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的现代信息素质,使计算机技能更好的服务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最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 基础教学
目前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缺乏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
要解决学校管理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计算机教材上进行规范和提高,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配置,必须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软、硬件、网络、多媒体的升级改造,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创造条件。我们还要以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其次,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建设基本教学资源库,大力整合网上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学校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应用软件,尤以微软的office2003为多,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微软的windowsxp系列等操作系统软件和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它们都是实践性特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这
样忘记了教学的目的;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这样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上机的时间和上机实践。
计算机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创造从问题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动他们的创造思维。例如,在给学生讲述画笔时,在作业中可以给他们提出怎样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问题提出后,他们积极思考,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法。比如,有的学生美术观念较强,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火线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较喜欢“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右到左或从下到上的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灰线构成。如此种种,殊途同归,皆大欢喜。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注意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要对他们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进行激励。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安排项目,让学生展开想象,勤动手动脑,勤创新求异。另外,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思维和毅力的过程。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将所学知识内化。每一次操作的成功,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自主学习的课堂特征。可见,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个体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即学习呈现自主、主动、创造三个层次并相互依存。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多元化的评价也是比不可少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是针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的产物,其宗旨是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能仅采用标准化测验的方式,而应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作业的效果,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的判断。例如,在计算机课程中可以提供给学生两类反馈信息:①对学生所做练习题的评价;②学生做题出现错误,需要指导时的帮助信息。针对学生不同的错误,帮助信息不同,介绍利用word排版的一般方法、技巧、
学习策略和解题思路等,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避免直接给出答案,通过帮助信息体现分层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训练。
总之,计算机课程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