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4奇妙的二氧化碳练习2

江苏省徐州市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4奇妙的二氧化碳练习2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课时训练(四) 奇妙的二氧化碳

(限时:30分钟)

|夯实基础|

1.[2018·淮安]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 A.露天焚烧垃圾 B.回收和利用废金属 D.填埋废旧电池 D.鼓励私家车出行

2.[2017·台州] 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

图Z4-1

3.[2017·沈阳] 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燃烧更旺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D 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 有气泡逸出 4.[2018·广东] 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2H2O

2H2↑+O2↑

Na2CO3+H2O

B.CO2+2NaOHC.C+H2O

CO+H2

D.NH3+CO2+H2ONH4HCO3

5.[2018·安徽] 如图Z4-2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图Z4-2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填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

是 。

|能力提升|

6.[2018·江西] 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 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

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 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7.[2018·潍坊] 如图Z4-3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Z4-3

A.图甲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乙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8.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Z4-4所示。

图Z4-4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写出物质X的一种用途: 。

(4)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5)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9.[2018·重庆A] (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

①反应物的浓度 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

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控制速率 所选用的 实验名称 的方法 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①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和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图Z4-5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Z4-5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 (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 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

烈燃烧, 。

10.[2017·来宾] 如图Z4-6是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探究其某些性质的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4-6

(1)D处应连接 (填“A”“B”或“C”)装置。

(2)E装置的作用是 ;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a端应连接G装置 (填“b”或“c”)端。

(3)写出H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2018·宿迁]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Z4-7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Z4-7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 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 (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溶液。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A不符合题意;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B不符合题意;蜡烛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

空气大,C不符合题意;杠杆左高右低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符合题意。

3.C [解析]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既不能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也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等。 4.A

5.(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3)b (4)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位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1)由图知,X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故可选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装置B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液封,会使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3)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难溶于NaHCO3饱和溶液,也可用排饱和NaHCO3溶液法收集。(4)进行D所示的操作时,若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会先使高位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小而熄灭。

6.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氧分子,故A错误;氧气、二氧化碳常温下都是气体,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B错误;氧气无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C错误;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呼吸、含碳物质的燃烧都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故D正确。

7.A [解析] 图乙中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可实现有机物(葡萄糖)与无机物(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

8.(1)CO2 (2)分解反应

(3)工业上用来制汽水(答案合理均可) (4)C+O2

CO2(答案合理均可)

(5)CO2+Ca(OH)2CaCO3↓+H2O 9.(1)B ①② Na2CO3+2HCl2NaCl+CO2↑+H2O (2)实验一:> 红

实验二:生成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

[解析] (1)为了提高灭火的效率,灭火器中发生的反应速度要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要多。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且生成的气体越多,所以,灭火器中的反应物应用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控制反应速率,可以控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物的浓度。浓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2)实验一:由图中实验现象可知,二氧化硫气体溶解的比二氧化碳气体多,证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是二氧化硫大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实验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因此,镁条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硫单质,硫单质是黄色固体,所以,反应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和黄色固体。 10.(1)C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c (3)CO2+Ca(OH)2CaCO3↓+H2O

[解析] (1)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室不能使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也不能用于制取CO2。(2)二氧化碳中会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应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 11.(1)CaCO3+2HClCaCl2+H2O+CO2↑ (2)a (3)A

(4)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

(5)CO2+2NaOHNa2CO3+H2O HCl或H2SO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装置及反应原理。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用B装置收集CO2时,气体应“长进短出”,因此,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通入。(3)要使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应该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要求,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符合要求。(4)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水,当氢氧化钙恰好反应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5) 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气体减少,使瓶中气压减小,因此,气球胀大,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使瓶中产生气体,使瓶中气压增大,因此,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使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中气压增大,气球变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