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黟城携建设 浅谈残疾人与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设计 On]Barrtet-fl,ee 辨艟Urban Roads Disabled ._塑 一 LiU Yuliu [摘要]结合残疾人行走特点和面临的行走障碍,探讨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 的设计要点,并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南宁市无障碍环境设计中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残疾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南宁市 [文章编号]1672—7045(2O10)O6一O075—05 [中图分类号3U412.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ombined with walking features of and walking barriers for the disabled,this paper has a discussion on barrier-free design of urban roads and gives advice on solutions to existing problems in barrier-free design of Nanning. Keywords:the disabled;urban roads;barrier-free design;Nanning city 1 引言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 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 我国众多的残疾人以“平等、参 与、共享”为原则,享有与其他公民 平等的权利,并保护其不受侵害。 环境特性作出整体的判断;听觉 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器官, 视力残疾者利用听觉对环境进行 感知;嗅觉为视力残疾者辨别方 位及行走提供许多有用的信息, 者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 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我国残疾人分为五类:视力残疾、 听力和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 2残疾人行走特点 残疾人80%~90%的信息是通 过视觉获得,例如明亮的光线、对 比强烈的色彩、明显的标志会让 残疾人有较强的视觉感受,这适 用于肢体残疾、弱视、听力残疾及 如餐馆的香味、医院的消毒水味、 花店的香味、垃圾的臭味等。 残疾人行走时所需尺度与空 间见表1、表2。 残疾、精神残疾。本文所述的无 障碍设计主要是针对其中的下肢 残疾和视力残疾。 3残疾人与环境障碍 3.1残疾人环境障碍的分类 乘轮椅者障碍:台阶、楼梯、 高于20cm的门槛、路缘石、过长过 陡的坡道;旋转门、强力弹簧门, 以及小于80cm净宽的门洞:阻力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无障碍设 智力残疾者。因此,对比强烈的 施建设问题,先后颁布了 中华人 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城市道 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法 色彩、醒目的标志是无障碍环境 设计中的重要手段。触觉也是视 力残疾者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 式之一,手感知物体的大小、形 状、质感及细小的变换,脚对所处 律法规,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有 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保证 /,移城携.建设 表1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尺度比较(cm) 类别 健全成人 乘轮椅人 色彩反差,强化视觉信息。 15~2O 2 身高 正面宽 侧面宽 眼高 旋转180。 垂直移动(台阶) 170 12O 45 30 16O 60×60 直径150 4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要点 4.1无障碍实施范围 65~70 11O~120 11O 拄双杖人 拄盲杖人 16O 9O~12O 6O~70 6O~100 70~9O 15O 直径120 直径150 1O~15 15~2O 无障碍实施范围包括城市市 区道路、城市广场,卫星城道路、 广场,经济开发区道路,旅游景点 表2残疾人行走的辅助工具:手动轮椅及杖类空间尺寸 空车尺寸 乘轮椅者 手动四轮轮椅 长<1.1Om 宽<0.65m 道路。设置的具体地点有人行 道、交叉口、公共汽车停靠站、大 载人后尺寸 长约1.20m 宽约0.70m 型公共建筑及城市服务设施的出 人口、人行天桥和地道、城市桥 梁、隧道和立交桥的非机动车道 及人行道等。 4.2无障碍设施 4.2.1轮椅者和拄拐杖者使用 肢体残疾人 拄杖者 单手杖双拐杖 水平宽度 约0.75m 约0.95m 上楼梯时宽度 约1.20m 视力残疾人 用导盲杖者 导盲杖 水平行进时宽度 导盲杖摆动波长 约0.90m 0.90m~1.SOm ①缘石坡道:主要分为三面 坡坡道、单面坡坡道、全宽式坡道 三种形式。(见表3) ②扶手:根据服务对象的不 较大的地面,如长绒地毯、大于 的要求设计残疾人专用卫生设备 及有关设施;地面平整,尽可能不 2cm的裂缝;高于80cm的服务台和 高于lOOcm的公用电话。 拄拐杖者障碍:级差大的台 选用长绒地毯和有较大裂缝的设 施;可通行的路线和可使用的设 同,扶手可分为高扶手与低扶手 两种。 高扶手:拄杖者、视力残疾者 使用,高出地面90cm; 阶,有直角突缘的踏步,较高较陡 的楼梯和坡道,宽度不足的楼梯 施应有明显标志。 对拄拐杖者障碍,设计时地 面平坦、坚固、不滑、不积水、无缝 及门洞;旋转门、强力弹簧门;光 滑或积水的地面;扶手不完备、卫 生设备缺少安全抓杆的洗手间。 低扶手:乘轮椅者使用,高出 地面70cm。 及大孔洞;尽量避免使用旋转门、 弹簧门;台阶、坡道、楼梯平缓,设 扶手截面:直径35cm一4Scm, 视力残疾者障碍:对于盲人, 其障碍包括复杂地形地貌缺乏导 向措施,人行空间内有意外突出 有适宜的双向扶手;卫生问设备 安装安全抓杆;利用电梯解决垂 离墙面40cm~50cm。(见图1) ⑦标志:设置在交叉口缘石 直交通;通行空间要满足拄双杖 者所需的宽度。 对视力残疾者障碍,设计时 应简化行动线路,布局平直;人行 空间内无意外变动及突出物;强 坡道一侧,与人行过街信号灯共 同设置,或设置在天桥、地道的起 步旁或出入口一侧。(见图2) 4.2.2视力残疾者使用 物;旋转门、弹簧门、手动推拉门; 只有单侧扶手或扶手不连贯的楼 梯;拉线式灯开关。对于低视力 者,其障碍包括视觉标志尺寸偏 小;光照弱、色彩反差小。 ①触感块材。行进块材:指 化听觉、嗅觉和触觉信息环境(如 引视力残疾人向前行走;提示块 3.2相应的环境障碍设计对策 对乘轮椅者障碍,设计时门、 走道、坡道尺寸及行动空间均以 扶手、盲文标志、音响信号等),以 利引导;电气开关及插座有安全 措施,且易辨别,不得采用拉线开 材:在行进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 设置,提示通道有变化。 ②触感符号:盲文。设置于公 轮椅通行要求为准则;上楼应有 适当的升降设备;按轮椅乘用者 关;已习惯的环境不轻易变动;加 大标志图形,加强光照,有效利用 共汽车站台的站牌下、音响交通信 号杆的按钮,离地面高度150cm。 .广 撼操 炙 、 表3缘石坡道类型表 坡道类型 设计要点 图例 (a)正面、侧面坡度<1/12; 三面坡 (b)正面宽度>120cm; (C)平缘石高出路面<2cm。 、 \ \ 方形、长方形 坡度≥1:20 \ 面坡 扇 形 下口宽度>1.5m 一 苴 \ 路口转角处 上口宽度>2.Om 一■—_ 全宽式坡道 一 40—50 40—50 l3 l5—45 } 叫{ f 叫{ l l H 赶 l 单位:cm ——_1】lL J 豳1 。 ‘ 。( 口. I产 一l l I I A l l I W I■ i ln¨lIilIIlIl兀1rl 盟I 王批而再扛肚 标志牌 图2无障碍标志牌 4.3人行道无障碍设计 4.3.1下肢残疾者无障碍通道 设置雕塑、建筑小品、电话亭、报刊 亭、拉索、坐凳、垃圾箱等;人行道 度不得小于220cm;全线布置,形 成系统,盲道与缘石坡道相结合; 下肢残疾者无障碍通道的基 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 通道一般不布置在人行道中央, 本要求为:人行道上不得设置凹 陷、凸起、刺铁丝等障碍物,地下 管线井盖必须与地面齐平,并不 4.3.2视力残疾者无障碍通道 视力残疾者无障碍通道的基 本要求为:悬挂物、凸出物(如广 宜布置在近车行道缘石一侧或近 建筑物一侧,距离缘石边、行道 树、绿篱、建筑物25cm一50cm,通 得用篦式井盖;人行道上不得随意 告牌、霓虹灯、雨篷等)距地面高 道宽度30cm~60cm,颜色一般为 移城携建设 装盲文标志牌。扶手下方为落空 栏杆时应设置高不小于0.1m的安 全挡台。 ⑤人行地道人口两侧护墙低 于0.85m时,在墙顶应安装栏杆或 扶手。与人行道有高差时,应用 坡道接顺。 ⑥人行天桥下三角空间区, 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栅 栏外设置盲道。 中黄色。 4.6.1梯道 盲道的交叉形式分为十字交 叉、直角交叉和丁字交叉三种形 式(见图3)。 高度不超过15cm,宽度不小 4.8桥梁、隧道、立体交叉无障 碍设计 桥梁、隧道和立体人行道应 于30cm;超过18级及转弯处设置 平台,长150cm;平台两端近踏步 边,设置30cm~40cm与梯道同宽 的提示块材,并设置高扶手。 4.6.2坡道 与道路人行道衔接,有高差时设 置轮椅坡道(不应大于1:20)。人 4.4交叉口无障碍设计 在人行横道线范围内,应设 置缘石坡道,并与街对面两两对 齐。在缘石坡道中间铺设行进块 材,底部铺设提示块材,与人行道 的盲道形成系统。 在繁忙交叉口或商业街道的 行道应设置盲道、缘石坡道,方便 残疾人通行。 坡度不宜大于1/12,特殊情 况不大于1/8。每升高150cm或转 弯处设置平台,平台长不小于 200cm。两侧设置高扶手供步行 者使用,低扶手供乘轮椅者使用。 4.7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无障 碍设计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无障碍 设计的要点如下: ①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 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 的重要标志。南宁市在建设中国一 过街人行横道线两端,宜设置音 响交通信号。其作用是按下按 钮,交通信号即显示红灯并发出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城 市中,也十分注重完善城市无障 碍环境。 音响,令机动车停驶。 4.5公共汽车停靠站无障碍设计 站牌一侧应设提示盲道,长 4m~6m。站牌立杆上高150cm处 南宁市有残疾人48万人,其 中下肢残疾的有11万人,被列入 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100个城 特殊情况不大于1//8(有弧线的以 应设有盲文符号。站台中部或前 部铺设行进块材的引导道与人行 道上无障碍通道相连。 设置在侧分隔带上站台:人 行道一侧出I=1设置引导道与无障 碍通道相连,两个出口之间的非 内缘坡度为准);每升高150cm或 转弯处设置平台,平台长不小于 200cm。 市。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南湖广 场、五象广场、万达商业广场等重 点市政项目有比较完备的无障碍 设施。在唐山一北湖、金浦一民 族、明秀一新阳、人民一朝阳路口 设置了交通音响信号。新建、改 ②梯道宽不应小于350cm,平 台长不应小于200cm。中间应设 置自行车坡道,高不超过15cm,宽 不小于30cm;踏面应平整且不光 机动车道上,划出人行横道线。 4.6公共场所无障碍设计 广场、公园、游览地等大门口 建、扩建45条主要街道,设置盲道 滑,前缘不应有突出部分。 ③距离坡道梯道0.25m~ 150km,占城市街道的58.4%;设缘 石坡道1343处,占应建坡道的 89%。建成50座室外无障碍公厕 和出人口,游览道路等都应设置 无障碍通道,大型公共建筑和服 务设施都应在出入口设置无障碍 通道。包括梯道和坡道两部分。 0.5m处设置提示盲道,与坡道、梯 道等宽。 ④设置高低扶手,扶手应连 和一批无性别公厕、公园轮椅席 位、低位服务台、公共电话亭、柜员 贯,起终点处延伸0.4m。起点安 机等特色优质项目。市内公交汽 城糖建设 车全部配置语音、电子屏幕报站; 市内电视台开播手语新闻节目; 市内图书馆开辟残疾人阅览室。 果,提出如下的改进措施: ①优化盲道系统,在交叉路 所有应设置缘石坡道的位置都建 设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坡道;在新 建道路以及对既有道路改造过程 中,缘石坡道设计应充分了解道 路两侧的情况以及未来可能发生 的变化等,使设置缘石坡道的位 置更准确,形式更合理。 口、路侧建筑物出入口、居民点出 人口等处也建设盲道,从而将间 断的盲道连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增强盲道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 6南宁市城市道路无障碍环 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6.1视力残疾者无障碍设施存 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视力残疾者无障碍设施主要 为盲道、盲文路牌及音响交通信 号系统,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①盲道设置不连续,在道路 两侧的开口、小区出人口、交叉路 口等处盲道中断,不成系统。 ②按目前的国家相关设计规 范和标准进行盲道系统设计,仍 无法为视力残疾者提供足够的信 息。条形行进盲道不能提示行进 起到让汽车减速的作用,提高盲 人过街的安全性。 ②尝试采用新型的盲道砖, 为视力障碍者提供更多实用的信 7结语 要建设一个连续、安全、人性 息。行进盲道砖可加入指示方向 的图案,告知视力障碍者行进的 方向。适当位置的提示盲道砖可 加入指示商场、医院、饭店等场所 方向的图案,以便视力障碍者通 过提示独立到达上述场所。 ③在盲道两侧合适的位置、 化的城市道路无障碍环境,还需 要从管理和立法等方面人手进行 规范。在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 环节,要将无障碍设计作为一项 重点检查内容进行把关。要逐步 完善无障碍设施的管理、维护方 交叉口处等设置导盲路牌,使盲 人朋友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 ④在设置音响交通信号装鼍 面的法律法规,保证无障碍设施 既完善,又能持久地发挥其作用, 切实造福残疾人群。 的方向;圆点提示盲道虽能告知盲 人注意该处环境发生变化,但不 能提示盲道环境所发生得变化, 时,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仅在确有 需求的交叉口设置,设备的分贝 值应能够根据不同的时段灵活调 整,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居民日 常作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 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不能辨明医院、银行、商店、厕所等 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的方位。 ③音响交通信号系统设置在 交叉口处,与交通信号等等形成 完善的交通信号系统。但现实应 用中因为设置位置不合理、分贝 过高而干扰邻近居民休息,从而 造成人为破坏,设备损坏率很高。 【2】JGJ 50~2001,城市道路 6.2下肢残疾者无障碍设施存 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S】. 下肢残疾者无障碍设施存在 的问题主要是缘石坡道、人行天 桥和人行地道设置的不合理。具 体表现为:未设置缘石坡道;缘石 坡道所设置的坡度和下开口宽度 0e固 刘玉柳,高级工程师,国家注 册咨询工程师(投资)、国家注册 ④盲道上存在障碍物(例如 电线杆、井盖等)较多,而且有些 已建的盲道被挤占情况比较常 见,非机动车或摊位、路边杂物随 意侵占盲道,使盲道不够畅通,不 利于盲人安全行走。 土木工程师(道路),广西城乡规 划设计院副院长。 不符合规范要求;所设缘石坡道 的位置或形式不合适;人行天桥、 人行地道没有坡道或坡道的坡度 过大;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盲道系 收稿日期:2010-04-02 ⑦盲文路牌缺失,造成视力 残疾者的出行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借鉴国内发 达地区城市的建设经验以及有关 无障碍环境设计的最新研究成 统不完善;梯道设置不合理,部分 梯道的台阶边缘外凸,易使下肢 残疾者被绊倒。 针对上述问题,相应的改进 措施为:根据国家规范要求,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