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接力赛跑游戏教案

接力赛跑游戏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接力赛跑游戏教案

精品文档

接力赛跑游戏教案

体育与健康

三 年 级 下 册

课 题:接 力 跑 游 戏

任课教师: 学 校: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 授课时间: 012年5月19日

接力跑游戏教学设计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发展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学习接力跑的教学过程中,身心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将技术动作练习与自创辅助性游戏两者有机结合,使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本班学生生性活泼,活跃,但稳重不足。学习中有激情、爱钻研,学习的热情很高,从来不会出现课上无精打采的现象。同时这样的性格也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常有同学在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就进行了实地操作,当然结果是以失败告

终。还有一部分同学,一兴奋、一运动就把动作要求抛之脑后了,随意性很强。 1 / 5

精品文档

接力跑是以几个人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分别跑完各自规定距离的集体项目,又是在田径运动中唯一体现集体合作的运动项目。它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较多的思想教育因素。接力跑和快速跑的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接力跑有传递接力棒的技术,要求各棒队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在快速跑 中完成传接棒。所以,接力跑既可以发展速度素质,协调性和培养快速奔跑能力的有效手段,又可以培养密切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1.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观看教师示范,模仿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学后反思中充分体会交接棒的基本动作要领。2与辅助游戏结合——让学生通过游戏体会传接棒的动作要点。 3.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来提供集体学生间的合作时间与空间,提供多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相互帮助、相互改进,进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意识。 4.评价——教师通过师评和学生间的自评与互评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充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练习中优势与不足。

田径接力跑教案

2 / 5

精品文档

田径接力跑教案

初中接力跑教案

本课设计思路: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游戏和比赛中进行,先提问引出图形跑,使学生各主要关节得到活动,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接着导入本课内容接力跑,在此没有直接讲授内容,而是通过游戏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育,从而主动获得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培养能力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简单的评价能力。在育人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参与意识、团结协作、责任感等。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采用尝试、启发、点拨等方法,为每位同学提供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学练空间,突出了由传统的“教学教,学生学”变为“学生乐于主动学,自主学,教师辅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从而使每位学生从中受益。 二、教材分析:

在田径教学中接力跑是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之一,也是很多老师平时上课中经常用来调动学生激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其技术要领比较难掌握,教师只有通过调动学生3 / 5

精品文档

的主动参与锻炼来提高学生掌握接力跑的各项技术要领。

初中接力跑有迎面接力跑、圆周接力跑和不同距离的团体接力等内容,迎面接力跑一般用立棒式传接棒。本次课学习上挑式、下压式接力跑左右传接棒的方法,其中以学习下压式左右手 传接棒为主要内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来说不是很好。在学习田径项目的内容方面普遍感觉效果不是那么理想,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不主动,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要想提高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教师就要选择适合的教材来激发学生对田径方面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对田径课产生兴趣,接力赛是学生普遍较为为喜欢的项目,因此,希望通过接力跑的教学使学生对上田径课有一个新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习掌握接力跑的基本技术和交接棒的方法,提高学生短距离跑的运动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培养其团结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五、重点难点:

接力跑技术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传、接棒技术 ,难点是注意掌握传、接棒的时机

4 / 5

精品文档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