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习题(带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历史常识习题(带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历史常识习题(带答案)

1.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 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答案:A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农村 D.小城镇 答案:C

3.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 A.党的十一大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C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C.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

D.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答案:D

5.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 )。 A.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发展生产力 D.实现按劳分配 答案:A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央召开了为期( )的中央工作会议。 A.32天 B.34天 C.36天 D.38天 答案:C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的中心思想是( )。 A.讨论李先念同志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 B.商定1979年—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

C.从明年1月起把全党、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彻底平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冤假错案 答案:C

3.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闭幕会,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做了题为( )的重要讲话。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D.“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 答案:A

4.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隆重召开。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答案:A

5.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答案:C

1.“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

第 1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出这一重要论述的会议是( )。

A.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A

2.1956年党的______会议明确提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

A.六大 B.七大 C.八大 D.九大 答案:C

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答案:A

4.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 )。 A.1954年 B.1956年 C.1958年 D.1978年 答案:B

5.有关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④提出的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答案:C

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于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B.实质是要反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和作风 C.号召防止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 D.有利于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答案:C

2.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B.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提出了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D.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第 2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答案:D

3.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 )。

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答案:B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着( )经济成分。(多选题)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ABCD

5.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答案:B

1.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C

2.苏联帮助中国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时间是( )。 A.1944年7月 B.1945年7月 C.1945年8月 D.1944年8月 答案:C

3.马可•波罗赞它是“世界上最绝妙之桥”、“独一无二”。1937年,这座桥却被战火笼罩,宣告一个新的抗战时代的来临。此桥是( )。

A.赵州桥 B.卢沟桥 C.泸定桥 D.金水桥 答案:B

4.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 )。 A.北伐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答案:B

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有( )。 ①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大反攻 ②蒋介石命令它的军队“积极推进” ③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④苏联对日宣战和红军进攻日本关东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

①遵义会议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③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 ④三大红军主力胜利大会师⑤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第 3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答案:D

2.遵义会议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A.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B.红军军事指挥问题 C.党的领导核心问题 D.党的组织原则问题 答案:C

3.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答案:B

4.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 A.敌人的力量强大 B.武器落后,敌众我寡 C.远离基地,缺少后援 D.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 答案:D

5.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放弃去湘西转向( )。 A.贵州 B.广西 C.云南 D.江西 答案:A

1.下列哪次会议的决议案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答案:B

2.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答案:A

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 )。 A.我党在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 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

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答案:C

4.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 A.这表明中共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C.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D.是中共独立开创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开端 答案:B

5.中共中央政治局于( )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A.1927年 B.1926年 C.1925年

第 4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D.1924年 答案:A

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方式是( )。 A.两党合并 B.党内合作

C.党外合作 D.联合革命阶级合作 答案:B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中共最高纲领 D.中共最低纲领 答案:B

3.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其根本原因在于( )。 A.共产国际的指导 B.制定的背景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答案:D

4.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一次合作是由于:( )。 ①当时两党的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 ②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帮助 ③孙中山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④中共三大作出了正确决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5.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始于(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答案:A

1.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革命力量相对薄弱 B.十月革命成功经验 C.中国阶级关系 D.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D

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时间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答案:B

3.中共二大制定的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不包括( )。 A.打倒军阀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统一中国 D.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D

4.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在( )。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长沙 答案:A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 )。 A.中国总工会 B.中共中央书记部

C.中共劳动书记部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答案:D

1.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第 5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C.中国人民与封建军阀矛盾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答案:B

2.五四运动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D

3.李大钊、陈独秀等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表现在( )。 A.指导和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 B.站在五四运动最前列

C.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D.发动工人阶级参加 答案:A

4.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主的广大群众积极参加 B.李大钊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C.历史发展的必然

D.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B

5.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强大潮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民主科学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答案:D

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解决企业内在机制 C.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答案:A

2.我国支撑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是( )。 A.外资经济 B.国有经济 C.私人个体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答案:B

3.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 A.1978年 B.1985年 C.1992年 D.2000年 答案:B

4.( )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1985年 B.1988年 C.1990年 D.1995年 答案:A

5.《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指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 )。

第 6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A.农业技术 B.创新技术 C.科学技术 D.工业技术 答案:C

1.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 )。 A.西湖特别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答案:B

2.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严厉批评的党内错误倾向是( )。 A.“左”倾冒险主义 B.“左”倾关门主义 C.右倾机会主义 D.右倾投降主义 答案:B

3.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重要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 B.洛川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答案:B

4.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国民党营垒出现分化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C

5.从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到瓦窑堡会议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答案:B

1.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时间是( )。 A.1979年底 B.1984年底

C.1987年4月 D.1997年6月 答案:B

2.中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收复香港问题 B.收复澳门问题

C.统一台湾问题 D.如何加大开放的力度 答案:C

3.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 )。 ①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向世界显示了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A

4.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84年底 B.1997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87年4月 答案:C

第 7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答案:A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2.我国粮食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是在( )。 A.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 答案:C

3.安徽凤阳县l980~1982年产粮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 时间 产量(亿千克) 1980年 1981年 5.O2 6.7 1982年 17.15 A.土地私有 B.集体生产 C.包产到户 D.精耕细作 答案:C

4.1980年,我国仅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当时的特区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 B.中央直接管辖的特殊地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点 D.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 答案:A

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D

1.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结束了中美对抗状态 B.加快了中美的贸易往来 C.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D.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答案:B

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调整对外政策的依据主要是(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

第 8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B.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 C.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

D.国际形势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答案:D

3.新时期我国对外方针的出发点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D.保持国际稳定,实现共同繁荣 答案:C

4.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D

5.( )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和决定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问题。

A.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A

1.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答案:D

2.我国石油实现全部自给的标志是( )。 A.胜利油田建成 B.大庆油田建成 C.大港油田建成 D.中原油田建成 答案:B

3.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在( )。 A.1965年11月 B.1966年5月 C.1966年8月 D.1967年1月 答案:B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错案的受害者是( )。 A.陈毅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彭德怀 答案:B

5.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林彪叛逃事件 B.周恩来逝世 C.四五运动 D.粉碎“四人帮” 答案:D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为中国制定了( )。 A.第一部宪法 B.第一部民主宪法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第 9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D.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答案:A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D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民主集中制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D.广泛的人民参与 答案:B

4.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 )。

A.群众的积极性 B.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C.党内不同意见 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答案:B

5.下列对于人民公社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符合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B.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C.“吃饭不要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D.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答案:B

1.为了筹备建立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起召开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A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制订了“临时宪法”

B.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C.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各项准备 D.确立了各党派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答案:C

3.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 A.民主党派组织

B.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 C.广大爱国人士的组织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 答案:D

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战歌记载了一段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它提醒我们:世界并不太平,为保卫祖国,保卫和平,我们仍要时刻警惕各种侵略和威胁。这首战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抗美援朝战争

第 10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答案:D

5.1950年10月初,悍然发动侵朝战争的外国军队是( )。 A.英法联军 B.人民解放

C.美国拼凑的“联合国军” D.美国军队 答案:C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答案:B

2.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答案:C

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答案:D

4.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抗美援朝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答案:A

5.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答案:D

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明显的两面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日本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 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共产党力量的不断壮大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性 答案:B

2.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反共高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国民政府开始积极反共 B.严重削弱了中国的抗日力量 C.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促使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 答案:B

第 11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3.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C

4.1936年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 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答案:B

5.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

A.1931.9.18~1945.9.2 B.1931.9.18~1945.8.15 C.1937.7.7~1945.8.15 D.1937.7.7~1945.9.2

答案:C

1.近代中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的派别是(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立宪派 D.革命派 答案:B

2.下列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 )。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答案:C

3.下列言论属于维新变法者提出的是( )。 A.“所得夷书,就地翻译”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答案:D

4.下列措施,在百日维新中被维新派搁置起来的是( )。 A.设立议院 B.发展工商业

C.改革科举制度 D.改革政府机构 答案:A

5.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B.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C.袁世凯的反革命两手策略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D

1.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主要有(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拜上帝教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拜上帝教有创造精神 B.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第 12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C.宗教迷信严重 D.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D

3.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广西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 A.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逐步破产 C.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断 D.洪秀全等大力宣传反清思想 答案:C

4.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改革政治制度 答案:D

5.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军事企业未盈利 B.民用企业亏损 C.北洋舰队覆没 D.福建水师覆没 答案:C

1.1920年,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军阀串通,排挤孙中山,这些情况表明( )。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

C.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发生变化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答案:D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 C.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答案:A

3.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答案:B

4.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 A.科学、民主 B.民主、自由 C.科学、博爱 D.平等、博爱 答案:A

5.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拜孔子,祀孔庙,倡读经,这主要是由于( )。 A.儒学优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孔子思想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C.孔子、孔庙和儒家经典都是国粹 D.迎合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需要 答案:D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第 13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答案:C

2.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委屈求全 B.军事指挥出现失误 C.战争准备很不充分

D.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答案:D

3.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D

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第一次较量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鸦片战争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答案:B

5.对1840年至1949年中国社会性质的最准确表述是(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1.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B.采用三省六部制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C

2.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直沽之间海运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农业生产环境优越 B.增加海外贸易收入 C.便于镇压南宋残余势力 D.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 答案:D

3.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 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 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C.皇帝任人唯亲 D.专制皇权加强 答案:D

4.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一家族的天下?( )。 A.慕容 B.蒋氏

C.爱新觉罗 D.叶赫那拉 答案:C

5.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是( )。 A.侯方域 B.蒲松龄 C.曹雪芹 D.顾炎武 答案:C

1.卢思道采用( )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写出了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从军行》。 A.将帅——士兵 B.胡人——汉人 C.思妇——征夫 D.少女——情朗 答案:C

2.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第 14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答案:B

3.唐朝时有位阿拉伯人来到中国江南农村游历。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①小溪旁筒车在转动,把溪水送进田里 ②有的农民扶着曲辕犁在犁田 ③有的农民在秧田里插占城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A

4.两宋时期,订立“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北宋和辽 B.北宋和金 C.南宋和金 D.南宋和元 答案:A

5.下列经济现象在两宋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汴京人普遍用煤作为生活燃料 B.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C.棉花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D.在浙江可以看到当地种植的占城稻 答案:C

1.贾思勰的著作是 ( )。

A.《神农本草经》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答案:C

2.《水经注》的作者是 ( )。

A.祖冲之 B.郦道元 C.顾恺之 D.贾思勰 答案:B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是( )。 A.书法艺术 B.石窟艺术 C.绘画艺术 D.佛教艺术 答案:B

4.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是随着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这种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答案:C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对促进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措施是( )。 A.建立专制集权统治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答案:B

1.《史记》是一部( )。

A.编年体通史 B.编年体断代史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答案:C

2.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答案:B

3.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是( )。 A.秦始皇个性暴虐

第 15 页 共 16 页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D.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答案:C

4.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立法是( )。 A.夏历 B.太阳历 C.商代历法 D.秦历 答案:B

5.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所著的( )是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 A.《孙子兵法》 B.《军志》 C.《吴子》 D.《历代兵制》 答案:A

第 16 页 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