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卷共3大题,请将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园艺博览会展示的“秦岭四宝”——朱鹮、羚羊、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A.朱鹮 B.羚羊 C.大熊猫 D.金丝猴
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 C.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Kg
B.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
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A.大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5.正常人体内各种液体的pH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的液体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酸(pH:0.8-1.5)
B.唾液(pH:6.6-7.1) D.血液(pH:7.35-7.45) B.能快速运动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C.胆汁(pH:6.8-7.4) A.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C.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 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
B.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
C.闻油是否有异味 D.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
8、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下列“错误操作”,与相对应测量结果一致的是 选项 A B 错误操作 用清水湿润的pH试纸测酸性溶液的pH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物体位置对调 测量结果 变大 变小
6.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7.长期食用“地沟油”可能会引发癌症。以下都是辨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其中一定涉及
C D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府视读数 变大 变小
10、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
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11.某科学探究小组周末到郊外进行观察植物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有一种植物引起了小组成员的兴趣,经仔细观察,该植物有根、茎和叶,但没有看到花和果实。由此推测它不可能属于 A.被子植物
3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12.下列单位换算结果正确的是
A.1000厘米=1000升=1米3 C.900秒=15分=0.25小时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4.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6 24
2厘米深处 24 23 4厘米深处 22 22 6厘米深处 20 21
B.1千克=1000克=0.01吨 D.0.5米=50厘米=5000毫米
13.右图表示细胞的不同时期,正确的顺序是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C.湿泥土深度越深温度越低
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15.某渔民从海水中捕捞起一种奇怪的动物,经判断它属于哺乳动物。下列各项是对该动物基本状况的描述,其中能作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体长25米,背部浅蓝色,腹部白色 B.体内有肺、心脏、胃、肠等器官 C.头部有一长物,头顶有呼吸孔 D.腹部有几个乳头,体内有幼体 16.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 熔点(℃) 固态水银 -39 金 10 钢 1515 钨 3410 固态氢 -259 A.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C.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
B.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40℃的气温 D.在-258℃时,氢为液态
17.右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第17题图
C.白果是银杏的果实,有果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果实,没有果皮包被
1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凝固的是
19.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请对下列现象进行认真分析,你认为其中的吸热、放热与物态变化无关的是
A.水中放入铵后温度降低 B.夏天吃冰琪淋感到凉爽 C.从游泳池中上岸后会感觉更冷
D.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会烫手
20.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一药匙食盐放入装有10毫升水的三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都有少量食盐。为了让食盐完全溶解,甲同学对烧杯进行加热,乙同学在烧杯中继续加入10毫升水,丙同学往烧杯中再加入10毫升酒精,结果甲、乙同学都达到了目的,丙同学未达到目的。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是不同的 B.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C.物质的溶解能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D.不同种类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二、填空与简答題(本题共8小题,21~23题,每空1分,24~28题,每空2分,共40分)
21.铁的密度为7.9×10千克/米,表示的意义是 ,7.9×10千克/米= 克/厘米。
22.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第22题图 (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是 ▲ cm 。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 (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 ▲ ml,小石块的体积为 ▲ cm3。
2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 时需要 热量而使菜窖内
空气的温度不致太低,使菜不致冻坏。
24.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行器由实验舱和资源舱组成。
(1)天宫一号搭载了普陀鹅耳枥、大树杜鹃 、珙桐、望天树等四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
3
3
3
3
3
在生物学分类上它们都属于 ▲ 植物。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可能培育出优质种子,使这些珍稀植物在地球上更加适宜繁衍和存活,以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下面就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B.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应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C.设立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珍稀生物资源有重要作用
(2)如果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做以下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B.用水银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C.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25.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弄清动物的特征,再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某同学将表内六种动物分成两类,他的分类依据的是 __▲__。该同学家里的鱼缸中有虾、乌龟、锦鲤鱼等动物,这三种动物中属于类别1的有 ▲ 。 26.南北湖景区是嘉兴的旅游胜地,景区青山绿水,生物种类繁多,一片生机勃勃。
(1)景区内大多数植物叶子是绿色的,但红枫的叶子常常是红色或紫红色。红枫属于植物
的原因是 ▲ 。
(2)山上有成片的桔树林,一到秋天桔子挂满技头。桔子属于 ▲ 器官。(“营养”或“生
殖”)
(3)近年来,景区受到了外来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一枝黄花”生长快,能很快
遮蔽原有植物并使其死亡。这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 ▲ 环境。 27.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当我们学习物质的特性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往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ml的染色酒精,当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__▲__ 100m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此结果的分析和推理可以得出:分子之间存在着 __▲__。
(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
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蒸发的快慢与 ▲ 有关。水和酒精从玻璃表面消失了,从微观的角度看,实质上是由于分子 ▲ 而离开玻璃片。
2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 ℃。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 (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 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 而产生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三、分析探究题(本题共3题,每空2分,共14分)
甲 第28题图 乙 乙 甲 第27题第2小题图类别 1 2 动物名称 燕子、野兔、青蛙 蜜蜂、蚯蚓、蜘蛛
29.小明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1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A锥形瓶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B锥形瓶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四:把C锥形瓶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是25℃。
步骤五:几天后,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结果记录在右下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有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 +”表示;微生物很多用“+ + +”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肉汁上滋生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其中一类是细菌,它属于 ▲ 生物。(填“原核”或“真核”)
(2)通过A、B两只锥形瓶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3)比较步骤三、四,你认为实验中的变量是 ▲ 。(填选项字母)
A.温度的高低 B.水分的多少 C.是否有活的微生物
(4)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下列方法中,能避免食物变质的方法是 ▲ 。
①将食物中的水分去掉 ②将食物放在低温环境中 ③将食物装在塑料袋里 ④将食物加热后密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0.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1乙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 。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2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 ▲ 。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A.①→③→⑤ B.②→④→⑤
C. ③→①→⑤ D. ②→③→⑥
甲
乙 锥形瓶 A B C 观察结果 + + + + - (3)图3表示二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中C包含哪些细胞结构? __▲__。(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四、计算题(共6分)
31.工厂浇铸铁工件,先用木模造型,已知木模质量是5.6kg,木料密度是0.7×10kg/
333
m,问浇铸成的铸铁工件有多少克?( ρ铁=7.9x10kg/m)
3
科学参(2012.1)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次 得分 题次 得分 1 A 11 C 2 B 12 C 3 C 13 A 4 B 14 D 5 A 15 D 6 D 16 C 7 B 17 B 8 C 18 B 9 A 19 A 10 C 20 A 二、简答題(本题共8小题,21~23题,每空1分,24~28题,每空2分,共40分) 21.每立方米铁的质量为7.9×10千克 7.9 22.(1)1毫米 1.8或1.9 (2)热胀冷缩 36.6 (3)200 20 23.凝固 放出 24.(1)种子或被子 B (2)A
25.体内有无脊椎骨 乌龟、锦鲤鱼
26.(1)自己合成营养物质 (2) 生殖 (3) 影响或改变 27.(1)小于 空隙 (2)液体种类 运动 28.(1)97 (2)不变 液化 三、分析探究题(本题共3题,每空2分,共20分) 29.(1)原核
(2)微生物的滋生需要适宜的温度
3
(3)C (4)B 30.(1)C (2)A
(3)①⑤ 31.63200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