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知识梳理】
【知识要点】
► 要点一 四大文明古国都处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启示
①人类的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更是如此。
②江河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 要点二 种姓制度的地位及实质
(1)社会地位:婆罗门和刹帝利两个高级种姓,占有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他们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由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员组成,主要从事农、牧、商等行业。他们必须以供神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完全不从事生产劳动的婆罗门和刹帝利。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居民。他们大部分从事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贱民,他们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和凌辱。
(2)实质:印度的种姓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制度,是保护新产生的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部编RJ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 知识点复习
► 要点三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期) 文明古国 河流 文明初现 初步统一 文明成果及影响 金字塔(法老的陵墓)。是古代埃及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古代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24世纪 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3世纪 —前18世纪 古代中国
黄河、长江 分封制。开发了边约公元前2070年 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