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业发展与金融创新
(李腾20080040 指导教师:李晓玲)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模式,介绍了一些农业相关的金融创新,重点介绍农业保险业的创新,文章在表述和评价时贯穿的讲述了农业要发展,就必须需要农业金融领域的创新。农业金融创新是一件意义深长又潜力无限的事情,谁能在这一点上有所作为那么未来农业世界肯定会拥抱他!
关键字:农业金融 农业保险 金融创新 农业发展
众多研究表明金融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从东印度的股份制公司到今天的现代化证券交易所,金融无时无刻不和我们实体产业紧密相连进而影响我们经济世界的运行情况,而且我们有趣的发现:如果一个企业、行业能够良好的和金融业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个企业或者行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阶段。我猜想要是金融业可以在农业发展中找到一个良性契合点的话,破解三农问题不在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却受到了来自农业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的制约。农业内部的自然条件因素、人为及社会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农业外部的因素、政治因素及加入WTO的国际环境因素等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如:农业资源锐减、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现行的农地制度不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完善、农业技术支持乏力等等现实的制约问题【1】。我们不难发现想要改善这些因素就必须投资和完善,诸如现在我们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和农村人力资源培养。拿投资来说大量的资本是少不了的,目前的积极作用在农村投资中占据了主导作用,可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金融服务缺位是当前一个较大的现实问题。当前农村信贷资金需求与供给现是状是:一、农村信贷资金需求十分旺盛;二、信用社是县域金融供给的主力;三、农村资金外流趋势未能有效遏制;四、农户和小企业缺少有效抵押物【2】。我们猜想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并不断创新,用金融业的资金推动作用来联动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也许只有这样未来农业
才能在位人类发展中提供充足的必需品得以良性发展。那么我想藉此在这和大家探讨一下哪些金融创新的实践是有可能有利于农业向这个理想方向发展的呢?以下是我个人觉得有利的创新实践。
(一)观看农发行的八个着力点
着力点之一,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着力点之二,支持国家食品安全;着力点之三,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点之四,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点之五,支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着力点之六,支持碳排放交易;着力点之七,支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着力点之八,支持国家农村金融创新。八个着力点是在三个基本定位基础上提出的:
一、产品定位,立足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着力开发振兴农村资源提升农村要素禀赋的价值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互动。
二、金融定位,立足于发挥性金融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农村经济重要领域的开拓性和规模性支持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价值发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向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传递信号和经济信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形成支农合力。
三、经营定位,立足于让利于农的经营原则努力降低经营成本筹集低成本资金支援农业和农村坚持按银行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办贷管贷强化风险防控维护国家信贷资金安全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3】
以上八个着力点实际上是给出了农行的努力方向,第一两个点是我国千百年都需要正视的问题,三和五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四和七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要求,六和八就是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点。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第六点——支持碳排放交易,发展碳汇农业从环境可持续让全社会人员主动自觉加入到农业建设中来,这样农业想不发展都难,在林业方面这一点大有可为!这就要求我们得银行能够面向低碳银行构建绿色数据中心。2008年2月25日中国出台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把国家环保总局环保核查的意见作为受理重污染企业申请上市融资的必备条件之一。使得金融资本市场既有如下功能。a)控制污染,刺激经济的功能,从源头上斩断污染者的资金链,给低污染、绿色企业提供了再融资的机会;b)监督企业环境行为的功能。通过金融市场实施环保核查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赋予股民参与监督企业环境行为
的权力,加大对企业融资后的环境监管;c)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资本投入的结构性变化促使产出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迁。通过资本市场给予绿色产业优惠,争取稀缺的资本和公共环境资源,激励企业及时调整更新产业结构,加速绿色经济产业方向的发展。在自身利益驱动下,企业之间相互监督,迫使企业抽取一定比例的融资改进污染治理技术;d)规避资本风险的功能。减少了企业将因自身环境事故引发经济补偿后,使投资不产生收益,赔本的资本风险转嫁给投资者的可能性,由于存在高风险的企业不再拥有直接融资的机会,使扩大污染的概率减少,形成资金链的良性循环;e)强制绿色保险的功能。通过强制企业购买保险,减小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买单、群众受害!的积弊对整体金融市场的危害【4】。
(二)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前沿
一、何谓CAT债券、气温指数期权
以与天气有关的变量为基础来确定赔付额, 可以有效地把系统风险转移出该地区, 并有可能进入资本市场来获得流动性。市场上已经有了针对灾难事件和灾害事件(一般损失小于灾难事件)的农险创新产品。CAT债券( catastrophe bonds)帮助保险人应对一些大的灾难, 例如台风, 洪水, 地震等, 而以降雨量指数为基础的期权产品帮助保险人应对小一些的灾害事件。跟天气有关的风险一般与金融市场的波动无关, 这就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投资多样化的选择, 而同时金融市场将比保险市场提供更多资源, 也为降低了与天气风险有关的开支。气温指数期权是以温度为基础的期权产品,这种产品已经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易。能源产业的收入与气温变化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 这就为收入与气温变化之间有着负相关关系的产业, 比如说农业, 创造了风险交换的机会, 而能源产业也已推出了这种金融产品。另外一个大家比较关注的创新产品就是以降雨量指数为基础的衍生产品。【6】
上面的两个金融产品的创新虽然没直接从农业出发但是不可避免的迎来了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把农业经营中的自然风险特别是是大型灾害风险转移出农业经营者自身。当然这些都需要借助一个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环境。
二、指数保险合约创新
传统农作物保险合约的失败激发了指数保险合约的诞生和发展。指数保险合约由于是根据 地区产量或某些目标天气事件进行赔付的,与单个农民的生产没有联系,所以克服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问题。而且由于它的标准化和透明性,也使农民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指数保险合约已经成为农业保险发展的新趋向。我国也应积极进行指数保险合约的试验和适时逐步推广。【7】
但是从个人看来要实现指数保险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而言农民的风险管理意识极地又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愈来愈多的农民转移出农业部门,让很少人会主动去管理农业方面的风险。而且中间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就是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的问题。如何有效的建立指数模型,如何让险民认同,如何让准许其在二线市场上流通和交易以及管理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来认真思考。
(三)不可忽视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金融功能
【案例一】次第东风三月来,梨树万顷竟开怀。报春一蕊争先放,不尽繁花遍地开。2007年3月9日,原中国银监会副唐双宁先生在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庆典上所贺的双关诗。从诗的寓义上讲,中国银监会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经过三年的试点,全国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梨树县新型农民信用合作组织不断发育和成长。2010年3月17日,吉林银监局又同时批准梨树县小宽镇普惠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小城子镇利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梨树县十家堡镇盛源农村资金互助社等3家机构筹建。至此,梨树县共有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这意味着梨树县农村资金互助社已经次第花开连片发展。通过这一县域样本我们能够清楚的描绘出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资金互助社联合社----县域综合农协发展方向。 网站链接
http://www.ccfc.zju.edu.cn/a/feinonghezuo/2010/0418/1122.html
【案例二】2009年,由龙泉镇西山村的吕刚、黄明江、陆光军、庞珍、汪传芬5名菜农组成凤冈县聚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向龙泉信用社申请最高额保证贷款30万元建蔬菜基地,面积120亩。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信用社”
的创新模式,按照绿色产品生产要求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标准化基地,农户社员均经过统一技术培训,以6至8人为一组按照统一生产规程作业,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污染控制。通过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网络体系,解决了销售困难的局面。目前该社已将基地扩大延申到进化、琊川、何坝、绥阳、土溪等8个乡镇,已建设紫色甘蓝、娃娃菜、球生菜、洋角菜等蔬菜生产基地3900亩。专业合作社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种苗、农资、实用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提供市场价格营销信息,代购代销等服务,连接带动农户612户。 网站链接:
http://www.gz.xinhuanet.com/zfpd/2010-03/17/content_19272333.htm
我们会看到把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起来发展合作组织之路能够给农民带来实质的好处,在我们金融创新过程中,也应该把金融产品创新的对象瞄准这样一些经济合作组织,事实上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但无一例外地都遇到资金缺乏问题,资金已经成为制约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的难题。并且,随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9】。
其实更大程度上看来,这些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能力起源其内源性融资,相关研究表明内生性融资制度安排是有效的,其实际效用有三个方面:首先内生融资制度对私人信息机制的利用,能够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缓解。其次内生融资制度可以利用声誉机制,实现制度约束的硬化。最后从交易成本角度看。农村经济合作社的内生融资制度节约了金融机构在合同文
本处理、风险确认、监督实施、搜寻成本等方面的交易成本.而且不用承担分支机构、网点的运转费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10】。由此我们需要为内生性制度安排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那么我们就更需要与农业相关特别是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的金融创新手段出现。
(四)合理认识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的一种变革活动;金融业要发展就有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5】。对于罗忠福观点的认识我是这样认为的金融创新由内在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有其他行业的迫切需求,而究其本质还是其他实体行业及至整个经济社会对金融业需要作出创新的要求。一旦某个行业希望能和金融
业结合时那么金融业就会在各方面压力下作出自我的变革创新,如当前农业就在给金融业这样的压力。而这样看来这些变革创新应该是能实现其初宗——推动经济发展(或者是要求其作出创新的产业的发展),事实研究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做到这一点,华尔街投行产生的金融危机就是实证。在创新下就需要我们能够做到有说准备,从源头上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同时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发生了也能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我国金融创新具体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思考:一 、建立和完善适应金融创新的监管体系,要处理好市场化导向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加强金融监管协作,推进金融监管创新;二 、开展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加强自我约束,金融创新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加强风险管理,防止过高杠杆,提高金融创新的透明度【8】。
(五)结束语
农业金融创新是一件意义深长又潜力无限的事情,谁能在这一点上有所作为那么未来农业世界肯定会拥抱他!
参考文献:
【1】 王雅芹、刘顺英、李树武.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河北理工大
学文法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2】 黄延信、李娜、李伟毅、李冠佑. 改革创新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 【3】 客户三部专题研究组. 新形势下农发行全面支持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 【4】 张乐乐. 创新金融市场构建中国环境经济体系; 【5】 罗忠福. 正确认识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
【6】 关伟、郑适、马进. 论农业保险的支持、 产品及制度创新; 【7】 张惠茹. 指数保险合约——农业保险创新探析;
【8】 郑卫国、潘望春.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 【9】 李晓渝、王文献.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研究; 【10】 孙雷、 李配发.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融资功能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