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F与a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3.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二、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
2.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有质量(kg)、长度(m)和时间(s). 3.导出单位有N、m/s、m/s2等. 三、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1.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可以不同.(×) 2.物体由于做加速运动,所以才受到合外力作用.(×) 3.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
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水平外力作用,立即获得加速度.(√) 5.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一切运动情况.(×)
6.力的单位“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1.(多选)(2016·济南模拟)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解析:物体的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很大,另一个可以很小,甚
至为零.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决定加速度的大小,同一物体所受合外力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故选项C、D对.
答案:CD
2.(2016·唐山模拟)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则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是( )
A.始终变大 B.始终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子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子弹受向下的阻力越来越小,子弹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子弹上升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子弹从最高点向下运动过程做加速运动,其速度越来越大,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大,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小,其加速度越来越小,选项B正确.
答案:B
3.一质点受多个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在此过程中,其他力保持不变,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a和速度大小v的变化情况是( )
A.a和v都始终增大 B.a和v都先增大后减小 C.a先增大后减小,v始终增大 D.a和v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质点在多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时,其中一个力必与其余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当该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质点所受合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当该力再沿原方向逐渐恢复到原来大小的过程中,质点所受合力方向仍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质点沿原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C正确.
答案:C
4.(多选)(2016·哈尔滨模拟)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取计数时间间隔为0.1 s,测得相邻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的平均值Δx=1.2 cm,若还测出小车的质量为500 g,则关
于加速度、合外力大小及单位,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
1.2
A.a=2 m/s2=120 m/s2
0.11.2×102
B.a= m/s2=1.2 m/s2 20.1
-
C.F=500×1.2 N=600 N D.F=0.5×1.2 N=0.60 N
解析:在应用公式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带单位运算时,单位换算要准确.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用国际单位制表示的,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选项A中Δx=1.2 cm没用国际单位制表示,C项中的小车质量m=500 g没用国际单位制表示,所以均错误,B、D正确.
答案:BD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淄博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 N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取10 m/s2)( )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左 D.2 m/s2,水平向右
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F合=F+Ff,Ff=μmg,所以F合=20 N+0.2×10×10 N=
F合40
40 N,所以a=m= m/s2=4 m/s2,方向水平向右.选项B正确.
10
答案:B
2.(2016·太原模拟)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测力计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 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解析:设弹簧的弹力为F,加速度为a.对m1、m2和弹簧测力计组成的系统:F1-F2=(m1+m2)a,对m1:F1-F=m1a,联立两式解得:a=2 m/s2,F=26 N,故A、B两项都错误;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由于弹簧测力计两端都有物体,而物体的位移不能发生突变,所以弹簧的长度在撤去F2的瞬间没有变化,弹簧上的弹力不变,故C项正确;若突然撤去F1,物体m1所受的合外力方向向左,而没有撤去F1时合外力方向向右,所以m1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5·临沂模拟)如图所示,不计绳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的质量为M,水平面光滑.当在绳的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当在绳的B端施以F=mg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的加速度为a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是( )
A.a1=a2 B.a1>a2 C.a1 mg ;而当用F=mg的外力在B端竖直向下拉绳时,由牛顿M+m mg 第二定律有mg=Ma2,得a2=M,故a1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1在光滑地面上,m2在空中).已知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m1的加速度大小为( ) Fcos θFsin θA. B. m1+m2m1+m2Fcos θFsin θC. D. m1m2 解析:把m1、m2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加速度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os θ=(m1+m2)a,所以a= 答案:A 5.(2016·渭南模拟)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球比下面球的质量大,当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Fcos θ ,选项A正确. m1+m2 解析:两个小球与车厢的加速度相同,设上面的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又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水平方向:F1sin α=(m1+m2)a, 竖直方向:F1cos α=(m1+m2)g, a 联立解得tan α=. g 设下面的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以下面小球m2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水平方向F2sin β=m2a, a 竖直方向F2cos β=m2g,联立解得tan β=g. 所以tan α=tan β,故α=β,选项B正确. 答案:B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现用一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D.斜面对球不仅有弹力,而且该弹力是一个定值 解析:设球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斜面给球的弹力为F1,竖直挡板给球的弹力为F2.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cos θ-mg=0,F2-F1sin θ=ma,解得F1= mg ,是定值,F2=mgtan θ+ma,故A、B错,D正确;球所受斜面、cos θ 挡板的力以及重力的合力为ma,故C错.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7.(2015·襄阳模拟)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所示,现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撤去,此瞬间( ) FA.A球的加速度为 2mB.A球的加速度为零 F C.B球的加速度为 2mF D.B球的加速度为 m 解析:恒力F作用时,A和B都平衡,它们的合力都为零,且弹簧弹力为F.突然将力F撤去,对A来说水平方向依然受弹簧弹力和墙壁的弹力,二力平衡,所以A球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错,B项对;B球在水平方向只受水平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加速F 度a=,故C项错,D项对. m 答案:BD 8.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速度逐渐增 大,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收尾速度匀速下降,在此过程中( ) A.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增大 B.由于雨滴质量逐渐增大,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由于空气阻力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雨滴所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不变 解析:雨滴在下落过程中,质量逐渐增大,雨滴所受的重力逐渐增大,但重力产生的Ff加速度始终为g,故A错误,D正确;由mg-Ff=ma,得:a=g-,可见雨滴下落的加 m速度逐渐减小的原因不是m增大,而是Ff增大,故B错误,C正确. 答案:CD 9.(2016·大庆模拟)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质量均为m的木块a、b、c,a、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使三木块一起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木块上,系统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系统的加速度一定减小 B.若粘在a木块上,a、b间摩擦力一定不变 C.若粘在b木块上,绳中拉力一定减小 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中拉力一定增大 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系统的加速度减小,选项A正确;若粘在a木块上,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b间的摩擦力增大,选项B错误;若粘在b木块上,以c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绳中拉力减小,选项C正确;若粘在c木块上,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绳中拉力一定增大,选项D正确. 答案:ACD 三、非选择题 10.(2016·银川模拟)一辆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4 s内通过8 m的距离,此后关闭发动机,汽车又运动了2 s停止,已知汽车的质量m=2×103 kg,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不变,求: (1)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2)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3)汽车牵引力的大小. 解析:(1)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0= v0+02x0t1,解得:v0==4 m/s. t12 0-v0 (2)汽车滑行减速过程加速度a2==-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2,解 t2 得:Ff=4×103 N. 1 (3)开始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1,x0=a1t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a1, 2解得:F=6×103 N. 答案:(1)4 m/s (2)4×103 N (3)6×103 N 11.(2016·安阳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100 kg的平板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车身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 m.质量m=50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车的平板上,到车尾的距离b=1.0 m,物块与车板间、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0.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恒力,使车向右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右行驶的距离s0=2.0 m.求: (1)物块在车板上滑行时间t; (2)对平板车施加的水平恒力F; (3)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取g=10 m/s2). 解析:(1)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甲: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1=μmg=ma1, 小物块的滑行距离为s1,则有s1=s0-b, 1 由运动学公式有s1=a1t2, 2联立解得t=1 s. (2)以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g-μ(M+m)g=Ma2, 1 由运动学公式有s0=a2t2, 2联立解得F=800 N. (3)设小物块从平板车上滑落时的速度为v1,平板车的速度为v2, v1=a1t=2 m/s,v2=a2t=4 m/s. 设物块从平板车做平抛运动到地面的时间为t1, 1 则有h=gt2,t=0.5 s 211 小物块做平抛的水平位移s1′=v1t1=1 m. 小物块滑落后平板车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2′, 1 s2′=v2t1+a2′t21, 2 水平距离s=s2′-s1′,联立解得s=1.75 m. 答案:(1)1 s (2)800 N (3)1.75 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