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维护群众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信访与社会矛盾
问题研究
面对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委政府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拓宽服务领域、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切实加强社会矛盾化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形势下,围绕土地问题、邻里纠纷问题、村级管理等社会矛盾也随之增多,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仔细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法制意识淡薄。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三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引发群众不满情绪。很多矛盾是由于村级财务公开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村务、财务工作情况而诱发的。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主要是乡村债务及土地承包、转包不规范等问题。五是群众对上访认识上有偏差。部分群众通过上访解决了一些合理的诉求,也有极少数群众产生了误解,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哪怕是违背原则和政策的无理要求,也屡揪不放、逐级上访。
为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维护群众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主导作用,乃林镇以打造社会和谐稳定平安镇为目标,既集中力量抓经济、谋发展,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照顾群众利益,努力实现整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同步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来抓, 坚持“整合力量,重心下移,源头治理,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社会维稳工作取得了
第 1 页 共 5 页
明显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尽力维护群众利益,强化稳控建设 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来。乃林镇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农村矛盾纠纷多,根本原因还是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生活困难,为一点利益就四处奔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是加快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乃林镇在确定今后发展经济和目标后,就在全镇党委干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在农业生产上加大服务力度,使农民看得致富的希望,从而把心思转移到发展生产上来,一心一意搞生产、抓收入。党委政府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的气顺了、眼亮了、心暖了,开始积极发展经济,减少了各类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二、努力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网络建设 准确掌握社情民意,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及时发现矛盾,有针对性化解调处的前题。乃林镇创新工作方法,排查矛盾从苗头抓起。一是强化信访网络建设,夯实维稳工作基础。落实镇领导包村包案、镇干部包组包案、村干部包户包案,组干部宣传到户、调解到户、回访到户制度,形成三级联防、联动、联调、联治。二是建立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坚持村随时排查镇每月排查制度,把各村村民组长、人大代表、党代表均被吸纳为综治工作信息员。负责发现、调处、化解村民小组内矛盾隐患,上报工作信息。在日常工作中,镇里还要求信息员及包村领导、干部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过程中,做到“六早”:即,隐患早预报,建议早提出,措施早采取,工作早介入,苗头早控制,问题早处理。对可能诱发的苗头性、倾向性因素做到提前预测,超前防范及时化解,使各类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做到了滚动排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取得了初步成
第 2 页 共 5 页
效。
三、切实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职能建设 当前,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相对频繁和活跃,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防范”转变。把维稳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事前预防和“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上,努力做到组织工作走在前,预测工作走在前,调解工作走在前,增强干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规范群众信访渠道,力求做到事事有督办,件件有落实,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由群众“上访”向领导“下访”转变。乃林镇积极推行“三诊”信访工作措施,全力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接访人“坐诊”,对群众来访反映的简单问题,由当天接访人负责“坐诊”处理,当场进行协调化解。通过包案人“出诊”,对村、组难以解决的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制,由包案领导带案到实地“出诊”,推动问题尽快解决。通过各部门联合“会诊”,对群众反映复杂、涉及面广的问题,及时召集进行“会诊”,专题研究解决。三是由“释疑”向“解难”转变。
乃林镇重新定位“父母官”理念,在班子会上、代表会上、人代会上、党代会上和干部会上,领导班子始终给全体机关干部灌输“父母官”理念。所谓“父母官”,不是给百姓当官,而是为“父母”做官。因此,在全体党员干部中要求镇、村、组三级干部坚持心系基层,心系群众,心系和谐,真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强化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的思想观念。用情感化上访者,用心为上访者解决问题,使上访人对党员干部增强了信任感,因此在工作中,都能使群众愿意接受,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有力推进了民间矛盾纠纷的化解。
第 3 页 共 5 页
四是由“独家受理”向“共同参与”转变。维护稳定、构建和谐既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在解决和处理纠纷和矛盾中既要充分发挥好维稳部门的职能作用,又要整合力量,形成维稳合力。按照党委、政府统揽全局、职能部门牵头抓,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的维稳工作格局,乃林镇选派14名党员干部,到各村挂职任党支部副书记,主要职责包括协助行政村建立完善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加强行政村规范化建设;
积极帮助行政村完善基础设施,落实重点项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帮助行政村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增强村级服务功能和增加农民收入;
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行政村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想办法、出主意,努力协调行政村与机关部门、职能部门关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广泛了解村情民情,做好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做到认识一致,工作到位、信息畅通、密切配合、各负其责。
四、及时开展调研活动,强化联动建设 乃林镇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督查督办,建立健全由党委、政府领导,综治、维稳、信访、法庭、派出所为主力,行政执法部门普遍参与和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并举的全方位“大调解”工作机制,通过开展“百日攻坚”专项活动,定期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专门召开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分析梳理信访隐患,积极化解历史积案,坚决杜绝新的信访案件的发生。通过排查梳理和集中化解,
第 4 页 共 5 页
使上级主办案件、历史积案以及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得到有效化解或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有效减少越级访和进京访,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构筑农村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正确处理和及时化解农村中存在的社会矛盾,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必须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及时调整矛盾处理方式,认真改进工作方法,从源头上防止矛盾发生,把社会矛盾化解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洪流中。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