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氧气》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739)

(中考)《氧气》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739)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

2019-2020初中化学《氧气》专项训练测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剧烈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 (2010佛山)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 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 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于金属切割,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上防锈,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D.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因为熟石灰显碱性

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 (1)用硫酸铜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溶液制取氧气 (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A.仅(1)(2 B.仅(3)(4) C.仅(1)(2)(4) D.仅(1)(3)(4)

7.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如右图所示的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节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B.氧气可用于

9.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 C.红磷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B.硫粉 D.铁丝

10. 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其中二氧化锰是 剂。

11.(4分)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

12.(共4分)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装置收集氧气时需要用带火星的木条来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甲、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相比,乙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3.(4分)A、B、C是实践化学常见的物质。A、B都是白色固体,C为黑色粉末。 ⑴若将A、C混合后加热,A能转化成B,同时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填化学式)。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C在这个反应中作 ⑵A、B、C中可以作化肥的是

14.(4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题12 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获得和性质的网络图。 请根据题12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电解水是实现转化①的途径之一,请写出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室用转化③获得O2时,通常需要在H2O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其中MnO2 起 作用。

(3)CO2和O2。相互转化的方法很多。在自然界中,CO2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

(4)转化⑥是实验室制取O2的方法之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15.对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如下三个反应: 点燃点燃点燃

① 2CO+O2═══ 2CO2 ②S+O2═══ SO2 ③ CH4+2O2═══CO2+2H2O (1)上述三个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其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2)仔细观察上述三个反应,它们还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另写出一条相似之处: ,并写出一个符合该相似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③;(2)反应的条件都是点燃(或反应都放热、反应物都有氧气参加、生成物都是点燃点燃

氧化物、反应物中都有气体等合理答案均可),C+O2═══ CO2 [或4P+5O2═══ 2P2O5或对....应于题(2)所答相似之处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16.(3分)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差很小,但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别加热,充分反应后,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却远远小于氯酸钾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原因。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题

17.(6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0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 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 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

18.(6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你不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 (2)小红同学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她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19.(7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 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 是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2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确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 。

(4)实验室还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常温下,在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不能使木条复燃的是 A.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

B.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二氧化锰 C.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硫酸铜溶液 D.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少量红砖粉末

21.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 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人,观察现象:

(1)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条)

(2)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能提出的假设和验证方法有:

a.假设1:______________,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假设2:_____________ ,验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22.(10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右图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了也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Ⅰ.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 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满足“棉花是可燃物”这一条件, 还需另一满足的条件是 。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在常温下Na2O2和CO2能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1)按上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摊贩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风;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1)D装置的烧杯内变浑浊的原因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1)“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 ; (2)“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Na2O2和CO2反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棉花满足了燃烧条件。

评卷人 得分 五、计算题

23.(6分)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S+02点燃S02。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150 mL.氧气的密度为1.4g/L,为了节约药品.理论上所取硫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4.(7分)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为了测定一瓶医用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双氧水69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69.0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生成的氧气为 g。 (2)该双氧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评卷人 得分 六、实验题

25.(12分)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 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

②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_______(填化学式), 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_____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

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l: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0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 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0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 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有何认识?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C 2.C 3.C 4.C 5.A 6.C 7.C 8.D 9.C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评卷人 得分 15.无 16.无

评卷人 得分 17.无 18.无 19.无 20.无 21.无 22.无

评卷人 得分 23.无 24.无

三、简答题

四、实验探究题

五、计算题

评卷人 得分 六、实验题

25.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