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中英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及其应用研究 韦祖安1,段文艳z (1.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陕西安康725000;2.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在中国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国家都有与自身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属性相通的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 过渗透这些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和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阐 述了茶文化在中国和英国的形成与发展,最后,总结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并合理运用中英荼文化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英语教学渗透:应用方法 英语是茶文化传播和形成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茶文化在西方世 界的形成与传播。语言的学习并不具备独立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在 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时,必须要对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背景有比 师就可以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带领学生了解茶的起源,然后是茶又是 怎样流传到英国等欧美国家的,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迅速发展,并 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一些单词和语法的运用 技巧。本文重点对茶文化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 如何渗透。 1中英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LL ̄t[1China这一单词,既表示中国,又表示瓷器,这是两个意思差 别很大的单词,但是为什么在西方世界会形成这种语言习惯呢?这就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等等。同时,还可以教学生掌握与茶有关的 些英语习语,并推荐他们观看描述茶文化的英语书籍、电影电视 等。一方面是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质量:另 方面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中国起源的茶文化在英语国家 的影响力,产生民族自豪感Ⅲ。 一一2茶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茶起源于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与茶之间的关系 愈加密切。从神农氏尝百草中毒以茶解之(崭中农本草经》记载),再到 茶圣陆羽编写我国第一本茶学专著《茶经》,一直到现在形成了以绿 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黄茶和白茶为代表六大茶类,中国人制茶的 技术越来越高超。同时,茶己经脱离了最初的饮用品,逐渐具备了浓 厚的文化属性。自古以来,中国的爱茶之人不可胜数,描写采茶、饮茶 需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解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老师不能将英语 作为一个单独的文化体系,还需要融入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历史 以及人物特色等。茶起源于中国,但是传到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 之后,获得了非常良好的发展。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以及成为其最为独 特的文化属性之一,被世界人民所熟悉。因此,那么在英语教学中,老 作者简介:韦祖安(1964一),男,陕西安康人,学士,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师教育、英语语言教学。 “象”上。这里的“意”是指将茶文化作为整幅绘画的表现主题;而“象” 就是唐代的暂调琴啜茗图卷》和清代薛怀的《山窗洪供》。第一幅图讲 相对于“意”来讲,是将茶或与茶有关的具体事物作为绘画的主体内 容;而并不一定表现多么深的茶文化。所以说,“茶’’运用于传统的绘 画手法中主要是主题创作上。 的是五个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状态。另一幅图画的则是大大小小的 茶壶和茶盏,通过这两幅画我们可以看出画中虽然有茶或茶具的出 现,但只作为整幅画主体或主体之一出现,所以和之前讲的“意”的表 现明显不同。 其实不只是宋代,我们国家以茶为主题的绘画可谓说源远流长,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画家都创作了和茶有关的绘画作 4结束语 品。最早出现茶画作品的是唐朝,画家阎立本创作了一幅《萧翼赚兰 总而言之,茶画是一种绘画体裁形式,它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中 图》,画中6个平民装束的人物,三人为一组,他们各自旁边都放着自 国社会中各个阶层的饮茶的风气,其中宋代的茶画对后世影响最大。 己带来的茶具、茶炉及茶叶,神态各异,似有所争论,正是表现中国茶 宋代人饮茶不仅仅是生活层面的事情,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反映,他 文化中的斗茶文化。宋代最为著名的茶画当属南宋时期的画家刘松 们一边饮茶,一边用茶来探寻活着的意义。不幸的是,宋代的饮茶礼 年创作的《撵茶图》。这幅图则是重点介绍了宋朝时期从磨茶到烹点 仪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没能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对于 的具体过程、用具和点茶场面。画的内容大致是:左前方的一个仆人 笔者来说,不管以后是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理论还是研究分析茶文 模样的人坐在那里正在全神贯注的磨茶,茶几上放着一些传统的茶 化的历史资料,宋代的茶画艺术都是首当其冲的。本论文主要分析了 具。而另外一个人则是站在茶几旁边,正在泡茶。而画的右边是三个 我国宋代茶画艺术中的茶文化,并论证和叙述“画”与“茶”两者之间 人,一个僧人模样的人在伏案执笔作书,其中一个人坐他对面,另一 的关系,结合宋代茶文化流行的社会风气,重点突出宋代文人雅士对 个人坐他旁边。这幅画展现的是贵族人家品茶的场面,这幅画生动形 因茶文化的推崇,窥探宋代茶画艺术的繁盛和体现出的精神内涵。以 象,是宋代茶叶品饮的真实写照。还有我们上面提到了画家赵孟频的 此证明,宋代的茶画艺术是人们寻求内心真正自己的途径,对后世绘 《斗茶图》。这幅画讲的则是普通百姓的斗茶画面,画的大致内容是: 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个贩茶的人在树荫下斗茶。他们每个人身旁都有自己准备好的茶 参考文献 炉、茶壶、茶碗和茶盏等饮茶用具,画的左前方有一个人左手拿着茶 杯,右手提着茶桶,神态自然。他身后的那个人一手拿着杯子,一手提 [1]林治冲国茶道【M】.上海:世纪图书出版社,2013. 着水壶,正准备把茶水倒入茶杯中,另外两个人则是在旁边看他们表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演,这幅画充分展现了宋代民问茶叶买卖和斗茶文化。 『3]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 上面的那么多内容介绍的是宋代时期绘画以“茶”作为画的意, 庞薰栗.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其实以“茶”作为画的“象”的作品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f5]李明伟.装饰绘画[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历史·文化 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贯穿古今。比如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中,对饮茶场景的描述数不胜数,尤其是妙玉请黛玉和贾宝玉等人喝 茶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这充分说明了在当时,饮茶之风极为盛行, 大概要喝掉l-3亿杯茶,其中主要的就是红茶。红茶的英语单词是 “black tea”,但是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基本的常识,误读成“red tea”,为 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black tea”这一英文 单词的由来,因为红茶属于发酵茶,从表面上看是黑色的,因此,当时 就根据其外部特征直接翻译 ‘black tea”。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英 国人更加注重茶叶的颜色,而不是茶汤的颜色,因此定名字的时候就 从茶叶本身入手。这样的话,学生就对单词形成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 的了解,下次就不容易再出现错误了。同时,学生还能更加深刻的意 识到英语学习不仅仅依靠单纯的背诵单词和掌握语法,还得对英语 对于茶叶和水的选择都极为讲究。同时,《红楼梦》里的茶诗、茶赋等 出现频率也较多,曾有人形容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t芷中 国还有一句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充分说明 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件事,茶文化渗透之深 可想而知。 但是随着绿茶和红茶等饮料的发展,茶文化在目前中国年轻一 代人身上的传承却不太理想。很多80年代后期的年轻人,大部分只 了解西湖龙井、武夷山红茶、安溪铁观音等一些名气较大的成品茶 国家的各种习俗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技能, 还可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拓宽视野,掌握更多有趣的知识 叶,但是对于茶的功能以及文化属性却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 年轻人往往是将茶作为解渴的饮料,很难静下心来品茶。这种种原 因,导致茶文化的传承在我国呈现出比较缺失的状态。在英语教育 中,老师可以着重将中英茶文化渗透到课堂讲解中去,使学生认识到 茶文化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21。 3茶在欧洲的传播以及英国茶文化的形成 西汉时期,茶开始传到国外。当时,中国和南洋的各个国家有大 量的商贸往来,茶叶开始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商品从海陆或者是陆 路向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传播过程中,外国人对茶叶的称呼一般 可以分为两种:第一,Tey(Te),这种发音是在沿着海路传播是出现 的,属于闽南语系;第二,Cha,这就和中国普遍的发音是一直的,属 于华北语系,传播途径为陆路。直到16世纪到l7世纪,Tea这一单 词才开始出现在英语中,据说是源于海路传播的发音Te。因为字母 e和a在单词中组成了一个双元音,读法类似汉语“哎”的发音。后来 随着人们语言习惯的改变,英国人将ea的发音读成T[i:],这也是现 代英语中Tea这一单词的普遍发音方式。在茶向欧洲等国的传播过 程中,荷兰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7世纪荷兰的造船和航海技 术有了极大的进步,大批荷兰商人从厦门采购茶叶在欧洲各个国家 贩卖,从此之后,饮茶的风气就:逐渐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在17世 纪中期,茶叶已经作为比较珍贵的饮料,在上流社会广受欢迎,当时 的茶叶,价格十分昂贵,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消费不起的。随着茶叶需 求量的增大,越来越多的荷兰商人开始经营茶叶生意,价格逐渐降 低,平民也要机会接触到茶叶,因此,饮茶的风气在欧洲得到了进一 步的推广。当时,在很多欧洲作家的文学作品中,都对饮茶的场景有 着非常详细的描述。其中,喜剧《茶迷贵妇人》非常形象的展现了当 时欧洲的饮茶风气[31。 荷兰人将茶叶贩卖到英国之后,很快就受到了上流社会的欢迎, 到17世纪中期,英国的咖啡馆中出售茶饮,于是,越来越多英国人开 始有机会接触到茶,并逐渐取代了咖啡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在英国, 对茶文化起到极大推动作用的重要人物是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她 被英国人民称为“饮茶皇后”。凯瑟琳公主嫁给查理二世之后,将在自 己国家的饮茶习俗带到了英国皇室,从经常举行茶会活动。饮茶逐渐 成为英国皇室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皇室的茶会活动扩展到贵 族家庭。下午茶文化源于英国的一位公爵夫人,因为英国的午饭和晚 饭间隔较长,她就让仆人在下午四点作为准备一些红茶和茶点充饥, 后来,这逐渐成为她招待朋友的方式。渐渐地,很多贵族阶层的人开 始效仿,下午茶的风气就此流行开来。如今,下午茶已经成为英国茶 文化的代表,应深刻的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I41。 4中英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及应用 4.1茶文化常识的渗透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英国的茶文化主要是红茶文化。中 国虽然是以引用绿茶为主,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红茶的销量却是第 一。尤其在英国,红茶的消费量更是惊人,有关统计显示,英国人每天 4.2红茶的分类 红茶在世界上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在英国最受欢迎的中国红茶 是祁门红茶,这也是中国的十大红茶之一。除此之外,印度红茶在世 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英国主要的红茶进口品种就包括大吉岭红茶, 还有阿萨姆红茶。同时,锡兰红茶也深受英国人民的喜爱,又被成为 斯里兰卡红茶,因为其产地就是斯里兰卡。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茶叶 品牌立顿,就是由英国人创造的,红茶是其主要产品。在英语学习的 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不同红茶品种在各个国家的种植地,以 及红茶的特点,并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同时,还可以讲解一些和 红茶有关的故事,比如立顿品牌的创始经过等。这样可以更进一步提 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望[51。 4.3与茶有关的习语 习语不同于正式的英语语言,它是和当地的文化特色有着紧密 关系的,通过习语,可以了解一个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茶在欧美 等国家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习惯性用于,比 如常见的“a cup oftea”,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表达对某人或者某物 的喜爱之情,也可以表示对某件事情擅长,从这句习语中可以明显看 出英国人对茶的喜爱和看重。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这个习语造 句,或者设计一段情境对话,比如,That is iust my cup of tea。由于茶 叶在早期传入西方国家的时候,被看做是非常珍贵的东西,甚至可以 和黄金还有珠宝媲美,因此,可以用“all the tea in china”表示巨额财 富。在英国,还有一句习语是‘‘a diferent eup oftea”,这句话表示两件 事物或者是两个人完全不相同,或者是强调两者之间的差距。“dish oftea”这一习语表示擅长做某件事,类似中国习语中说的“小菜一 碟”的意思,可以造句如:Running is my dish oftea。无论如何用英语 可以表示为“for all the tea in China”,这说明了起源与中国的茶叶对 西方国家文化和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渗透性也很深。 5结论 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料,在中国和欧美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 都形成了非常有代表性的茶文化,我们可以从每个国家的茶文化中 看出他们的民族特点以及文化属性。在英语教学中,将中英茶文化渗 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内容里,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了 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Ⅱ】.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20l1 (1):118—121. [2王柳人.2]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Ⅱ1科学信息.2010(31):202- 203,. [3]李娜,周俊涛.《吃碗茶)>中的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希望月报.2007 (1 0):48,41. [4]李亦桃,朱晓东.荚语中 茶”话探微一兼议中国与英关茶文化跨 文化比较Ⅱ1,农业考古.2007(6):211-213. [5陶德臣_5]中国茶文化时世界的影响Ⅱ]l唯实.2015(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