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教案

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教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课题 授课类型 授课班级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实训课 10电子电工班 课时 人数 6课时 30人 知识和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两者低压电器的结构并会对其检测 2.能熟练掌握点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3.能识读并绘制电路图、布置图和接线图 4. 能正确安装和调试点动控制线路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1.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工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边学边做,体验学习的充实与快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交流促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种压电器的结构及检修和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检修 难点: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检修 教法: 任务驱动法(设定任务,引导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将理论内化为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细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要教法与学法 分层教学法(职中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让所有同学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成绩及动手能力较强的为A,较一般的B,强迫学习的为C)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其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讨论和实践操作 教具 多媒体设备、接线控制面板、实训用器材、万用表、剥线钳、尖嘴钳、一字起、十字起、若干导线 回顾教学过程,既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 1、做中学,学中做的职教理念始终贯穿本节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总线,分层教学为宗旨,穿插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设计教学内容,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重视学生、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2、教学是一种艺术,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完美,在本节课中考虑到安全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等因数,没有对电路进行实际通电试车,只是用万用表检测。如何既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又能保证安全,这将多多讨论研究。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 (1)学生分成6组,责任心强、成绩较好的、中等水平的以及学困生综合分在每一组,成绩较好的或动手能力较强的担当小组长,小组长配合老师协调组员完成实训,已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教学环境的整理,准备相关实训器材,调试多媒体,将6个小组布置成“U”形,给学生营造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产生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 确定项目: 1、 复习: 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 思考: 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弊端:安全性差、不能远程控制、不适用大功率电机 2、 引入: 图片展示:电动葫芦的起重电机等 视频展示:CA6140型车床刀架的移动 3、项目确定:点动控制线路 利用交流接触器和按钮的配合使用解决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弊端。 知识铺垫一: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基本结构 电磁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 教学设计 10分钟左右 B类学生上黑板板书,其余同学座位上完成,标注元器件符号并简述工作原理。 通过设疑引出点动控制。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上课的主题 15分钟左右 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 必要的复习可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课堂的效率。 简单的设疑调动学生的思维。 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项目,此方式使学生更直观了解本节课的实训项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图片和动画演示,可以激发学生自己尝试的欲望。 图片展示,学生结合自 己手中的接触器学习,了解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2、电气符号 3、 动画演示交流接触器的工作 4、 交流接触器的检测(万用表) a) 线圈及各触头间的阻值 b) 辅助常闭和常开触头的位置 按钮的结构 1、基本结构 动画演示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本应该详细讲解,但为了让学生能真正掌握知识,教师只是起介绍作用,不详讲,让学生带着朦胧感进入实训任务一,经过实训后,教师再总结 2、电气符号 3、按钮的检测(万用表) 1)找出常开、常闭触头 2)按钮各触头间阻值以及动作后阻值的变化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实训任务一: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时巩固、强化 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万用表及目测对每组发的交流接触器和按钮检测,实训任务: 1、找出交流接触器主触头、辅助常开、常闭和线圈触头的位置; 2、测出交流接触器动作与没有动作情况下各触头间的阻值 3、找出已损坏的交流接触器,并指出损坏的部位 4、找出按钮的常开和常闭触头并测出动作前后的阻值 5、找出已损坏的按钮并指出损坏部位 6、思考损坏的元器件可能的损坏原因 知识铺垫二: 分析点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根据原理图设计布置图和接线图。 1、 电路原理图 L1L2L3QSFU1SBKMFU220分钟左右 以组为单位,每组发一些接触器和按钮,其中包括新的、旧的和损坏的。 学生活动: 小组同学互助,一是两两配合完成实训任务;二是相互带动,A、B、C各层同学都能学到知识;三是小组间比赛。 教师活动: 1、巡查指导,纠正部分学生操作的错误 2、观察学生,维持教学次序,适时表扬 3、适时与学生互动(如何测、损坏原因) 4、对知识点总结 10分钟左右 教学重点 教师黑板上画原理图,学生观察 KM 1、通过实训将理论内化为实践 2、任务驱动,引导启发学生循序渐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互助,训练时小组间的讨论可使A带动B、C学习,达到共同提高,体现分层教学 4、通过找损坏的元器件并分析损坏的原件,可有效的使学生自觉爱护器材。 有助于学生识记 提问1由C层学生回答,

提问1:图中各元器件是什么,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回答:略 提问2:试分析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教师引导总结 提问2由A层学生的分析得出,教师引导总结 不同难度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调动全班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回答:即工作原理 合上电源开关QS 启动:按下按钮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转动。 停止:松开按钮SB→KM线圈失电→KM主触点打开→电动机停转。 2、布置图 FU1 FU2 QS 动画模拟 5分钟左右 形象的动画展示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KM SB XT 电器布置图 1)注意各元器件间的间距及位置 2)模拟板展示 3)元器件的安装方法及工艺要求 工艺要求 (1)断路器、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为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匀。间距合理,便于元件的更换。 (3)紧固各元件时,用力要均匀,紧固程度适当。在紧固熔断器、接触器等易碎元件时应该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旋具轮换旋紧对角线上的螺钉,直到手摇不懂后,再适当加固旋紧些即可。 教师示范,强调注意点 3、接线图 20分钟左右 教学重点难点 演示与启发式教学并行,通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及动画演示的形式突破难点 教会学生布线的方法和工艺,可以在后面的多种拖动电路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也为今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服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1)注意接线图的画法 2)布线的工艺要求 (1) 布线通道尽可能地少, 同路并行导线按主、 控制电路分类集中,(见图1) 单层密排,紧贴安装面布线。(见图2) (2) 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见图3) 不能交叉。 非交叉不可时, 应水平架空跨越, 但必须走线合理。 (3)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应保持一致。 对照每一个要点,配合图片讲解 形象的图片演示有助学生掌握要点 (4) 布线应横平竖直, 分布均匀。 变换走向时应垂直。 (见图2) (5) 布线时严禁损伤线心和导线绝缘。 (6) 在每根剥去绝缘层导线的两端套上编码套管。 所有从一个接线端子(或线桩)到另一个接线端子(或接线桩) 的导线必须连接, 中间无接头。 (7) 导线与接线端子或接线桩连接时, 不得压绝缘层、 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见图4) (8) 一个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多于两根。(见图4) (9)布线顺序一般以接触器为中心,由里向外,由高至低,先控制电路,后主电路,以不妨碍后续布线为原则。 图略,见PPT 这个内容的设计在本课起承上启 下的作用,既有利设计学生常犯的错误,于知识的巩固识以图片形式反映出来,记,又让学生在下再通过比赛的形式,看面电路的接线过哪一组的同学找的多。 程减少这些错误。 3)【错例分析】 请认真观察以下多个图片,从中找出下面根据列举的典型错例。 图略,见PPT 4)小结 实训任务二: 完成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发放任务卡 实训任务: 1、 检测元器件,填写元器件明细表 2、 固定元器件 3、 安装接线 4、 动手较快的,思考如何检测电路

绝大多数学生能在130分钟内完130分钟左右 成任务,设疑如何一人一个工位,根据任检测电路让这些务卡完成相应实训项目 学生不不至于无师生活动: 事可做,还可有效1、巡查指导,纠正部分的引出下节课内学生操作的错误 容。 2、允许相邻学生讨论完成,但不允许随意下位和喧哗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知识铺垫三: 检测和调试电路 1、提问:同学们有什么办法检测电路,怎么测 回答: (1)检测控制电路 选用万用表的电阻档×100或×1K档,将红黑表笔分别置于熔断器FU2上接线柱,按下按钮观察万用表读数是否为线圈阻值,是就接线正确,否则就有故障。对故障的检测,逐点检测直至找到故障点 (2)主电路检测 万用表红黑表笔分别置于U11和U、V11和V、W11和W端,按下交流接触器,看看万用表示数是否为0,为0就是正确的 (3)有条件的还需用兆欧表检测线路的绝缘电阻的阻值不得小于1M 15分钟左右 师生互动,A层学生回答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给与评价和总结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分层教学。 2、常见故障分析 (1)合上电源开关QS,接触器吸合,电机转动 故障原因:按钮常开结成常闭、按钮被短接 解决方法:按钮接常开、改正接线错误的部分接线 (2)按下按钮SB,接触器不吸合,电机不转 故障原因:控制回路L1、L2没有、两相熔断器接触不良或熔丝熔断、常开按钮接触不良或接错、交流接触器线圈断路或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提供电源、拧紧元件、更换熔丝、修理按钮、更换接触器、接触不良的使其接触良好。 (3)按下按钮SB,接触器吸合,电机不转 故障原因:熔断器FU1熔断丝熔断或接触不良、交流接触器主触头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更换熔丝、接触不良的使其接触良好 实训任务三: 实训任务安排: (1)按照讲的方法检测自己的电路,有故障的电路,组内成员协作。 (2)对照任务卡上的评分标准,进行自评,小组互评 (3)教师对学生评价打分 教学小结: 1、 工艺要求 2、 学生谈体会,谈难点 3、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评出技能标兵组和个人技能标兵

30分钟左右 安排实训任务完成较好的学生协助教师给其他同学打分 10分钟左右 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又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提高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课后作业: 1、 对工艺要求识记 2、 对常见故障总结成文字形式 3、 思考要求电动机连续运行,如何设计电路 4、完成实习报告 11.整理实训场所 1、拆线 2、打扫卫生 附:

1、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多媒体投影

第二至六课时

多媒体投影

2、学生任务书及评价表

2分钟左右 3分钟左右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一、交流接触器 3、工作原理 1、基本结构 : 二、按钮 电磁系统 1、结构 触头系统 2、电气符号 灭弧装置 略 2、电气符号 略 点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一、电路原理图 二、布置图 图略 工作原理 三、接线图 略

实训项目 1、找出交流接触器 主触头并测量阻值 2、找出辅助常开触头并测量阻值 3、找出辅助常闭触头并测量阻值 4、找出线圈触头并测量阻值 5、找出按钮的常开触头并测量阻值 6、找出按钮的常闭触头并测量阻值 实训器材 项目内容 装前检查 配分 10 名称 评分标准 (1)不填明细表,扣10分 (2)电器元件漏检或错检,每处扣2分 (1)元件布置不合理、不整齐、不均匀,每个扣2分 安装元件 15 (2)元件安装不牢固,每个扣2分 (3)安装元件时漏装木螺丝,每个扣 1分 (4)损伤元件扣5-15分 (1)不按电路图接线扣20分 (2)布线不符合要求,主电路扣2分/处,控制安装布线 35 电路扣1分/处 (3)接点松动、露铜过长、反圈、压绝缘层等,每个扣1分 (4)损伤导线绝缘或线芯,每根扣2分 型号 自评 数量 师评 得分 自检 动作前阻值 动作后阻值 是否损坏 损坏的可能原因

(1)要求检测方法正确、熟练,不正确、不熟练线路检测 30 扣1-10分 (2)检测一次不成功扣10分,二次不成功扣20分,三次不成功不得分 (1)遵守安全文明生产规程,违规扣1-10分 安全文明生产 10 (2)工具器材摆放整齐,安装完毕保持完好,工具使用不当扣1-5分 (3)安装完毕整理器材、场地,不整理扣3分 定额时间 备注

训练不允许超时,若在修复故障过程中才允许超时,每超过10分钟扣5分 除定额时间外各项内容的最高扣分不得超过配分数 成绩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