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作为“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是( C ) A.朱利安 B.汉斯 C.萨德勒 D.康德尔 2.英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协会(BAICE)的会刊是( B ) A.《比较教育》 B.《比较》
C.《比较教育研究》 D.《比较教育评论》
3.明确提出“比较教育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比较教育学者是(A.霍尔斯 B.卡诺依 C.贝雷迪 D.黎成魁 4.霍尔姆斯提出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是( C )
A.因素分析法 B.科学量化法 C.问题法 D.教育洞察法
5.1917年通过并促使美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新阶段的法案是( B ) A.《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B.《史密斯一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莫雷尔法》 6.央国中等教育中最具特色的阶段是( A )
A.第六学级 B.促进阶段 C.定向阶段 D.预科阶段 7.德国现行学制中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是( D ) A.主要学校 B.实科学校 C.预备学校 D.基础学校
8.在法国高等教育中占有特殊地位且一般不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机构是( C ) A.短期技术大学 B.高等技术学院 C.大学校 D.高等技师班 9.开启日本历史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文件是( A ) A.《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 B.《关于当前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教育改革大纲》
C.《为使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和文化发展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基本方针》 D.《教育与明天的社会——面对21世纪的挑战》
10.俄罗斯联邦授予硕士学位的高等教育层次是( C ) A.不完全高等教育 B.基础高等教育 C.专门化高等教育 D.研究生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比较教育发展经历的时代包括( ABD )
A.史前时代 B.借鉴时代
C.比较分析时代 D.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D ) E.自主时代
12.法国高等教育改革民主化措施有( ACD )
A.在学校内部设各种委员会 B.建立大学章程 C.给予更多的自主权 D.促进教育公平 E.增加教育经费
13.康德尔的比较教育目的主要包括( ACE )
A.搜集和整理的目的 B.借鉴的目的 C.分析和发现的目的 D.交流的目的 14.俄罗斯普通教育划分的阶段包括( BCE )
A.学前教育 B.初等普通教育 C.基础普通教育 D.高中普通教育 E.完全普通教育
15.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包括( ACDE )
A.描述法 B.观察法 C.解释法 D.并列法 E.比较法
16.比较教育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 ABCD )
A.增强本土意识 B.唤醒民族意识 C.建构教育学科范式 D.发掘活的增长点 E.促进教育国际化
17.美国的学位主要包括( ABCD )
A.副学士学位 B.学士学位 C.硕士学位 D.博士学位 E.博士后学位
18.美国学前教育的宗旨是( ABD )
A.辅助家庭 B.养成良好习惯
C.发展社会性 D.学会读写算的基本知识 E.培养独立性
19.英国技术学院层次包括( ABDE )
A.本地学院 B.小区学院 C.社区学院 D.大区学院 E.高级技术学院
20.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包括( BCE )
A.全日制时间制 B.部分时间制 C.集中时间制 D.分散时间制 E.职业基础教育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德国职业补习学校:这是比职业学校高一级的学校,培养具有“双重资格”的学校,具有进修性质,为受过一定职业教育或已经完成职业义务教育的青年开设。(2分)有三年制的部分时间制学校和一年制的全日制学校。(1分)毕业生可获得相当于实科中学毕业的证书,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升入专科高中。(1分) 22.法国综合大学:法国综合大学是根据“自立”“参与”和“多学科”的办学原则而改组的教学与科研并重、行政管理自主、教学安排自订公立科学文化机构,(2分)是法国高等教育的主体,(1分)综合大学接受国民教育部领导,由各地方学区管理。(1分)
23.森有礼:日本第一任文部大臣。(1分)1886年制定的《学校令》,对日本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1分)根据《学校令》,日本建立了以小学为基础的连贯的学校系统,形成了分别面向精英人才和平民大众的双重结构的全国教育制度。(2分)
24.日本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1分)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但也招收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土。(1分)主要教授一些生产、生活和职业,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1分)修业年限一般在一年以上。(1分)
25.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我国最早的比较教育学术刊物,1965年创刊。(1分)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编辑出版。(1分)主要发表有关比较教育理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新的教育理论等方面的论文。(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6.(本题6分)简述现代化理论对比较教育的影响。
答:(1)现代化理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主要站在西方社会的角度描述和解释传统社会逐步变为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的理论。(2分)
(2)在比较教育学界,曾有学者用该理论来说明各国教育在社会现代化的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功能。(1分)
(3)对现代化理论,人们主要从它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和单一线性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等方面提出批评。(1分)人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是多元的。(1分)“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化”,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并非必由之路。(1分) 27.(本题6分)简述美国现代教育行政体制。
答:(1)美国的教育行政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形成了以州为主体,州、地方、联邦共同负责的体制。(2分)
(2)联邦具有广泛影响,主要通过立法、拨款和交流教育信息等手段来加强对各州教育的宏观指导。(1分)
(3)州负有主要责任,州教育行政当局是州教育委员会,州教育厅长和州教育厅。(1分)
(4)地方教育行政当局主要是学区,学区是最基层的教育管理单位。(1分)
(5)各州具有管理和领导高等教育的职权。(1分)
28.(本题8分)简述世界各国在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改革措施。
答:(1)日本是较早接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国家,在第三次教育改革中就把“终身学习社会”作为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2分)
(2)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个人终身教育是学校、大学及其工作人员的一项使命。(1分)
(3)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台了《终身教育法》,并在80年代提出了“学习化社会”。(1分)
(4)英国则一直注重继续教育,并在20世纪80年代对继续教育的职责和定义给予重新界定。(1分)
(5)俄罗斯则试图建立连续教育体系。(1分)
(6)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真正重视终身教育问题,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以法律形式确立了终身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试分析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并分析比较教育可以发挥的作用。
答:(1)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家主要处在不利地位,这对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产生不利影响。(2分)
(2)造成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地位的原因首先,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曾经完全或部分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其现代学校体系是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1分)虽然第三世界国家二战后纷纷独立,但采用西式的教育体系使得第三世界国家仍对西方国家有一种依赖关系。(1分)教育国际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教育依赖关系。(1分)其次,二战后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教育交流和教育援助,不断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渗透。教育国际化往往也包含这种通过教育的文化渗透过程。(2分)再次,教育国际化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上以西方为主的变迁,而且也带来西方教育研究范式在国际学术论坛的主导地位的确立。(2分)
(3)比较教育应努力做到:
①增强本士意识,在努力研究本土教育的基础上研究西方教育。(1分)
②通过比较教育研究,努力唤醒本国教育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民族意识,并强化其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感。(2分) ③努力建构本民族的教育科学范式。(1分)
④深入实际社会生活,从广泛存在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之中的那些实际教育活动中发掘教育科学本土化的活的生长点。(2分)
30.结合法国20世纪80年代末的师范教育改革措施试述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1)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法国废除了之前的师范教育制度。(1分)
①对全国各地教师培训进修机构进行综合改造,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理论培养、现场实习、教育实验结合在一起,统一由设立在大学的教师培训学院承担。(2分) ②法国每个大学区都设立一所教师培训学院,集中培养初等、中等和技术教育师资。(2分) ③这种学院将新招收的学员和通过晋级考试的各科各级实习教师、将各级师范学院和普通大学教育系的学生都集中在一起,进行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训练。(2分)
④这使得法国师范教育制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完全高等教育水平上的一体化。(1分) (2)从法国师范教育改革措施可见,当前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1分)具体体现为: ①重视教师教育目标的全面性。(1分)
②在更高水平上平衡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性。(1分) ③教师教育课程具有广博性。(1分) ④教师教育具有终身性。(1分)
⑤教师教育机构在规格上表现出趋同性,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任何一种教师文凭的必要条件。(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