这是中国古典 诗学的基本美学观,这也就是说,诗乃是 情感的真挚表现,不但诗如此 一切艺术 均是如此 】。因而文人墨客将内心对民间 信仰的情感融于写景状物中.使其创作的 作品集美学、史学、诗学于一体 令人印 象深刻。 当然,由民间信仰衍生而来的还有 我们古代著名的大词人——柳永的 煮海 歌》 以及在民间I:Zl耳相传的舟山渔歌、俚 语方言等。 (二)对舟山特色海洋文化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欣赏舟山这个海岛。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由观音信仰而形 成的 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每一次 盛会都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驻足 将宗 教文化推至一个新的顶点。在丰富普陀山 文化积淀的同时,还加深了观音文化的影 响力 为舟山特色海洋文化的长远发展做 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最富盛名的是包括观音文化 节在内的”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节 。其中 的 沈家门渔港国际民间民俗大会”、”舟 山渔民画艺术节”、 徐福东渡国际文化 节 等节庆,都与舟山地区的民间信仰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这些不为人所重视的民间信仰, 造就了舟山如此多彩多姿的海洋文化特 色,使得舟山赢得了国际美誉 并且越来 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 (三)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关系 由于舟山的海洋产业格外发达,所 以舟山地区的建设在规划时向海洋方面倾 斜明显。以民间信仰为指向 地方上较为 侧重于文化建设,不管是与海洋紧密相关 的海洋文化,还是普陀山的佛教文化.抑 或是各地的民俗表演等非物质文化 这些 逐渐成为舟山吸弓{外来研究者、旅游者的 重点项目。由于文化建设的特色,随着连 岛大桥的开通 慕名到舟山来的人越来越 多,他们也为舟山带来了更多新奇的外来 文化并将舟山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海洋文化曾是被主流文化所忽视的. 然而随着民间信仰影响的不断深入.海洋 诗歌 鱼类故事等为越来越多文人所重 视,大家纷纷将笔墨转向此处,为海洋文 跳蚤舞、布袋木偶、舟山走书、龙王信仰、 徐福传说、鱼类故事等在浙江省内都获得 了极多的关注。由于这些根据民间信仰衍 生而来的非物质文化受到极大的瞩目,使 得更多的人投入到加快文化建设 促进文 化繁荣,提升经济效益的队伍中。 可见 地方志中所提炼的民间信仰 是较为全面的.经过对舟山各种地方志的 研究.对于今后我们对各地区民间信仰的 了解与深入考察是极有意义的。民间信仰 既是牢牢地掌握在人们手中的共同财富, 更是极具审美内涵的文化财产。通过对这 些民间信仰的重温与发扬 使得舟山的本 土文化得到发展 从而吸取更多外来文化 与本土文化碰撞出的精华部分 提升整体 的文化实力.赢得更快的进步,也使得经 济建设更加完善,政治环境更趋完好 人 民生活更加美满。 注释 【】lI2】定海厅志 卷十三光绪六年一 [3 J【末】张津[干道]四明图经・昌国舟山:舟 山档案馆2 [4j[5】定海县志编纂委员台定海县志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994 785页、787页 【6]定海区吏志办公室中国民俗与民问艺术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 3 7—40页 [7][清】厉志白华山人诗集[M_成都巴蜀书 社.2008一一 [8】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B)79页 作者单位:丁艳艳 浙江海洋学院 翟恒兴,浙江海洋学院 实习编辑:吴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