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宋、辽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二、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⑴、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⑵、辽、宋、夏的和战⑶、金和南宋的对峙
本课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
2、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3.教材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政治特点。
通过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有和有战的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导学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部分;使学生正确认识宋、辽、金、西夏的关系,特别是它们之间战争的性质。了解岳飞抗金的故事,逐步形成运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民族战争,使学生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契丹的兴起、与北宋的关系、正确评价岳飞抗金是本课的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学设计 1.教法和学法
①教法:问题教学法,加强历史事件之间、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 ②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2.设计思路
1
……………………………………………………………名校名师推荐…………………………………………………
我在设计本课问题时本着层层推进深化的原则,教学过程适当穿插师生的互动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求知精神。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课前播放视频《契丹传奇》唤起学生对契丹族的兴趣。 导入语:刚才我们看到的视频是《契丹传奇》,是的,契丹,一个传奇的民族,一个神秘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曾经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所处的时代恰是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重温那个民族政权之间战与和的恢弘篇章! 展示题目《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乱世英雄创业多 二 兄弟干戈化玉帛 三 宋金两地雄兵起 四 白沟移向江淮去(展示地图) 阿保机 学习汉人会农耕,游牧农耕双文明,强大统一建帝国,都城雄踞在上京。(师示范) (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黄袍加在身,建立宋朝灭割据,杯酒释权才安心。 元昊兴庆建西夏,党项崛起势力大,戈壁荒漠人骁勇,先战后和学文化。) 1 澶渊之战:在宰相 (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 )亲征打退辽军。 内容: 2 澶渊之盟 影响: 3 宋夏和战: 4 合作探究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师展示材料简单说明) 对辽来说:(契丹组发言) 对于北宋来讲:(北宋组发言)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来看:(其他组发言) 1 辽宋时期,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其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 2岳飞率军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后被秦桧害死。 3合作探究 师指导 我所了解的岳飞…… 岳飞为什么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宋金和议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影响? 2
学生活动 观赏聆听 生聆听 齐读题目 生读后,看课本139页表格对这段时期的政权有整体了解。 生选择其中一个练习展示或关键词概括 写生字。 生读课本50-52页第一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 完成表格内容。 生写生字 生读课本51-52页第二目内容划出关键词语。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 生读课本52-53页第一二三段内容划出关键词语。回答问题。 分组讨论 生读课本54页第一段内容划出关键词语。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引起学习 注意。 引起兴趣。 唤起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三新授 (一) 乱世英雄创业多 (二) 兄弟干戈化玉帛 (三) 宋金两地雄兵起
对本课有整体了解。 从课本出发,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对各个政权有直观的了解。 夯实基础 从课本出发,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有目标的去读课文提高效率。 从课本出发,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逐步形成运用辨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名校名师推荐…………………………………………………
(四) 白沟移向江淮去 四课堂小结 师展示地图 契丹强,西夏兴,北宋避战求和,澶渊之盟后,宋辽相安成弟兄; 金灭辽,灭北宋,南宋偏安江南,宋金和议时,两国百姓得太平。 横批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民族关系:各民族有战有和,但和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生齐读。 照应题目 五拓展延伸 历史与现实(图片) 生发表个人见解。 联系历史与生结束语:同学们,“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 活发表见解。正了鼓角争鸣”,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友好相处应是生聆听观赏 确认识民族和每个时代的主旋律。所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平与发展所起出贡献的英雄儿女,他们都会彪柄史册,永远的作用. 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