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语文园地五 教学 内容 简析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语文园地五》照例安排了综合性的学习,着力从字、词、句、诵读以及阅读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语言积累。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自学能力,识字量也学生 学情 分析 比前几个学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把学识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并及时在短文的朗读中和日常生活中认读、巩固。通过学习本课,激发起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字热情。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重点:丰富语言文字积累,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难点:能够读懂短文的内容,深入对单元学习主题的认知。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弟子规》动画视频 第一课时 1.借助对汉字部首的认知,实现对词语意思的理解,提升自主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2.理解并积累有关“笑”的词语,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3.品读感悟词语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提升感情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4.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同义词所构成的词语的有趣特点,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激趣导入,教学“识字加油站” 学生活动 1.课件出示汉字“妈、奶、娘、姐”,引导学 生观察四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师生互动 1
现。 生:我发现四个字都有一个女字旁。 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 个汉字最明显的特征。再动脑想一想,这几个 字在意思上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这四个字表示的都是女性。 师生互动 师:哦,这说明含有女字旁的汉字差不多都跟 女性有关联,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形 旁表义”,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跟这个字的意 思密切关联。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偏 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词语。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两个偏旁“厂、穴”, 指名说说这两个偏旁的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 的意思,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含“厂”的汉 字一般表示与房屋有关,带“穴”部的汉字则 表示与山洞有关。 3.出示两组含“厂”和“穴”的汉字所组成的 词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拼读,注意读准 字音,并试着根据偏旁以及生活认知尝试感知 词义。 4.指名朗读词语,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与强指名朗读词语 调,特别要注意“窟窿”一词,后面的“窿” 在该词语中应读轻声。学生齐读词语。 5.引导学生简单交流对两组词语的感知,教师 再次根据两个偏旁引导学生感知词语所对应的事物样子及特点。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学生简单交流对两组词语的感知 1.过渡引入:中国的语言很奇妙,对于同样一 种事物或现象.有时候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表 现形式。例如,我们脸上常出现的“笑”这一 表情符号,就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3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字词句运用”第一部 分中一组含有“笑”字的词语,注意借助拼音学生自主朗读 读准词语,同时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有哪些不同 的意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破 涕为笑”中“涕”读“tì”,不要读成了“dì”。 (3)学生交流对9个含有“笑”字词语的理解,同时运用相应的表情来演绎对于词义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理解“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 学生朗读词语读 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样子)、“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并引导 他们明确“微笑、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 几个词语中“笑”\"的程度稍浅,“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为笑”学生感情朗读词语,注则写出了情感上由悲转喜的变化。 (4)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词语,注意再次体会词语表现的“笑”的不同程度。 意再次体会词语表现的“笑”的不同程度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第二部分的题目要求,说 说这一部分主要的训练内容是什么。教师适时学生自主朗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题意。同时引导他们明确的题目要求 三句话的出处《小马过河》《画杨桃》)。 (1)学生自主朗读句子,联系前面的学习想一 想加点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并将自己的理解与学生自主朗读句子 同桌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说说三句话该如何朗读,同时说说这样读的原因是什么。 生:第一句话应该读出小马欢快的心情,因为学生说说三句话该如何“连蹦带跳”这个词语写出了小马非常乐意帮朗读 助妈妈做事情的心情。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感情朗读第一句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再次指名同学进行朗读。 生:第二句话要读出不好意思的语气,因为“难 为情”这个词语说明了小马为自己没能过河而师生互动 感到十分羞愧,所以说话都有些结结巴巴的。 师:你不仅抓住了加点词语“难为情”,更准 确体会到了小马说的话中省略号的作用了。相 信你也会把句子读得更有感情。来,你给大家 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5
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句话,师生共同点评。 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句话 生: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温和、和蔼的感觉,因 为“和颜悦色”是指说话的表情非常和善可亲, 同时由于老师是在亲切地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所以我觉得应该读出这样的语气。 师:看来大家完全可以凭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来感受人物说话时的情感了。来,让我们一起 有感情地读一读三个句子,注意读出自己的感 受。 (3)学生感情齐读三个句子。 学生感情齐读三个句子 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6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三、教学“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教诲、寻找、伙伴”等6个词语, 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并研究构成词语的两个字, 看看自己都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每个词语中的师生互动 两个汉字意思差不多······)。教师适时引导 学生明确构成词语中的两个独立的汉字彼此 互为近义词,而它们所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跟这 两个字的意思也差不多。 2.引导学生再次观察6个词语,看看每个词语 所表示的意思与构成词语的汉字意思上的关学生再次观察6个词语,联,并借助汉字的意思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 看看每个词语所表示的3.学生交流对词义的理解,教师重点补充“教意思与构成词语的汉字诲”(指教导、教训的意思)、“灾难”(跟“灾、意思上的关联,并借助难”两个字所表示的意思大致一样,均指受到汉字的意思试着理解词的自然或人为的严重损害)。 4.拓展延伸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具有同样有趣特点的词语,教师适时补充(丰富、喜悦、快乐、悲哀、伤痛······)。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我们的汉语言文化是不是非常有趣?语的意思 只要你愿意去探究发现,你会学到更多有趣的师生互动 语文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面的“日积 月累”“我爱阅读”两部分内容。 7
板 书 设 计 (略)
第二课时 1.诵读《弟子规》,感受三字经的形式和韵味,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积累。 2.通过短文阅读,进一步深化对单元学习主题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第 二课 教学 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8
时 教 学 过程 一、课件激趣,引入学习 1.课件播放《弟子规》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 主边认真聆听、观看,边想一想视频中的小朋 友们诵读的是什么了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 气《弟子规》),同时简单介绍关于《弟子规》 的资物(主要陈述的是弟子在家、出外、待人、师生互动 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共有360 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 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2.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 节选内容,相信大家一定会对它产生诵读与积 累兴趣的。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弟子规》,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注意读出句子之间的节奏和韵味。 学生自主朗读《弟子规》,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注意读出句子2.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检查,注意及时针对读错之间的节奏和韵味 的汉字进行提醒、纠正。 3.指名同学逐句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检查 况予以纠正指导、重点提醒多音字“冠”在文 中读第一声,“纽”的声母是鼻音“n”,另外 注意读准“污秽”一词,不要将“秽”读成了 “岁”的音。同时简单补充四句话的意思(第一段中的两句话说明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服装仪容的整齐,同时还要注意不可乱放置衣 师生互动 物,以免弄脏了;第二段两句话则是说做人要 注意从道德、才学、本领等方面修炼自己,不 如别人时要注意努力赶上,而不要因为自己的 衣服、饮食等不如人而心里难过)。
9
生齐读,并试着进行背4.生齐读,并试着进行背诵练习,同桌间进行诵练习,同桌间进行诵诵读比赛,看看谁先背下来。 读比赛 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0
二课 时 教 学 过 程 5.指名背诵展示。教师适时予以点拨、提醒, 对诵读流畅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励。 三、教学“我爱阅读” 背诵展示 1.激趣交流:孩子们,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天 气? 生:我最喜欢晴天,因为晴天太阳给人感觉好 明亮。 生:我也喜欢晴天,因为我觉得晴天的时候干 什么事情都是自由自在的。 师生互动 生:我跟他们不一样,我喜欢下雨天,夏天的 时候天晴了就很热。 生:我遇到礼拜天的时候就喜欢雨天,我能安 安静静地坐在家里看自己喜欢看的课外书。 师:看来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各的妙 处,可是有一位老奶奶却不是这样以为的,在 她看来,晴天是坏天气,雨天同样也是坏天气, 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短文《好天气和坏天气》, 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学生认真朗读短文 方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懂、读正确、读流畅。 3.同桌间作流读短文,注意在读错的地方及时 予以提醒、纠正,同时汇报交流容易改错的字 词,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读准“果脯、倒过来” 两个词语(中“倒”是多音字,在这里边第四声)。 4.引导学生再读短文,想一想故事主要写了准,在地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1)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故事中 学生再读短文 的主要人物(老奶奶)、事情(去看望两个儿子,
11
因为他们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天气的好坏,让老奶奶感到左右为难)。 (2)讨论交流:老奶奶为什么会有“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感觉(因为她关心两个儿子的生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上说老奶奶这样的 学生交流 “担心”有意义吗。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 他们明确老奶奶只站在不利于两个儿子的角 度上去评判天气,而没有想到她以为的“坏天学生再读短文最后一气”对于另外一个儿子却是“好天气”。 段,看看自己从老爷爷5.引导学生再读短文最后一段,看看自己从老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爷爷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把问题倒过来想, 第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2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坏事情可能就会变成好事情)。教师肯定学生 的理解,并再次明确“动脑思考,坏事情可能 会变成好事情”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在我们 师生互动 的生活中,很多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好 与坏之分,如果我们也能像故事中的老爷爷那 样把事情“倒过来”想,说不定“坏事”就会 有迹般地变成了“好事”。 板 书 设 计 《语文园地五》在内容选编上非常贴近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字词句出自单元主题课文中,而且短文阅读也选择了与单元主题相同的文章,实实在在体现了对单元学习的认知的巩固和延伸。基于这种情况,教 学 反 思 教师在教学本次综合性学习内容时,最大限度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探究、发现,不仅很容易进行字词的有效积累,同时也提升了感悟文.宇、运用文字的能力。特别是在短文阅读过程中,他们能够很快联系到单元学过的课文,并进行类比感悟,从而深化了对“动脑思考”重要意义的理解。但是对于《弟子规》的教学稍显匆忙,本应是引导学生读中体会文意的教学设想,因为担心学生理解能力不够,结果基本都一是老师代讲,特别是给予他们诵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没有读出选文应有.的韵味和节奏感,这也是今后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纠
13
(略) 正的地方。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