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
如何让小学生学英语做到听得懂、看得懂、读得清
主要内容:
1.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等情形,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交流与真实运用的目的。
2.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练动用所学问候语及自我介绍用语。
3.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对象:小学生
教学环境:学校及家庭
教学总结:
1.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习惯小学英语在教学方式上,要求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我打算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自然习得语言。
2.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课外学习习惯。一方面要求学生每天保证15至30min的听录音、跟读的习惯。因为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所以开始需要家长的督促,营造良好的家庭英语听音环境,使其形成听的习惯,增强语感。另一方面由于我们缺少英语语言环境,而小学生的遗忘率高,上完每堂课不可能当堂全部记住,也很难保证课后不忘。因此在每节课后务必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听读所学内容,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教师应该针对三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给布置适量听、说、读、背方面的作业,形式上要尽量做到游戏式、趣味化,使学生不断巩固消化课堂所学的同时又不会觉得课业负担过重或过于枯燥,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小学生的作业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并作出相应评价。
3.要建立与英语学习的感情,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果老师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掌握好学英语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终生受益。
课后总结:
培养学生大胆说的好习惯,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增加说的机会。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有错必究,讲究方法,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只要敢张开嘴大胆说英语,就会获得鼓励:“ wonderful, good job,brave boy, clever girl”。
作业布置:
看英语动画片
信息技术画图教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启动“画图”软件
2、熟悉“画图”窗口的组成
3、能够画简单的画
4、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
工具箱中工具的认识和颜料盒颜色的选取
教学难点:
工具箱中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准备:
准备一张待填色的图片文件,并将该待填色的bmp文件拷贝到学生机。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是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如认识窗口组成、键盘、指法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教材按“启动‘画图’”→“认识‘画图’窗口”→“应用工具箱画图”→“保存图画”→“修改图画”→“关闭‘画图’”的顺序组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学习工具箱上重要工具的应用技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本课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之间有差距,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建议以小任务驱动为主,并考虑适当的同桌互帮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认识了计算机,也掌握了使用计算机时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鼠标和键盘操作;我们还知道了利用计算机可以辅助我们学习,可以听音乐看电影。接下来的单元,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计算机“画画”。(出示一些学生的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启动画图程序“画图”软件在“程序”的“附件”里面,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打开画图软件呢?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三、认识“画图”窗口
师(出示“我的电脑”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与“我的电脑”窗口比较,“画图”软件窗口有哪些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类型框、工作区、颜料盒、状态栏)
(1)画图区
把窗口化,我们会发现,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工作区”。请同学们把鼠标指针移到工作区的白色画布上,看看指针有什么变化?把指针移到画布右下角的小黑点上,指针又有什么变化?如果指针移动到画布右侧中间的小黑点呢?指针发生变化的时候,拖动鼠标,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并总结三个控制画布大小的控制点的操作技巧)
(2)工具箱
师:画画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布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16种绘图工具。大家把鼠标移动到其中任何一个工具的按钮上,并且稍加停留,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醒学生同时注意观察状态栏上的变化。)(教师让举手的学生依次指明工具名称;然后出示一张工具箱图片,随机挑选工具,以“开火车”方式让学生指出工具的名字。)师:认识了这些工具后,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画简单的图画了。(教师演示“直线工具”的应用: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在工具箱下面选择合适的粗细类型;然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画布合适位置,拖动鼠标就可以画出一条直线了。)
师:现在请相邻的同学一组,共同发现工具箱里其他工具的用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各种工具的功能和用法;重点是“直线”、“矩形”、“椭圆”、“橡皮”、“圆角矩形”、“铅笔”工具;不要求学生掌握全部工具的用法。)
(3)认识颜料盒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怎么用各种画图工具来画画。只是我们的画还没有填上颜色。没有颜色的画就像老师的这副图画一样,总觉得不那么生动。(教师出示待填色的图片)
师:怎么给图片填上颜色呢?(教师演示填色的操作方法:选择“用颜色填充”工具→设定颜色→鼠标单击要填充颜色的部位;选择其他工具→设定颜色→鼠标画图;颜色设定的操作方法:鼠标单击选择前景色,鼠标右击选择背景色。)
师:现在请同学们施展你们的创作本领,给自己刚刚画的画填上颜色。(教师巡视指导,并展示优秀作品)
四、保存、打开文件
师:画好一幅图画后,应该把它保存起来,便于以后欣赏或修改。怎么保存呢?请同学们自己看教材的操作步骤动手做一做。记住,要注意按步骤操作,否则画好的画容易被计算机忘记哦!(学生自主练习)
师:请保存好图画的同学说说看,你给自己的画图文件起了个什么名字?(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提醒学生注意:文件的名字应该有意义,方便查找和管理。)
师:同学们已经给自己的画填上了颜色,而且都填得很好,那么请大家帮帮老师,把老师的这副画也填上漂亮的颜色吧。(教师演示如何打开待27填色的图片文件)(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并要求学生保存填好颜色的图画。)
五、退出“画图”程序
师: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教师演示: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画图”软件,认识了里面的“工具箱”、“颜料盒”,学会了怎样进入与正常退出“画图”窗口,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软件里的更多功能。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均能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使物理创新式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活、乐、动”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萌发新思想、形成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开拓新领域、获得新知识和技能。这种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能极大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学习模式可概括为:激发兴趣、实验探究、问题讨论、迁移创新。我在学生中开设了一堂利用数字化物理实验手段进行探究教学的研究课,其过程及体会如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问:同学们在初中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听说过交流电吗?
学生答:听说过。
教师问:看到过交流电的波形吗?
学生答:没有。
教师说:今天让大家看一看交流电的波形。
(1)在数字采集器上接入电压传感器;
(2)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交流输出端6V上;
(3)开启朗威DISLab实验数据采集盒,打开电脑及朗威DISLab通用软件;
(4)按示波按钮,x轴为时间t,y轴为电压U,可选择图线的颜色为红色。
(5)按停止按钮,再选择采样频率为1kHz,此时就可以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如图1。
(6) 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直流输出端6V上,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
间变化的波形图
(7) 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稳压输出端6V上,观察到电压、电流随时
间变化的波形图
从图形中可以看到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发生改变,直流电的方向不变,但大小仍然在变,可见稳恒电流可以称为直流电,直流电不一定是稳恒电流。
学生问:老师,我将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接在学生电源交流输出端6V上观察波形时,发现电压的值在有时超过6V,最大达8V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教师说:这位同学观察实验很仔细,事实确实是这样。
大家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一学生答:我想可能是误差的原因吧,学生电源输出端标的值不一定是精确值。
教师说:想法有一点道理,但误差也不应该这么大呀!
学生们沉默。
教师说:由于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发生改变,所以描述交流电的大小时,既不用交流电的最大值,更不用交流电的最小值,而是用有效值来描述交流电的大小,刚才学生电源交流输出端6V指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理论上可以证明对正弦交流电而言,最大值是有效值的2倍,跟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吻合的。初中已学过欧姆定律I=U/R,若将交流电接在小灯泡的两端,灯亮说明有电流通过,那电压达最大值时,电流也会达最大值吗?
《做个存钱罐》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运用多种废弃材料制作造型美观丰富的存钱罐。
3、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明白勤俭节约极少成多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纸质材料谈价制作成造型各异的存钱罐。
教学难点:
体会立体形象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存钱罐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
谜语:生来不吃饭,肚里沉甸甸,平日多积攒,帮你渡难关。
同学回答:存钱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存钱罐
在古代人们管存钱罐叫做扑满。其实也就是-一个只有小口的陶罐,它呀平时只进不出,只有等到急用钱或装满的时候才把他摔碎了,取出这些平时积攒下来的钱,每到这时他总会帮人们度过经济难关。同时使人明白一个勤俭节约,积少成多的道理,怎么样,-个小小的存钱罐够厉害吧,它呀,真可以称作我们的小银行。
二、质疑探究:
1、老师出示存钱罐让学生进行观赏,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的搭配和空间利用价值思考。
你喜欢那个存钱罐?
(2)、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联系?
2、总结存钱罐的基本特点。
欣赏课本中作品,探索制作方法与装饰方法,教师还可以等-些学生准备的制作材
料,让学生说以说你制作的想法。
(1)、清同学们打开书观赏课文中各种形状的存钱罐。同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喜欢的村强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用了什么样的材料,是怎样装饰的(小组探索交流自己的想法)
(2)、 小组讨论做中心发言,你打算制作什么样的存钱罐?
总结: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一个普通的盒子经过大家的设计和装饰都可以成为一个使用的存钱罐,同时呢,他也可以成为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摆在家里装饰我们的生活。
三、制作:
1、布置作业要求:说了这么多同学们也都等急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特点大胆进行奇思巧想,制作-一个设计巧妙造型色彩丰富的存钱罐。
2、老师巡视指导,随时提醒学生主义安全,看谁设计得与众不同,做到了奇思巧想,同时注意作品的色彩搭配是否协调,利用空间是否合理,是否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四、作品交流详悉:
1、欣赏全班将作品放在讲台上供大家欣赏。2、评析自评互评。3、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