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课文中富有文采的语文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异彩纷呈的结构美、韵味十足的节奏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等,使语文教学具有了得天独厚的美育优势,成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我们都知道,只有深入地理解课文,才能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在不断揣摩、理解中感受美的形象。如《有的人》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两种人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各自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通过借鉴、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学生对美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小学生因为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也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意境。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是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再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画面前,让学生面对画画,边听音乐边展开想象:巍峨的庐山,瀑布从天而降……一幅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的大自然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祖国山河的无比壮观,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针对课外的这些特征,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
一般来说,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它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课文《燕子》中作者写道:“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掠”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写出了燕子在空中轻快地飞行的情景,“沾”进一步说明燕子飞行动作之轻,对这些词语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学生就很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2.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
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朗朗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韵味,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
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教师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从而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
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从而摸索出最佳的诵读方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410152湖南省长沙县北山镇新云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