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对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认识 ◎田正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40133 1) 摘要:在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中遭遇重重阻碍的时 候,要坚定广大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全党理论修养,解决好 广大党员对当前形势正确判断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好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当前形势;共产主义信念;探索 作者简介: ̄/_t12.学,重庆科技学院人文系副教授。 中图5-)- ̄号:DO一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lo)o1一O01卜03 一、信念是推进事业前进的精神支柱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 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表现之一。中国的社会主 成的政治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义革命和建设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 根本思想保证,也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传家宝。 个的胜利,就是广大人民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当前,中 在当前的形势下解决好广大共产党员和群众的共产主义信 国正处在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一个拥 念的问题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要有理性的认识,又要有 有七干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 现实的基础。通过理性认识,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社会 目的成就。但放眼世界,苏联东欧演变后,社会主义阵营遭受 发展的方向;立足现实情况,着力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 重大挫折,除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外,现存的古巴、越南、朝鲜、 设中的突出问题,使大家能够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的进 老挝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惨淡经营。尽管中国得到了大 步中,看到共产主义未来的远景。因此,要坚定广大共产党员 的发展,物质条件大为改观,但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较仍 的共产主义信念,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 然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正面临着一 高全党的理论修养,解决好广大党员对当前形势的判断问题; 些党员干部腐败、收入差距扩大、资源环境瓶颈等诸多持续发 二是立足国内,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几个突出 展的障碍。在今天这样的形势面前,共产党人能否坚定共产 问题。 主义信念已然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二、提高理论素养有助于正确判断形势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 要有坚定的信念,就必须有强大的理论来武装人们,尤 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 其是处于人们遭遇困境的时候,很容易对信念产生动摇,对前 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途丧失信心,这就更需要理论的指引。当前,共产主义事业正 l_1 ‘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 处于低潮和困境的时候,很多对共产主义采取敌视态度的人 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 极力污蔑和诋毁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已经气数已尽。面 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o"[gl ”。l在当今共产主义事业面临 对敌对势力对共产主义的毁谤,社会主义现时无法充分显示 最大困难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何去何从?是不是也象 其优越性时,一些人就会对共产主义信念产生动摇,这就需要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那样改弦更张?否则又如何去面对西方 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一是看到社会主义的短 国家的重重包围7怎样去度过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道道难 短几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建设走完 关?在今天这样一个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做出决择的时候,共 了资本主义两三百年的发展历程,可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就是支持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着光明的前途;二是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共产主 道路上义无返顾、百折不悔的精神支柱。 义运动在前进道路上所受到的挫折,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只是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l田 理 论 蒋 沿 前进道路上一个小插曲,难以改变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从而更 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这是因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变化,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 私有制度这个根本前提下进行的,没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 义的基本矛盾。西方国家搞国有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直在曲折中前进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 曲折性的统一,即在曲折中前进,又在前进中经受曲折。事物 发展的曲折性表现为前进道路上暂时的倒退或者逆转,因为 在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旧事物的抵抗和打击,这在 新事物处于弱小或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可能遭受重大挫 折,甚至出现逆转。共产主义是新生事物,共产主义在其发展 产资料私有制的性质;资产阶级搞改良,并没有改变无产者的 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三、着力解决好当前中国社会中的突出问题 要坚定人们的其产主义信念,在努力提高广大共产党员 的理论修养的同时,还必须着力解决好当前出现的部分党员 干部的腐败问题、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民主与法治的问 进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遭受很多挫 ̄SrT,n曲折。邓 小平同志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的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 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 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ol 7[。](P383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改革开放 的巨大成功,使得社会主义中国一枝独秀,在世界舞台上崛 起,社会主义事业繁荣预示社会主义高潮总有一天会来临。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 拒的历史规律,然而,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 和曲折的过程,这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 新事物不可战胜的同时,也指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曲 折的过程,会遭受到很多挫折。一是由于新事物最初都比较 弱小,难以与旧事物抗衡:二是新事物的发展要受到旧事物的 抵抗和打击,使之难以顺利发展;三是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还 存在着自身经验不足,方法不当等多方面的缺陷。就人类社 会发展而言,任何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都需要一 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都要经过激烈的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 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这其问经历 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同样,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经 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不了必然灭亡的命运 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 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 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 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慢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 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 折的。” “ 不可否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得到 了较快发展,显示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说明资本主义还 有较强的生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 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 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 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_51( 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却并没有改变资产 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阶级关系,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社会矛 盾,因而,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已经改变。 咀2010年第1期 题。 (一)对党员干部腐败的认识和治理 无庸讳言,今天中国社会中的腐败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大量的腐败现象的存在,既是西方反共势力攻击社会主义的 最大口实之一,也是对人们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最大挑 战。 在社会转轨时期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主要的经济 资源配置机制:一种是市场机制,一种是行政机制。中国所实 行的“增量改革”或者叫“渐进转轨”的特点在于,这两种机制 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是扭结在一起的。于是某些人就利用这 两种机制之间的缝隙与漏洞,运用行政机构干预经济活动的 权力谋取自己的私利。 这样,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较为突出 的腐败问题。腐败影响社会中财富与特权的实际分配,它维 护着社会现实的不平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不平等 获取财富和特权的行为;二是阻止了可能威胁现成利益的变 革。因此,如果说社会转型时期腐败在经济与政治方面还可 能寻找出若干正效应,那么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却无任何正效 应可言o[8] ̄P145) 对于腐败的问题,党已经把它放到危及党和国家的生死 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从 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 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也采取了一 系列的措施来解决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但又不得不承认,至 今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效果,社会上的腐败现象还没有被有效 地遏制,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对人们共产主义信念的负面影 响还未消除。 (二)重视收入分配差距与社会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 建立,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机会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 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不少,进入了收入差距很 大的国家行列。实事求是讲,像中国这样一个地域面积大,地 方自然环境、人口素质和区位条件差异性特别大的国家,在经 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收入出现比较 大的差距在所难免。但是必须有一个度,如果出现了过大的 差距,则说明有人为的因素和政策的原因。中国是社会主义 国家,应该具有更大的优势来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把这个 问题解决得更好,更理想,是人们认同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理 由,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共产主义信念问题。 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如果金钱妨碍了教育的公 平,人们收入分配的差距便代代相传,不断地积累扩大。教育 是公共产品,现实社会中的择校和高收费都会严重妨碍教育 公平。可在2004年以前国民收入再次分配的实际操作过程 中,利益偏重一部分地区、一些部门,城乡非对称发展,政策的 普遍价值缺失。2001年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只享 受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31 2%。农村初中、小学基建基金支 出仅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支出的1.9%、3.6%。农村 义务教育生人均预算内公共经费仅为城市平均水平的三 成。。。 农村中半数以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继续接受高中教 育。 税收是调节人们收入分配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但征 税工作却是国家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现在收上来的 税只是应收税的九牛之一毛。现在真正偷税漏税是那些社 会收入很高的群体,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明星等,真正纳税 反而是收入不高的社会群体,这就成为一种反常现象。对于 转型社会来说,税收征管工作难度大,技术性强,应该得到大 力Irr]g ̄。有人说在国外,税务官的车跑得最快;税务局的电脑 最先进,这些都应该借鉴。 一个社会应努力避免使那些状况较好者对较差者福利 的边际贡献是一负数。它应当按照贡献曲线的上升部分运 行(当然包括最大值)。人们现在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理由 是,只有在曲线的上升段才能使互利的标;隹总是得到满足。 而且,这自然地达到了社会各种利益的和谐。” (三)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 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没有民主, 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政治体制改 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 ” …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 由。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国 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程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 国家在民主方面理应比别的国家做得更好,人们才会相信社 会主义更美好,共产主义更优越,才能解决人们共产主义信念 的根本问题。新中国建立以来,在民主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 就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新中国脱胎于封建专 制制度深厚的社会土壤,民主制度的发展很艰巨,同其他国家 理 ≮蘸 相比较,在有些方面仍然还处于落后的状况。比较突出的问 题是:民主的观念较淡漠、民主的制度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 全、有法不依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政治体系的运行方面,为了实现党和政府的政治、经 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政治体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沟通往往较 单一,在很多情况下政治体系单向度向社会输出,社会影响政 治体系的路径和力量有限,这就出现了强政治、弱社会的局 面。向政治体系输入路径狭窄和渠道欠通畅,使得很多深层 次的社会矛盾不易被发现,也得不到解决,矛盾越累越多、越 积越深,形成直接的或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 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行“依法 治国,就是广大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 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 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 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 改变o”[12】 f。 综上所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 情,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努力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认识, 努力工作,不断解决好我们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取得成 就,不断增强我们的信心。这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参考文献: 【l】【21【3][4 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3. [5丹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 [6】田正学.在当前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思考IJJ.重庆: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吴敬琏.中国腐败的治理l J1.北京:战略与管理.2003(2). 【8】燕继荣.发展政治学:政治发展研究的概念与理论[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惆大平.义务教育欠缺公平的制度安排fJ】.北京:膝望新闻 周刊.2005(19). [1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8.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21- ̄Y-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责任编辑:陈学明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I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