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语文阅读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构建语文阅读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构建语文阅读课型的思考与实践

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局教研室 潘泽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阅读课型研究的目的。研究阅读方法,构建阅读课型的方法体系,是阅读课型研究的主要内容。而语文的阅读方法,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精读、略读、跳读、速读、浏览、检索等等,这些基于个体获取信息的角度而设定的阅读方法,不是我们所说的教学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方法,没有包含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活动。由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缺失,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学生由于没有掌握阅读方法,也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朗读、背读、说读、议读、疑读、析读、抄读、写读、赏读、演读等十种基本阅读方法。

1.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于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精妙之处,并在朗读中进行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朗读技能的训练和普通话的训练。用朗读知识作为先导,通过朗读学习课文。例如:这个词为什么要读重音?由读准重音的理由谈对词语的理解。这句话为什么要用高昂的语调?由把握语调谈对句子的理解。这段话为什么要用快速朗读?由语速的运用谈对内容的理解。对一些诗歌及比较优美的散文,采用朗读为主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的感悟和把握。

2.背读: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读课文,定背诵目标;第二步:读课文,找背诵方法;第三步:读课文,测背诵效果。要求注意句子的语调、词语的轻重等语音现象,提高背诵效果。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用适用的方法背诵,提高背诵速度,增强学习效果。通过指导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

3.说读:用边读边说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读和说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说话能力、概括能力。读,要读全文,读重点段落和句子。说,要按要求说课文的内容、句子、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活动,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说,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读和说作精要的点评指导。

4.议读:用议论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系列问题引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生、师生的讨论为主要教学推进手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品质,使学生在自读准备和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不仅敢于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又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它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精神。它有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活。教师要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要多引发学生热烈争论,深入思考。

5.疑读:用质疑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质疑引入课堂,还学生提问的权利,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培养提问意识,让学生乐问;教给提问方法,让学生会问;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的质疑热情,形成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

6.析读:用分析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对课文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弄懂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理解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知道怎样才能这样。

7.抄读:用摘抄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摘抄、背诵精彩句段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同

yLwRnjiSnshF

30

中华诵

教学

专栏

编读往来

语文特色校

学生心语

语文博客

悦读

文学

语言

论点摘编

访谈

时,通过摘抄,提高揣摩语言的能力,培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8.写读:用以写作促进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结构立意等特点,同时进行写作训练,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整堂课中。以对课文的仿写、缩写、扩写、改写、续写、评析等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来促成读中悟写、写中思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9.赏读:用鉴赏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鉴赏就是对读物进行欣赏和评价,领略读物的美好之处,得到高雅的艺术享受,评价读物的是非、得失和优劣,吸取和弘扬创造美的经验。初高中语文课本都编有文学作品单元,要把文学作品上成文学鉴赏课。注重用人类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让语文成为滋养学生精神成长的源泉。组织学生品读分析,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10.演读:用表演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表演是一种集语言感悟、理解、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于一体的再创造活动。把语文学习与表演结合起来,适合语文的开放性教学,特别是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设计一个表演性的课堂环境,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阅读教学的十种基本方法,形成了十种基本课型,即朗读课型、背读课型、说读课型、议读课型、疑读课型、析读课型、抄读课型、写读课型、赏读课型、演读课型。这十种基本课型,每一种都设计了三至四个基本步骤。每篇课文的教学,教师一旦选定了课型,就按照这种课型的模式,根据这些基本步骤,结合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设计每个步骤的教学环节,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学过程得到了优化。

青年教师李朝迅在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开始感到难以把握,不知怎么上才好。后来选择了议读课型,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基本步骤:第一步,阅读课文,提出问题。第二步,圈点课文,准备讨论。第三步,依据课文,展开讨论。第四步,再读课文,总结讨论。这种课型,要求教师准备好有意义的讨论话题。根据要求,他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篇文章是驳论点、驳论据还是驳论证?”学生在自读和准备讨论的活动

中,与他人合作读书,发现别人的长处,同时又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补充修正别人的意见。请看教学片段:

生:我认为是驳论点。因为对方的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正面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直截了当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所以是驳论点。

师:驳论点就是指出对方论点是虚假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是直接指出了这个论点的虚假吗?

生:我认为是驳论据。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中国人信“地”、信“物”、信“国联”,而现在求神拜佛。作者指出这只是一部分中国人,不能代表全体,从而指出对方的论据是错误的,所以是驳论据。

师:驳论据就是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如果作者是在反驳对方论据的虚假,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生:我认为是驳论证。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中国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是“他信力”,而现在求神拜佛,是“自欺力”。从对方的论据推不出“自信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所以是驳论证。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营造了热烈的讨论氛围,相机诱导,启动思维,拓宽思路,一步一步将讨论引向深入。

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确了:本文采取驳论证的方法,驳斥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着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本文按揭示对方谬误、直接反驳、间接反驳、做出结论的顺序,逐层推进。通过驳论证批驳了对方的论点,通过正面立论间接反驳了对方论点,批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鼓舞了民族的自信心。

年轻教师运用议读课型,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理清了教学思路,优化了教学过程,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语文阅读课型的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同,选用不同的课型,阅读课不再是单一的教学模式,多样课型的运用,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