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义”一词古已有之。西方的“正义”,原指“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引申为“符合天性,直截了当,不偏斜”。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从人的本性出发,以强调人的权利为重点,重在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对社会加以批判与建构。而在汉语中,“正义”则可拆成“正”和“义”两个字。“正”是“正中、不偏斜”,这与西方的意思有些相同;而“义”的原意是“宜”,即“恰当、合乎情理”。两字合起来的“正义”,就是合乎正当的情理。在中国古代,经过儒家仁义学说的演绎,“正义”成了最重要的道德价值判断。荀子说:“苟非正义,则谓之奸邪”,代表了正义与邪恶两分法的正义观,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通过词源考证可以看出,中西方正义观既有总体上的一致,也有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首先,中西方的正义观在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正义”的共同本义,可以简单概括为“理应如此”,即“应然之理”。“理”既包含自然之理,也包含人性之理。中外古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和追求,创造了“正义”这个最高价值观念,为人类追求高尚的生活提供指南,并让它与一切邪恶、罪行、腐朽等相对立。因此“正义”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已经成为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成为一个普遍的评价尺度,这个尺度既适用于评判每个人的每个行为,也适用于评判任何国家社会的制度体系。其次,中西方的正义观存在着一定差别。从中文角度说,如何理解和处理“正”和“义”的关系,必然成为一个思考的起点。因为“正”主要是个描述词,源于对人的存在和对象事物本身“实然”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义”则主要是个价值词,源于对人的主体行为的“应然”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正”与“义”之间,可能包含一种偏正关系:是首先确认“正”之本态,以正为义,以正导义,从“实然”导出“应然”;还是首先确认“义”之准则,以义为正,以义导正,以“应然”来指导“实然”。这两种
可能的选择,正好反映出中西方传统思维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这样说: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在西方语言的传统中,从“置于直线上”引申出来的“人人各尽其职”,显示了一种“以正为义”的本意和思路。这就是“存在即合理”,西方思想家以承认和尊重人的天然本性、自在生命和现实状态为根据,去思考和说明什么是应有的善。因此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理解和阐述,多从人的权利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从中揭示现实生活中构成正义的要素和形式,从而将正义一步步地具体化为诸如“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制度正义”与“程序正义”,“权利正义”与“分配正义”,“补偿正义”与“惩可正义”等具体类型,再一一研究如何改进它们的设置。这种日趋实证化的探究,把对正义问题的追究和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引上了对社会制度与法律设置加以批判考察的轨道。也正因为如此,“正义”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个“强势”概念,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特色。而在中国历史上,则呈现一种“以义为正”的思考路径。古人先后用“义”与“利”的对立来强调“义”的内涵,用“天理”与“人欲”的尊卑来阐发“义”的根基,用“君子”与“小人”的身份来展示“义”的形象等、这些都是着意于贯彻“以义为正”的正义观,总体上并未超出个体道德和儒家仁义学说的眼界。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献中,“正义”长期是一个似有似无、可以被各种道德规范替代的“弱”概念,甚至“正”“义”二字也很少在这个意义上连在一起使用。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加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正义”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了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摘编自李德顺《中西“正义”理念之异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西方正义观是从人的本性出发,强调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社会的批判与建构,进而实现合理的社会秩序。B.中国的正义是指“合乎正当的情理”,经过儒家的演绎,具有浓厚的道德化取向,丢失了法律与制度的意识。
C.正义的本义是“应然之理”,作为东西方都承认的“普世价值”,正义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的信念及信仰对象。D.直到近代以来,“正义”在中国才重新成为一个核心价值范畴,中西正义观进入一个融汇交通的时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对“正义”含义在中西方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论述严密有力。B.文章引用荀子的话,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代在正义观上的“两分法”,强调其道德评判标准。C.对中西方“正义”理念,文章不仅论述其相同部分,更重点论述两者之间的差异,辩证科学。D.中国古代正、义二字很少连用,主要是因为“正义”一词被道德替代了,作者对此委婉提出了批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正义观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传统重在“以正为义”,而中国传统则重在“以义为正”。B.在“正”与“义”之间包含某种偏正关系,“正”指“实然”状态,“义”指“应然”认知,西方强调以“应然”来指导“实然”,中国强调从“实然”导出“应然”。C.西方的正义观多从人权与社会秩序出发,进行现实性的具体分析,常常具体化为“程序正义”“权利正义”等,并逐渐在社会实践中成为强势概念。D.中国历史上,“义”内涵丰富,总体上属于儒家“仁”的学说,由于淡化“人权”概念,导致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金属锂,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要求非常高,对湿度特别敏感。因此,生产合格的锂离子电池必须有良好的设备和厂房条件以及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锂离子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主要在于原材料质量、设备、技术工人素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大量资金投入设备和优质原材料的企业无法生产可靠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摘编自《锂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大》)材料二:电池品质层面,首先要有出色的电池物理保护设计。在电池内部的结构设计中,目前业内公认的最安全的电芯排列方式,
就是通过将高电压回路设置在电池包中央部,同时用冷却管路把电池包内部的电芯包围起来。这种结构能够如同快递中的“缓冲气囊”一般包裹住电芯和高压电路,在潜在的撞击中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同时,在电池外部的结构设计上,需要在电池前部、底部等,分别以钢梁加强固定,如同“防弹衣”一般,不仅能防止路面异物刺入电池包内,同时也加强了碰撞时的电池保护性能。此外,车辆电池包的防水、防尘、防锈性能也很重要,在业内,车辆电池包的理想设计,就是完全密闭性的结构。同时,在电池包的底部进行防锈涂装的覆盖,尽可能地做到“多重物理保护”。物理保护之外,电池的“软性保护”也不能少,目前大部分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内部,都配有安全监控系统,但有些监控系统,只能对车辆的电池整体电压进行监拉,而对最为重要的电池单体,缺乏有效的监控。而优秀的电池安全监控系统,除了可以对电池包内部的单体、多个模块之间进行监控切换之外,还可进行“自我诊断”,通过持续的电池状态管理,应对电池内部的意外故障,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电池自燃的风险。而电池的性能层面,寿命的衰减也是业内公认的“难题”。要知道电池的寿命并非某个单一的影响因素决定的,而是在电池材料、电池包构造、电控系统,乃至于主机厂三电技术的成熟性等因素综合影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这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就该发挥它的作用了,它可以监控电池电压、电流、温度,根据预设的指标进行把关,让电池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并在最“力所能及”的工作强度下去运行,充分保障了电池的“寿命”。(摘编自《纯电动汽车锂电池怎样才算“硬核安全”?》)材料三:相较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等其他电池体系,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充电快速、重量轻、体积小、无污染等优势。经过20多年的应用发展,以及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大规模使用,技术趋于成熟,产业配套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断趋近燃油车,从而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动力选择。(摘编自《为什么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主流动力选择?》)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A.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上,我国还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原材料质量、设备、技术工人素质等方面下功夫。B.锂电子电池需要内外双层物理保护,内层保护包括在电池前部、底部用钢梁加强固定,以防止路面异物刺入,加强电池保护性能。C.锂电子电池的“软性保护”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安全监控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两部分,前者应足以应对电池内部的意外故障。D.“如同快递中的'缓冲气囊’一般”“如同'防弹衣’一般”等语句生动形象地阐述了电池结构设计上的优越性。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新能源汽车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能源的原因。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亲亲雪城阿成①我的家乡哈尔滨,在严冬的季节里俨然是一座大雪雕成的城市。这里的人们,一年里要与雪做伴一百八十多天。听起来这很像是一个神话。为了防寒,城市的住宅几乎全部是双层玻璃窗。这种窗户可以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我还听说有的人家玻璃窗是三层的,这样窗玻璃连霜都不上了、站在透明的窗前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街上纷纷扬扬的大雪。我还记得,一个曾侨居在这座城市里的日本文化人,浪漫地称漫天飞舞的雪花是一封封“天至之书信”(还称来自松花江的自来水是“管道啤酒”)。雪之纯净,江之纯净。那是一座怎样圣洁的城市啊。②为了御寒,城里民宅的墙都很厚,据说最厚的达一米,这听起来真让人吃惊。须知,我客居在海南岛上的那个小房子,墙只有一砖半厚。这样的房子如果建在我的家乡哈尔滨那是要冻死人的。听说早年那些洋人流亡者造房子,还在厚厚的砖墙中间加上成排的红松原木,然后,再在两面砌砖。除此之外,城里也有那种“板加泥”的房子。墙壁的两面都是厚厚的木板,木板中间夯上木屑。这种墙非常保暖,可以抵御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还有一些大石头砌起来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虽然看上去很笨拙,但是它冬暖夏凉(有过在山洞里居住经历的人就会知道,在严寒的季节里,山洞里是暖的),这样的石头房子即便是在零上40摄氏度炎热的日子里,屋子里面依然凉爽怡人。但是我在海岛上极少见到这种用石头砌的房子。③早年,哈尔滨普通人家冬日取暖,并没有暖气,而是家家都有一个火墙子。这便是立起来的暖气了。如
果腰背着了凉,背靠着这种暖气坐一坐,效果是很好的。如若你住的是那种苏联房,就不用再建火墙子了,这样的房子里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别契克”,就是烧木柴的大壁炉。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大壁炉,觉得它很气派,很绅士,很有文化。其实,那不过是俄罗斯寻常人家必有的设施。早年,哈尔滨老百姓家多为平房,很多人家都有一个栅栏院。里面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果树和灿烂的大丽花、波斯菊。冬天则是白雪的家园,堆雪人,打雪仗,是我那一代人儿时的冬季游戏。其实院子里的雪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它埋藏准备过年的鸡鸭鱼肉和水果,雪藏的这些食物特别保鲜。只是逝者如斯了。④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几乎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就拿御寒为例,家家户户都有暖气、地热,或者电热。集中供热烧得好也罢,烧得不好也罢,保持零上18摄氏度以上的室内温度是没有问题的。那种烧煤、烧炭,搞得满城烟雾沉沉的样子,只有在老人们的梦里才能间或地闪回一下。尽管外乡人都说哈尔滨太冷了,但是,哈尔滨的室内温度远比南方民宅要暖和得多,舒服得多,滋润得多。汪曾祺先生曾经为我的第一本书作序,先生在序中写道,“(冬天)哈尔滨人喜欢吃冰棍儿……”我就知道,先生一定是在冬季到过哈尔滨,亲眼看见了在大雪飘扬的城市里,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吃冰棍儿的情景。这让他感到特别惊讶。不仅如此,在严寒的季节里,哈尔滨人除了喜欢吃冰棍儿,吃冰糖葫芦,还喜欢冬泳。冬泳爱好者们在冰封的松花江的江面上凿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游泳池,大雪甫落之下,一个个冬泳爱好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跳进冰块儿浮动的水里,欢快地叫着,游着。这种勇敢者的运动,源自那些曾经侨居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的洗礼习俗,只是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洗礼,渐渐地演化成了一种霸气十足的体育运动。⑤近些年来,无论怎么说,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去“四季长夏”的海南岛过冬,已经成为东北甚至包括其他北方地区的老年人和有闲人新的生活方式。比纯粹的候鸟数量还要多。这种新的、或多或少有一点奢侈的“移民方式”,恐怕在世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吧。然而,据我所知,有相当数量的黑龙江人,包括我本人,如果在冬天不被寒冷冻一
下,不在雪地里走一走,不在大雪之中过春节,总觉得这一年是不完整的。在鲜花盛开的海岛上过春节,那种伴随着叹息的失落,那种原本在身上残存的强悍之血,会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回家的欲望。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也不是矫情。这是别一种痛苦。我爱海岛,但我更爱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雪城。(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写了一个曾侨居在哈尔滨的日本文化人将这里漫天飞舞的雪花看成是一封封“天至之书信”一事,目的是突出了外国友人的思乡之情。B.文章第⑤自然段用“奢侈”“绝无仅有”等词语来形容新的生活方式,其目的是衬托“雪城”人回乡过春节的珍贵。C.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围绕“雪城”二字,将哈尔滨一些独特的风土人情一幕幕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极具画面感。D.文章结尾说“我爱海岛,但我更爱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雪城”,这其实更多是“我”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8.鲜明的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请概括并说明本文的三处对比及其作用。9.联系全文,分析以“亲亲雪城”为标题的用意。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布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书曰:'毕协赏罚’,此之谓也。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坊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唵,下唵则上聋,聋唵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
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恒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恒公管仲者也。”(节选自《说苑·政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B.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C.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D.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善而进阙者也”与“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善”字含义不相同。B.升斗,容量单位,十升为斗。也可以用来比喻微薄的薪俸或借指少量的米粮、口粮。C.“公诚愚矣”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两句中“诚”字含义相同。D.“安有取人之驹者乎”与“而今安在哉”(《赤壁赋》)两句中“安”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可以培养善良品性并补益不足之处,“刑”可以惩罚罪恶并禁止后来者仿效,“德”与“刑”是治理国家的两个关键。B.公叔文子担任楚国令尹有三年了,百姓没有谁敢入宫求见他,公叔子认为这是因为公叔文子太威严了,希望他能有所改变。C.齐桓公出猎时,一位老人故意假托解释“愚公之谷”得名的由来讽刺齐桓公,劝他不要沉溺于出猎逐鹿,荒废国事。D.齐桓公对老人讲的故事并没有领悟,但第二天上朝时,齐桓公将这个老人讲的故事告诉了管仲后,管仲理解了这个老人的意思。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薛八谪居钱起东水将孤客,南行路几千。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谪去宁留恨,思归岂待年[注]。衔杯且一醉,别泪莫潸然。[注]待年:等待年老致仕。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点出了事件和对象,并以“谪”字既点明被送别之人的身份,又烘托了送别气氛。B.首联先点明友人孤单一人回归谪居,后写前行方向及距离的遥远,担心之意溢于言表。C.颈联运用反问的方式似劝友人被贬就要尽快归去,不要期待年老致仕,实则蕴含愤懑之情。D.尾联写了别离时不要泪水涟涟,其意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异曲同工。15.本诗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手法和意象角度简要分析。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要厚积薄发,庄子《逍遥游》中,谈到大鹏南飞时,从反面阐述了这一观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刿论战》中,曹刿向鲁庄公解释其“登轼而望之”后才下令追击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读友”,就是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我有几位有趣的读友。其中一位擅写杂文,酷爱读书,他经常把读到的好书推荐给我。几十年前,我在琉璃厂买下一套《清稗类钞》,一共十三本,中华书局的版本,就是他推荐给我的。这套书让我___①___,我从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艺术、世俗人情和各种传奇。虽然这是一套杂书,但是营养丰富,我非常感谢这位读友。另外一位读友是一位著名作家,在一次采风活动中,他跟我聊起赵汝珍写的《古玩指南》,说非常有趣,有各种鲜为人知的收藏知识。回北京后,我马上兴冲冲地买了回来,从此这本书成为我的枕边书,我在阅读中得到诸多体会和欣喜。作为一个读书人、写书人,生活在北京是一件幸运的事。北京的高校多,图书馆多,书店多,爱读书的人也多。北京的实体书店数量在全国___②___,平均每万人就拥有零点八家书店。也因此,北京的阅读活动众多,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我参加过多次类似的活动,还以作家的身份谈读书和创作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关系。在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我
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___③___。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文中称“读友”为爱读书、会读书的朋友,与此类似,其实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朋友称呼,比如把一起旅游的人称“驴友”,请简述“驴友”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汤加是一个南太平洋中的小国,由包括17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10.4万。2022年,该国的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激烈喷发,喷发指数5级左右,震惊了整个世界。火山喷发可能对气候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火山喷发会引发导致局部地区降温、多雨的“阳伞作用”。火山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会在高空形成气溶胶层,好像在空中打了一把伞。“阳伞”会阻挡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接收的太阳热量减少,气温就可能会降低,阴雨天就可能增多。虽然“阳伞作用”会引起局部地区一段时间内降温多雨,可能对天气产生影响,但___①___。因此,所谓“火山喷发会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似有夸大。另一方面,火山喷发会引发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局部增温形成的“温室作用”。火山喷发能在地表上空形成一个温室气体层。温室气体层会使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很难扩散到更高的空间,___②___,进而产生温室效应。总之,这次汤加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是___③___,“温室作用”并不明显,对气候的影响也是短期的。19.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八、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象棋与古代军事有着最为直接的内在联系,其战略思想和战术特征受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影响。中国象棋是中国独有的发明,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符合中国历史特征和文化特征,蕴含着无穷的战术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如“过河卒子,横竖都行”“过河卒子只进不退”“过河卒子顶大车”“过河卒子成大器”。“过河卒子”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D3.C【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丢失了法律与制度的意识”错误,从文中来看,并非“丢失了法律与制度的意识”,而是法律与制度的意识不明显。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主要是因为'正义’一词被道德替代了”归因错误,从文中来看,主要是因为“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正义”一词被道德替代仍然属于结果范畴。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在思考路径上则是完全不同的”错误,文中说“思考路径的某些不一致”,其中“某些”表明思考路径还是有相同部分的。B.“西方强调以'应然’来指导'实然’,中国强调从'实然’导出'应然’”错误,选项说反了,应为西方强调“从'实然’导出'应然’”,中国强调“以'应然’来指导'实然’”。D.“由于淡化'人权’概念,导致……”因果倒置,由“特别是,由于其中缺少对人的权利与社会制度的深度联系和思考,'人权’概念往往被掩盖和淡化了”可知,“淡化'人权’概念”是果而不是因。故选C。4.A5.B6.①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安全性有了保障。②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充电快速、重量轻、体积小、无污染等优势。③产业配套全面,成本不断趋近燃油车。【解析】4.本题考查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A.“设置高电压回路和冷却管路形成目前公认的最安全的电芯排列方式”错误,文中说的是“目前业内公认的最安全的电芯排列方式,就是通过将高电压回路设置在电池包中央部,同时用冷却管路把电池包内部的电芯包围起来”。故选A。5.本题考查概括比较材料信息的能力。B.“内层保护包括在电池前部”错误,由“在电池外部的结构设计上,需要在电池前部、底部等,分别以钢梁加强固定,如同'防弹衣’一般,不仅能防止路面异物刺入电池包内”可知,“在电池前部底部用钢梁加强固定”是外层保护。故选B。6.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新能源汽车选择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能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材料二、三。首先结合材料二、三分析锂电池的优势,其次结合材料分析目前锂
电池的前景。由“电池品质层面,首先要有出色的电池物理保护设计”“通过持续的电池状态管理,应对电池内部的意外故障,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电池自燃的风险”“它可以监控电池电压、电流、温度,根据预设的指标进行把关,让电池处于最'适宜’的工作温度”等可知,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安全性有了保障。由“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充电快速、重量轻、体积小、无污染等优势”可知,锂离子电池具有其它电池无法比拟的优点。由“经过20多年的应用发展,以及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大规模使用,技术趋于成熟,产业配套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断趋近燃油车,从而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动力选择”可知,锂离子电池产业配套全面,成本不断趋近燃油车。7.A8.①将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与海南岛上房子的墙进行对比,突出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的独特。②将哈尔滨过去生活的方式与今日生活的方式进行对比,突出时代的发展与变化。③将在哈尔滨过春节与在海南岛过春节的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对哈尔滨的眷恋、热爱。9.①“雪城”一些独特的风貌与风俗正在逐渐消失,以“亲亲雪城”为题,提醒人们要保护好“雪城”的风土人情。②“雪城”是哈尔滨人的精神故乡,以“亲亲雪城”为题,希望人们守护好精神家园。③以“亲亲雪城”为题,运用呼告手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目的是突出了外国友人的思乡之情”错误,应是突出了哈尔滨的雪给人的圣洁感。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手法及作用的能力。文章第二段写“为了御寒,城里民宅的墙都很厚,据说最厚的达一米,这听起来真让人吃惊。须知,我客居在海南岛上的那个小房子,墙只有一砖半厚”,作者将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与海南岛上房子的墙进行对比,突出哈尔滨城里民宅的墙的独特。文章第三段写“早年,哈尔滨普通人家冬日取暖,并没有暖气,而是家家都有一个火墙子”“早年,哈尔滨老百姓家多为平房,很多人家都有一个栅栏院。里面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果树和灿烂的大丽花、波斯菊。冬天则是白雪的家园,堆雪人,打雪仗,是我那一代人
儿时的冬季游戏。其实院子里的雪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用它埋藏准备过年的鸡鸭鱼肉和水果,雪藏的这些食物特别保鲜。只是逝者如斯了”,第四段写“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像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几乎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就拿御寒为例,家家户户都有暖气、地热,或者电热……”。三、四段将哈尔滨过去生活的方式与今日生活的方式进行对比,突出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今,哈尔滨已经进入现代化的社会。文章第五段写“然而不然,据我所知,有相当数量的黑龙江人,包括我本人,如果在冬天不被寒冷冻一下,不在雪地里走一走,不在大雪之中过春节,总觉得这一年是不完整的。在鲜花盛开的海岛上过春节,那种伴随着叹息的失落,那种原本在身上残存的强悍之血,会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回家的欲望”,作者将在哈尔滨过春节与在海南岛过春节的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对哈尔滨的眷恋、热爱。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亲亲雪城”可分为两部分,“亲亲”和“雪城”。其中“雪城”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凸显了哈尔滨独特的风貌与风俗。“亲亲”可以理解为“亲近”,“雪城”是哈尔滨人的精神故乡,在作者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亲亲”也是一种呼吁,呼吁人们要保护好“雪城”的风土人情,守护好精神家园。手法上,“亲亲雪城”运用了呼告手法,容易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0.A11.D12.C13.(1)所以诛杀与奖赏不能错乱,诛杀与奖赏错乱了,善与恶也就错乱了。(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翁一样被人侵暴,也绝不会给他(马驹)的。【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从前养过一头母牛,生下牛犊长大后,我卖掉它买了一匹马驹。有个年轻人说:“牛是不能生马的。”于是便牵走了我的马驹。邻居听说这件事,认为我太愚蠢了,所以把这个山谷命名为愚公谷。“少年”是“曰”的主语,主语前断开,且“卖之而买驹”的主语都是前面的“臣”,所以“少年”和“买驹”之间断开,排除CD;“故”表结果,一般置于句首,前面断开,排除B。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含义相同”错误。“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句
意“怎么会有随便取人马驹的事呢”,“安”意思是“怎么”。“而今安在哉”句意“如今在哪里呢”,“安”意思是“哪里”。二者含义不同。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劝他不要沉溺于出猎逐鹿,荒废国事”说法错误,结合管仲所言“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可知,这位老人假托解释“愚公之谷”得名的由来是想让齐桓公知道齐国刑法的混乱。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故”,所以;“缪”,错乱;“则”,那么、就。(2)“若”,如果;“见”,表被动;“与”,给。参考译文:治理国政有两个关键,就是刑法与德教;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罕用刑法,行霸道的人刑法与德教并用,强暴之国是先用刑法而后用德教。刑法与德教,都是教化产生的必由之路。所谓德教,就是培养善良品性并补益不足之处;所谓刑法,就是惩罚罪恶并禁止后来者仿效;因此受仁德教化成就高的应得到奖赏,犯刑受惩严重的应被诛杀;诛杀和奖赏是用来区别贤与不贤并分辨有功与无功的。所以诛杀与奖赏不能错乱,诛杀与奖赏错乱了,善与恶也就错乱了。如果有功而不奖赏,那就不能鼓励人向善;有罪过而不诛杀,那罪恶的人就不会惧怕。善良的人得不到鼓励,罪恶的人不畏惧,却能用德行来感化天下的,未曾听说过。《尚书》说:“尽力于赏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公叔文子担任楚国令尹有三年了,百姓没有谁敢入宫求见他。公叔子谒见他说:“你太威严了。”公叔文子说:“朝廷的威严,难道说会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执政太威严就会使下面的臣民绒口不言,下面的人缄口不言那上面的执政者就如同聋人,聋哑不能互通消息,又怎能把国家治理好呢?针线顺着一个方向就可以织成帷幕,汇积升斗粮食可以充实仓库,合并小水流可以汇成江海。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见而不实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见的。”齐桓公外出打猎,为追逐一头鹿而奔跑,进入一个山谷之中,看见一位老翁,就问他说:“这是什么谷?”老翁回答说:“是愚公谷。”齐桓公问:“为什么取了这个名字?”老翁回答说:“因为我而给它命名。”齐桓公说:“现在我看你这样的仪表,不像是愚蠢的人,为什么要因为你而取名愚公谷呢?”老翁回答说:“请让我陈述
原因,我从前养过一头母牛,生下牛犊长大后,我卖掉它买了一匹马驹。有个年轻人说:'牛是不能生马的。’于是便牵走了我的马驹。邻居听说这件事,认为我太愚蠢了,所以把这个山谷命名为愚公谷。”齐桓公说:“你确实太愚蠢了!你为什么要把马驹给他?”齐桓公于是回到宫中,第二天上朝时,将此事告诉了管仲。管仲整理好衣服,拜了两拜说:“这是我的过错,假若尧舜在上,咎繇做刑狱官,怎么会有随便取人马驹的事呢?如果有人像这个老翁一样被人侵暴,也绝不会给他(马驹)的。老翁知道狱案诉讼不公正,所以把马驹给了他。请让我下去很好地整顿政治。”孔子说:“弟子们记住这件事,齐桓公是建立霸业的国君,管仲是贤明的辅佐,还有把智者当成愚者的时候,何况赶不上桓公与管仲的人呢?”14.D15.①颔联“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两句是虚写,想象友人前行路上彩虹不见,大雨滂沱不停,鸟儿落于充满瘴气的地方。这两句极力描绘出环境的恶劣,从而表达了对友人前行之路的担心与关切,抒发出浓浓的别离伤感。②这两句扣住虹翻、潮雨、鸟落、瘴天等意象,营造出凄清的氛围,与送别被贬友人的情感基调相一致,充满了浓浓的伤感意味。【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D.“其意与王勃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异曲同工”错误,由本诗尾联前句“衔杯且一醉”可知,诗人要以醉解忧,这样就不会在分离之时难受了,因此这里的“别泪莫潸然”是从反面强调离别的伤感,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则是安慰友人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并无伤感之意。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了角度,即“手法和意象”。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是说友人薛八南行之路彩虹不见,潮水翻涌,大雨滂沱,鸟儿落在瘴气之地。然后从手法角度赏析。结合诗歌标题“送薛八谪居”以及首联“东水将孤客,南行路几千”、尾联“衔杯且一醉”等可知,此时正是诗人和友人作别之时,所以颔联所写友人南行之路的种种景象都是诗人的想象,属于虚写;而想象之路的艰难险阻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心和关切。最后结合意象分析。诗句中主要涉及如下意象:“虹翻”“潮上雨”“鸟落”“瘴中天”,彩虹
不见,大雨滂沱,鸟儿落于瘴气之地,这些都是哀景,营造出的是凄清伤感的氛围,而诗歌标题“送薛八谪居”表明这首诗歌是送别被贬谪的友人,二者基调一致。16. 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翼、徘徊、辙、靡。17.①受益匪浅 ②名列前茅 ③焕然一新18.“驴友”,驴和旅谐音,同时,旅游与驴子有相似之处,都要有不怕吃苦,也不怕疲倦的精神。【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结合后面“我从中看到了清代的文化艺术、世俗人情和各种传奇”可知,此处是说《清稗类钞》这套书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之大,应使用“受益匪浅”。“受益匪浅”指收获不小,有很大的收获。第二处,结合“平均每万人就拥有零点八家书店”可知,此处是说北京实体书店数量在全国的排名,应填写“名列前茅”。“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第三处,结合前面“我常常感到一座古城的面貌因读书而”可知,此处应是说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古城呈现出崭新的样貌,使用“焕然一新”。“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18.本题考查学生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分析“驴友”的含义。结合语境“把一起旅游的人称'驴友’”可知,驴友是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常用作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也是旅游爱好者自称或尊称对方的一个名词。然后分析得名的缘由。“驴”和“旅”谐音;同时驴子能驮能背,吃苦耐劳,而“驴友”所指代的大多是出游的背包客,他们背着背包,带着帐篷、睡袋,穿越、野营、徒步、骑行,也具备不怕吃苦、不怕疲倦的精神。19.“在高空形成气溶胶层”比作“在空中打了一把伞”,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都是太阳与物体之间的阻碍物,都起到了阻挡太阳辐射的作用。20.①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②使局部地区增温③以“阳伞作用”为主21.汤加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国,由17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10.4万。【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从画线句来看,“好像”是比喻词,前面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在高空形成的“气溶
胶层”是本体,后面“在空中打了一把伞”是喻体。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性,“伞”有阻碍的作用,而结合后面“会阻挡太阳辐射,使地球表面接收的太阳热量减少”可知,“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在高空形成的气溶胶层”阻挡太阳辐射,所以二者之间是相似的。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结合语境可知,此处是说“阳伞作用”的影响,前面说“对天气产生影响”,结合后面可知,此处是说对气候的影响,结合转折词“但”以及后面“所谓'火山喷发会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似有夸大”可知,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第二处,结合“温室气体层会使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很难扩散到更高的空间”可知,此处应是说热量很难扩散的结果,结合“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局部增温”可知,应是“使局部地区增温”。第三处,由“总之,这次汤加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是”可知,这是对上文汤加火山喷发影响的总结,上文主要从“阳伞作用”“温室作用”两方面分析影响,此处填写的应是影响之一,后面说“'温室作用’并不明显”,可见此处应是“以阳伞作用为主”。2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语序不当,“南太平洋中”表领属,应放在数量词“一个”的前面;第二处句式杂糅,“由……组成”和“包括……”两句杂糅,删除“包括”。22.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卒子”旧指兵士,意味着没有深厚的背景,没有超强的能力,平平常常。象棋中“卒子”在没有过河之前,留在面前的只有一条前进一步的出路,而且没有退路。然而过了河的“卒子”却横竖都行、顶大车、成大器。人生如棋,当我们看到平凡的他人时,不要去嘲笑,而要去尊重;当我们自己面对平淡或者困苦的生活时,不要丧失信心,而要去努力。去寻找那过河的机会,努力去成为一个过河的“卒子”,到那个时候,你就已经成功了。写作时建议写成层进式结构,由象棋中的“卒子”过河前和过河后的对比,引出人生感悟。过河前应当怎么办,一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处境;二要有忍耐、蛰伏、负重前行的心态;三要有敢于拼命、敢于过河的精神;四要有过河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过河后应当怎么办,不骄不躁,担大任,成大事。立意:1.做一
个过河卒子。2.不要妄自菲薄,过河卒子成大器。3.过河之前默默前行,过河之后成就伟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