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xx县人社局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典型经验20200415

xx县人社局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典型经验20200415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XX县2020年乡村人才振兴工作

典型经验材料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衡量乡村是否振兴,最重要的标志是看能否让乡村留得住人才,吸引到人才。XX县人社局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才是最大的资源”工作理念,以“稳就业、揽人才”为工作基调,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创业,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一、县情基本概况

XX县位于鲁中南地区、沂蒙山腹地,总面积XX,XX个农村社区,XXX口人。农村总人口XXX万,劳动力总数XXX万。

二、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

1、制定完善政策

《XXX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XXX县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工作方案》,成立了沂水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五个振兴工作专班,构建起了“党委政府主导、牵头部门抓总、职能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对全县XXX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找准每个村的发展定位、提升路径,彰显各自特色。坚持城镇村联动,以“特色小镇”的理念,推动乡镇分类特色发展,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功能,重点推

- 1 -

进沂蒙风情小镇、瑞海温泉小镇、四门洞月亮小镇、夏蔚樱桃小镇等主题文化小镇集群式发展。

2、加强人才服务

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落实“人才服务绿卡”制度,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人才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岗,安排专人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同时认真落实高学历人才津贴发放政策。对全日制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到我县自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就业、工作满1年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人才津贴。连续两年为县内高学历人才发放津贴166.8万元。

3、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乡村人才振兴宣传工作,营造浓厚人才氛围。县人社部门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开展“五进四送”创业政策宣传,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作用,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岗位对接、就业指导等服务。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创设平台载体,为各类人才发挥才智提供广阔空间。

1、扎实做好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服务工作。

XXX现有博士后工作站XX家,组织设站单位参加全省博士后工作站培训会,会同设站单位成功招引2名博士后进站开展工作。做好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和申报工作。2020年山东峪泉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山东汇博农业项目申请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山东峪泉田园综合体项目作为备选单位接受了市人社局的实地评估。

- 2 -

2、引归能人,发挥乡村振兴合伙人的作用

以XXX籍在外人才为对象,以乡村实用人才、高校优秀学子和外出务工技能人才为重点,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设立驻外人才工作站、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等方式,切实加强与在外人才的沟通和联系,引导成功人士回报家乡,有效激发他们眷恋故土、报答乡梓、回馈故里的热情,促进项目技术、乡村人才、资金信息回流。同时,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一线成长成才。

乡村振兴合伙人的代表:赵传博。沂水五洲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传博是沂水县泉庄镇尹家峪村人,他致富不忘家乡人,凭着一颗良心回乡创业,以工商资本进驻现代农业,2015成立沂水县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金龙山有机蜜桃示范园,大力发展有机高效农业。目前,园区已完成投资1.2亿元,发展金秋红蜜、映霜红晚熟蜜桃1781亩,以有机标准、企业理念、共享机制,闯出了一条沂蒙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径。

3、扶持青年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目前,全县共创立农民工创业示范园2处、其他各类创业孵化基地5处、省级“四型就业社区”4处、省级创业型街道1处,严格落实场地、资金、技术、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切实减轻创业者的负担。全县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创业1400户,带动就业5000人。共为260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98万元,发放贷款贴息139万元。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为涉农创业大学生落实入驻孵化器房租减免、社保补助、创业场地补助等政策。2019年为符合条件的18名毕业生发放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6万元。

(三)坚持柔性引才,让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

- 3 -

1、院地合作,助推产业发展

尹家峪田园综合体与山东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等合作,打造绿色有机营养健康、全程品质可追溯的苹果、樱桃、蜜桃等高端林果、闭路循环绿色蔬菜,为农业注入科技力量。山东隆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四川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齐鲁工业大学、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山东省生物研究所等多家高校和科研组织签订人才项目合作协议,与江南大学教授、长江学者获得者堵国成教授、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姚斌院士合作,助推了产业发展。山东恒泰纺织有限公司与嘉兴学院沈加加教授合作数字化混色纺纱智能配色项目,山东源泉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研究所副所长赵博合作花生智能化两段式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填补了行业的空白,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人才交流,补齐民生短板

先后开展了8场“春风行动”招聘会、济南--临沂(沂水)就业扶贫招聘会、保税港区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活动等,努力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对接平台。通过“山东-名校直通车”“沂水名企进校园”等招聘活动,多种形式引进人才。 先后组织泓达生物、玻纤集团、恒泰纺织等县内企业赴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院校参加校园招聘活动8次,共引进各类人才46名。组织县内12家医疗卫生机构赴各高等院校成功引进医学类人才52名。同时继续鼓励企业积极引进硕士以上人才,近两年,山东隆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引进硕士人才24人,本科38人。

三、成效和作用

(一)结合沂水特色,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开拓乡村人才创业新阵地

- 4 -

一是培育旅游相关产业吸纳返乡农民工创业。先后建设了雪山风情小镇、沂蒙风情小镇、泉乡小镇、樱桃小镇等旅游小镇,形成了“一镇一特”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培育了沂蒙农庄、蓝天生态家园等市级龙头企业,打造了沂蒙山里人家“农家乐”旅游品牌,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进农家门、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带动农副土特产品深加工从业人员8000人,年销售额达3亿元。全县累计建成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5处,累计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8500人。

二是发展电商激活返乡农民工创业。通过组织电商培训、政府扶持引导等方式,发展电商带动创业。依托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启动了“万名电商在行动”培训工程,已举办30期,培训3万余人,让传统企业、农民“触网”,让“互联网+”带动全县加快绿色发展,促进大众创业。目前,我县电子商务企业及个体网商已达2000余家,吸纳近万人就业,其中重点电子商务企业100余家,较突出的是返乡农民工牛纪朋创建的牛牛电子商务公司,活蝎交易量连续3年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全国第一。

(二)创新职称评审管理,职称评定向基层倾斜。

一是创新新型农民职称评定。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同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的复函》(鲁人社函【2019】4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关于开展2019年度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工作的通知》,2019年我县积极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委员会,我县评委会办事机构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务资格的评审工作,对应职称是农民助理农艺师。研究制定符合职业农民特点的职称标准条件和评审程序。职业农民参加职称评审不受学历、所学专业等限制,重点考察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管理制度。根据省市文件,对乡镇基层卫生系统进行了乡镇基层卫生正、副高级进行了岗位设置,已经实施2年,2018

- 5 -

年推荐乡镇基层副高材料26份,2019年推荐乡镇基层卫生正高材料5份,乡镇基层副高材料36份。2018年根据临人社办发【2018】82号文件,又增设乡镇统计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根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原则,我们会在下一个聘期进行聘任。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全省统一的职称评审或基层职称评审。乡镇基层职称评审单独标准,单独评审,颁发基层职称证书,证书在全省乡镇区域内使用。取得基层职称人员在乡镇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时,与取得全省统一职称人员同等对待。取得基层职称后,在乡镇专业技术岗位累计聘满5年且考核合格的,可以申请换发相同级别全省统一的职称证书。

三是实行乡镇专业技术人才直评直聘政策。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乡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有关问题的通知》和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改革完善基层专业技术职称制度的通知》等文件要求,2019年我县在基层评审过程中对于在乡镇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人员(医疗卫生专业除外)申报职称评审时,不受所学专业限制,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县级及以上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交流聘用到乡镇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可不受任职年限、职务级别和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取得中级职称后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满10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经职称评审委员会考核认定,直接取得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并限定在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聘用。四是乡镇岗位设置制度。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基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2022年前正高级设岗比列3%,副高级岗位设置比列7%,提高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岗位结构比例标准,按行业研究制定乡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调整)方案,对乡镇事业单位实行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统筹调控。

- 6 -

四、经验与启示

1、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共同富裕。

2、培育新型农民,增强特色小镇的人口集聚力和新产业新业态承载力转移农民。

3、发挥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发挥基地作用,吸引人才扎根新农村,吸引专家开展科技服务。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