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5年第l7卷第am 2l9 茯苓的研究进展 马帅,周蓬 (淄博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山东淄博255086) 摘要: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l0l啪干燥菌核,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其应用至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本文综述了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分析研究现状,以冀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茯苓;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11284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5)03.0219。05 Research Progress of Poria MA Shuai.ZHOU Peng (Zibo Institute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Zibo 25508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Poria is the dry sclerotium of polyporaceae fungus Poria COCOS(Schw.)Wolf,which have been used a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more than thousands of years.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 and quality analysis of Poria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Poria. Key Words:Poria;chemical constituent;pharmacological effect;quality analysis 茯苓是一种高等担子菌,隶属于非褶菌目多孔菌 加工成多种食品,如茯苓饼、茯苓酒、茯苓点心等。 科茯苓属[】】,收录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 中。茯苓,别名伏灵、伏神、伏兔、茯灵、云茯、松 的通知》确定茯苓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87种物品之 茯苓等,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茯苓的记载为:味 o 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主要功能为利 I化学成分 水渗湿,健脾,宁心[2】。 《神农本草经》亦把茯苓列 为上品,历代医家认为,茯苓补而不峻,利而不猛, 经研究,茯苓的所有成分中,茯苓多糖及三萜类 成分为主要成分。 既可扶正,又可祛邪[3】。茯苓不仅是常用药材,还可 I.I茯苓多糖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马帅(1986.),女,山东淄博人,药师,从事药品质量分析E—mail:marsha1.sister@163.tom [28】Gi ̄bel A,Thomsen A,McArdell C S,et a1.Occurrence and sorption behavior of sulfonamides,macrolides,and [3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EB/OL].http://www.moh.gov.cn/mohbgt/s9508/200903/39723. shtm1.2009—03—25. trimethoprim in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J].Environ Sci Technol,2005,39(11):3981・3989. 【29]Jones O A,Lester J N,Voulvoulis N.Pharmaceuticals:a threat to drinking water[J].Trends Biotechnol,2005,23(4):163—167. [30]Kfimmerer K.Antibiotic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A review— Part I[J】.Chemosphere,2009,75(4):417-434. [32】Benbrook C M.Antibiotic Drug Use in U.S.Aquaculture[EB/ OL].www.iatp.org/library/antibiotics,February 2002. [33]徐维海.典型抗生素类药物在珠江三角洲水环境中的分布、行 为与归宿[D】.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 220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5年第17@-第3N 1957年,Warsi等l4 首次报道了茯苓的主要成分为 [14 用不同溶剂提取出7种茯苓多糖,其中两种多糖水溶 葡聚糖,其主要结构为p.1,3.葡萄糖聚合体。随后, 液在体内、体外抗肿瘤实验中均表现出抗肿瘤活性。 人们研究发现,茯苓多糖含量70%~90%,主要分布 王晓菲等 发现茯苓抗胃癌和乳腺癌的活性组分一致 于茯苓的子实体、菌丝及其发酵液中【5】。由于菌种、 为茯苓多糖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 培养条件和提取方式的不同,茯苓多糖的分子量存在 系。卢燕等 q以不同碱度分级提取茯苓酸性多糖,进 一定差异 1。茯苓多糖一般采用热水或甲醇、乙醇提 行抗肿瘤活性比较研究,茯苓酸性多糖抗肿瘤活性与 1 以 取,脱除蛋白后,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沉淀,沉淀物处 其酸性强弱相关。由于茯苓多糖水溶性差,莫清[理后再经Sephadex A、Sephasdex G、DEAE.纤维素等 水不溶的茯苓菌核多糖为原料,对其进行结构修饰, 柱层析分离纯化,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凝胶柱色 制备其衍生物,证明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取代度越高, 谱等检测纯度,用凝胶过滤色谱测定分子量。用酸 水解、纸层析、气相色谱等测定单糖的组成和组成 比,用核磁共振、甲基化分析、Smith降解、氧化法 等对多糖进行结构鉴定 。目前从茯苓的菌核及菌丝 中分离得到的多糖如下:茯苓聚糖(pachyman)、 多糖H11、PC3、PC.II、PCSC22、PCM1、PCM2、 PCM3、PCM4、PCM3.I、PCM3.II、Pi.PCM1、Pi. PCM3.I、Pi—PCM3.II、Pi—PCM4.II、Pi.PCM4.I、 Pi.PCM2、ab.PCM l、ab—PCM2.I、ab—PCM2.II、ab. PCM3.I、ab.PCM2.II、ab.PCM4.I、ab-PCM4.II、 PCS1、PCS2、PCS3一I、PCS3.II、PCS4.I、PCS4.II、 We-PCM3.I、PC-PS、PCSG共33个化合物【8l。 1.2茯苓三萜类成分 研究表明三萜类成分也大量存在。1954年,Cort 等_9 首次从茯苓中分离出三萜类成分。不同来源的茯 苓中三萜化学成分不同,多采用水、醇、醚等提取, 再经层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 。”。迄 今从茯苓干燥菌核、茯苓皮或菌株培养液提取并分离 到的三萜成分共78个,茯苓三萜类成分以羊毛甾型三 萜为主,根据其母核结构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4类: ①羊毛甾.8.烯型三萜;②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 萜;③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④3,4.开 环.羊毛甾-8 烯型三萜 ]。 1.3其他成分 除了以上两大主要成分外,茯苓中还含有麦角甾 醇、辛酸、十一烷酸、齐墩果酸、氨基酸、微量元素 钙、镁、铁、钾等成分 。 。 2药理作用 2.1抗肿瘤作用 上世纪中期,研究学者发现真菌多糖有明显的抗 肿瘤生长活性,茯苓多糖受到科学界的关注。Huang等 其抗肿瘤活性越好。 另有研究表明,茯苓三萜也有抗肿瘤活性。许津 [】副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茯苓素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 DNA的影响,发现抑制效果与剂量呈线性相关。昝 俊峰[1 以多种肿瘤细胞作为受试对象,采用MTT法研 究茯苓三萜的抗肿瘤生物活性,发现茯苓三萜对人肝 癌(HepG2)株、肺癌(A549)株、乳腺癌(MDA. MB.231)株、宫颈癌(Caski)株、神经瘤母细胞 (SH.SY5Y)株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茯苓的抗癌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 肿瘤细胞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从而抑制 细胞的生长繁殖,导致癌细胞死亡。 (2)影响肿瘤细 胞分裂过程中的微管系统,使其不能维持动态平衡, 纺锤丝中的亚蛋白单位(微管素)失去聚合能力,肿 瘤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赤道板上。 (3)响肿瘤细胞生 物膜上的糖蛋白,改变其恶性行为 】。 2.2免疫调节作用 邓嫒嫒等[2Ij通过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证明茯 苓调节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主要为三萜类、水溶性多 糖及酸性多糖。张卫元等口 设计茯苓散高、中、低3个 剂量,从3个方面考察茯苓散药效,即巨噬细胞功能测 定、细胞免疫功能测定、体液免疫功能测定。结果显 示,茯苓散3个剂量均能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吞噬细 胞的吞噬活性(尸<0.05),中剂量效果最好,表明茯 苓散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彭小彬等口 发现茯苓多糖能缓解环磷酰胺对小鼠 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王青等【2 研究口服茯苓多 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作用, 发现茯苓多糖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作用强于对外周 免疫系统的作用。 茯苓素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有相当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5年第17卷第3期 221 强的抑制作用,5~80 gg/mL茯苓素对植物血凝素 3质量研究 (PHA)、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和刀豆球蛋白A (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数以万计的中药临床组方中,茯苓的配伍率达 70%以上,在医药市场上以茯苓为原材料或配伍组 对小鼠血清抗体及脾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均有显著的抑 方的中成药制剂约三百余种。我国现在茯苓药材的需 制作用 。李春雨 通过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 求绝大多数依赖人工种植,主要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植模型,发现茯苓酸对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明显 松林被乱砍乱伐,野生茯苓药材过度采挖,导致野生 的抑制作用。 2.3抗炎作用 茯苓多糖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效果明 显。能有效抗滤泡性口腔炎病毒及I型单纯疱疹病毒, 其中羧甲基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在人胚肌 细胞与人胚肺细胞上所呈现的间接抗病毒作用一致 [27】。赵强强 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法、PHA刺激T淋巴细 胞转化法和小鼠脾细胞抗体形成法,分别检验了茯苓 多糖PS1及PS2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 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S1及PS2均有显著的抗炎 效果,并能明显促进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细胞免 疫功能。 汪电雷等[2 观察到茯苓总三萜对对二甲苯诱导的 小鼠耳肿胀和冰醋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渗出有明显 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 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说明茯苓总三萜有良 好的抗炎作用。 2.4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炎作 用,研究者们还发现茯苓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郑彩 云[301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茯苓多糖 灌胃后5,15,30 d的空腹血糖浓度改变,及肝脏中 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 量,发现茯苓多糖有降血糖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梁 亦龙等口I]以果蝇为动物模型,发现茯苓多糖可提高果 蝇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延长果蝇寿命。 程水明等 以茯苓皮三萜甲醇提取物为材料,熊 果酸为对照,通过化学发光法和比色法评价其体外抗 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茯苓皮三萜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 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且清除率与质量浓 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进一步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 茯苓皮三萜具有抑制家鸡红细胞溶血作用,对小鼠肝 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茯苓资源极其稀少,濒临灭绝。人工种植主要包括各 地药业公司组织的规模种植和各地药农分散种植。我 国目前栽培茯苓的菌种十分混乱,这势必导致各地茯 苓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如何保证茯苓药 材的优良品质,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3 。2010年版 《中国药典》关于茯苓的标准为:显微特征、化学反 应、薄层鉴别,检查项有水分、灰分、浸出物,尚无 对茯苓含量测定项的要求[2】。现行标准尚不能完全反 映其内在质量。茯苓由于所含成分较多,影响其质量 的因素较多,从而最终影响其临床疗效,所以亟须一 种能够全面检测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 孙明珍等[3 采用HPLC对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 茯苓的茯苓酸进行含量测定。发现茯苓不同药用部位 中,茯神中茯苓酸的含量为最高;不同产地的茯苓, 广西产茯苓的茯苓酸含量为最高。茯苓的不同药用部 位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临床分部位入药有 一定的合理性。董远文[3 通过柱层析、制各薄层及制 备液相从茯苓皮药材中分离纯化得到7种三萜类化合 物,分别为茯苓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酸A、茯苓 酸、猪苓酸C、3.氢化去氢松苓酸、去氢依布里酸这7 种三萜类化合物,并以此为对照,对茯苓药材中的各 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控 制茯苓的质量。易中宏阳 对茯苓的有效成分三萜类物 质进行分离,得N2个化合物,分别为茯苓酸和猪苓酸 C。采用HPLC ̄U定茯苓药材中有效成分茯苓酸,通过 测定不同产地的10个样品,初步确定茯苓酸在相应药 材中的含量不得少于0.035%。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指纹图谱提供的信息 较传统方法丰富,利用特征数据的比较,可准确、灵 敏地反映中药材的质量特性,因此采用指纹图谱评价 中药材的质量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推崇。 张琦等 ’ 建立了茯苓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20个共有峰,指认了 其中7个共有峰,15批茯苓的相似度在0.787~0.974,为 222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5年第17卷第3期 快速评价茯苓质量,完善茯苓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 【l3】游昕,熊大国,郭志斌,等.茯苓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 依据。李珂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质谱法 (UPLC.UV-MS),对不同药用部位不同产地的茯苓 药材进行指纹图谱比较研究,共标定了22个色谱峰, 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34(2):28—31. [14】Huang Q,Jin Zhang L,et a1.Structure,molecular size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Poria COCOS mycelia produced in fermenter[J].Carbohydr Polym,2007,7O(3):324— 333. 其中9个峰共有且含量较高。通过与实验室自制的6个 单体化合物去氢土莫酸、茯苓酸A、茯苓酸B、茯苓酸 AM、茯苓酸、去氢茯苓酸色谱峰比对,并参照离子 质谱图质荷比与相关文献,初步归属了其中的17个色 [15】王晓菲,刘春琰,窦德强.中药茯苓抗肿瘤有效组分研究[J].辽 宁中医杂志,2014,41(6):1240—1243. [16】卢燕,卢华杰,刘焱文.茯苓酸性多糖分级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 比较[J].中国现代中药,2014,16(2):106—108. 谱峰。王坤凤[8 建立了15个不同产地茯苓药材的HPLC 【17]莫清.茯苓多糖的化学修饰和生理性质的研究[D】.浙江:浙江 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对15个不同产地茯苓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分 析,标定出l9个色谱峰为共有峰,为不同产地茯苓药 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4展望 综上所述,茯苓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 作用,是有很大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材。随着对茯苓 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的药理作用被发现,有着广阔 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赵继鼎.中国真菌志(第三卷).多孔菌科[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8:41 1-414.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4. [3】罗大伦.《神农本草经》里的中药智慧茯苓[J].食品与健康, 2012,9(3):36—37. [41 Warsi S A,Whelan W J.Structure of pachyman and the polysaccharide component of Poria cocos[J].Chem Ind-London, 1957,38:1573. [5]吴东孺.糖类的生物化学(第1版)[M].上海:上海高等教育出 版社,1987:551. [6】牛爽,郝利民,赵树欣,等.茯苓多糖的研究进展fJ].食品科学, 2012,33(13):358—353. [7]陈莉.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开发利用研究[D】.长沙:湖 南大学,2007—04. [8]王坤凤.茯苓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中 医药大学,2014.06. [9】Cort L A,Gascoigne R M,Holker J s E,et a1.Chemistry of ifmgi. XXIII.Tttmulosic Acid[J].J Chem Soc,1954:3713-3722. 【1O]张晓娟,左冬冬,范越.茯苓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和药理作用研 究进展[J]_中医药信息,2014,31(1):117—119. 【I1]韩嫒媛,赵许杰,闰雪生.茯苓皮总三萜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50—53. [12]李羿,杨胜,杨万清,等.不同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J】.化学研究 与应用,2012,24(7):1121—1123. 理工大学,2013.04. [18]许津.茯苓素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的抑制作用[J].中国医学 科学院学报,1988,10(1):45.49. [19]昝俊峰.茯苓三萜类成分抗肿瘤活性研究与茯苓药材质量分析 [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03. 【20]张敏,高晓红,孙晓萌,等.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北华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63—66. [21]邓嫒嫒,邵贝贝,王光忠,等.茯苓调节免疫功能有效物质的比 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94・95. [22]张卫元,杨阳,陈翠兰.茯苓散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中国兽医学报,2014,1O(2):283—287. [23】彭小彬,邱小惠,余传林,等.茯苓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 能低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 29(5):38—42. [24】王青,胡明华,董燕,等.茯苓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粘膜淋巴组 织及脾脏q ̄CD3 和CD19 细胞变化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27(3):2301—2307. [25]张先淑,胡先明.茯苓三萜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l临床应用研究 进展[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4649. [26]李春雨,刘宏宇,张国伟,等.茯苓酸抗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 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0,(2): 136-139. [27】文跃强,贾波,彭腾.茯苓多糖及其修饰物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2):432.434. [28]赵强强.茯苓多糖的抗炎效果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 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05. 【29】汪电雷,陈卫东,徐先祥.茯苓总三萜的抗炎作用研究【J】.安徽 医药,2009,l3(9):1021.1023. [3O]郑彩云.茯苓多糖抗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10,5(14):12—13. [31]梁亦龙,曾垂省,王允,等.茯苓多糖的抗氧化作用[J】.江苏农业 科学,2012,40(7):288—290. [32]程水明,桂元,沈思,等.茯苓皮三萜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品科学,201 1,32(9):27.30. 【33】於小波,昝俊峰,王金波,等.我国茯苓药材主要产区资源调查 [J]_时珍国医国药,2011,22(3):714—716. [34】孙明珍,杨中林,张中朋,等.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茯苓的 比较研究[J].中成药,2004,26(5):379—38l, 食品与药品 Food and Drug 2015年第17卷第3期 223 热休克蛋白70及其在运动中作用研究进展 郑妩媚 ,王福文 (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62;2.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 院,山东济南250062) 摘要: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protein 70,HSP70)是一种在应激条件下诱导高表达的伴侣蛋白,与运动关 系密切,在机体运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HSP70已成为较受重视的心肌内源性保护途径之一。本文主 要介绍THSP70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运动性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冀为合理进行运动训练提供依 据。 关键词:热休克蛋870;运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Q51 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15)03.0223.05 Research Progress of HSP70 and Its Efleets in Exercises ZHENG Wu—mei ._.WANG Fu—wen , (1.Institute ofMateria Medica,Shandong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Jinan 250062,China;2.School ofMedicine andLife Sciences,University ofJinan-ShandongAcademy ofMedical Sciences,Jinan 250062,China) Abstract: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is a molecular chaperone that is highly expressed in response to stres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xercises.HSP70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ody movement,and is considered as a new endogenous protection approach for myocardium 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SP70 and its protective effect on myocardial damage induced by exercises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to provide basis for reasonable training in exercises. Key Words:HSP70;exercise;research progress 运动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病理过程,适度运动有 广泛关注。其中以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利于人体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过度运动则导致机体 HSP)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 受损,诱发运动性心肌损伤。目前 运动性心肌损伤 HSP是指细胞在高温(热休克)和其他应激原作 的治疗主要集中于药物或营养补剂等外源性的防护作 用下诱导生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是目前研究 用,但心肌内源性保护作用的研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 较多的一种非特异性细胞保护蛋白,普遍存在于原核 收稿日期:2014.10.22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ZR2009CM089) 作者简介:郑妩媚(1991-),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E.mail:1174945907@qq.com 通讯作者:王福文(1966一),男,研究员,从事心脑血管药理学研究E-mail:wangfuwww@tom.com 【35】董远文.茯苓中三萜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研究【D].湖北:湖 北中医药大学,2014.05. 杂志,2012,37(7):966-968. 【38]李珂.茯苓皮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茯苓 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06. 【36】易中宏.茯苓药材质量标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05. [37】张琦,王振中,萧伟,等.茯苓UPLC特征指纹图谱[J].中国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