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现浇钢筋砼施工方案
1、模板工程
1.1模板选用:
各施工部位模板根据结构形式要求选用,槽身模板按清水砼模板的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主要模板采用竹胶板施工,局部边拐部位,采用木模进行配制;预制构件模板采用定型模板设计,配合地胎模;二期砼结构及细部结构模板均采用木模。
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应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应有足够的密封性,以避免漏浆。
1.2 模板制作:
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外形,模板统一在加工场按图纸配制,检查合格后运至现场安装。木模板表面刨光。安装前涂刷隔离剂。木模面板采用25mm厚松木板,背筋都为50×100mm扁方。
1.3模板安装:
1)模板底部采用地垅木固定,模板木支撑与水平向夹角不得大于400,模板安装好后,现场检查安装质量、尺寸、位置均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槽身模板采用Φ14对拉螺栓加固,横杆间距0.8m,立杆间距1.0m。 3)模板的接缝在设计上作搭接处理,立模前抄平拉线,保证模板缝横平竖直、规则、美观。
4)为保证模板缝不漏浆、缝与缝之间夹海绵条。
5)施工时对照图纸做好预埋、预留工作,严格“三检”,防止遗漏,同时在砼浇筑时负责安装的施工技术员要跟踪作业,防止移位。
1.4 模板拆除:
1)对于承重结构,侧面模板的拆除要在结构混凝土已形成足够强度,且能承载自重量和其上部将要加载的其他荷载不会发生超过允许变形时,方可进行拆除。结构底面模板应在混凝土结构达到100%设计强度时才可拆除。
2)对于非承重结构,模板拆除的原则:砼结构有一定的强度,拆除模板时不会损坏砼结构的边角。
1.5、模板质量控制 (1)模板制作质量控制
①竹胶模板购买优质板材,并由专门车间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模板设计图加工,模板外露面均用环氧树脂罩面。
钢模板及骨架等构件采用Q235钢和E43号焊条制作,吊环材料不得冷弯,焊缝高度不得小于6mm。
②板面接缝要尽量设置在横肋骨架上,要严密平整,不得有错槎。 ③模板制作偏差控制。
项目名称 板面平整 模板高度 模板宽度 对角线长 模板边平直 模板翘曲 孔眼位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3 用2m靠尺 +3 -5 钢尺 +0 -1 钢尺 ±5 拉线直尺 3 拉线直尺 L/1000 放平台上,对角拉线用直尺 ±2 钢尺 (2)模板安装质量控制
①两块模板的拼缝平整牢固,补缝件尽量标准化,模板缝夹2mm泡沫橡胶带。
②模板样架要标准牢固可靠,支撑排架与浇筑操作排架要相互独立。 ③拆模时禁止用砼面作为支点撬模。拆除下的模板禁止从高处坠落,要轻放。
④拆下的模板认真清理表面杂物,并均匀地涂刷隔离剂。 ⑤模板安装偏差控制
项目名称 垂直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3 2m靠尺
位置 上口宽度 标高 2、钢筋工程
2 +2 0 ±10 尺 尺 尺、水准仪 本工程钢筋量较小,钢筋采用直接采购或经业主、监理指定厂家或品牌购进,对购进的钢筋应按规定抽样送检,不合格品不得进场。
钢筋的表面确保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漆、漆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并按规范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加工。
本工程钢筋加工采取在加工厂集中加工成型,钢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制作,绑扎前仔细检查其品种、规格、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准确无误后再运至现场绑扎。钢筋接头一般采用闪光对焊,直径在φ14mm以下的可采用绑扎接头,但轴心受压、小偏心受拉构件,采用搭接或帮条焊接头,且符合以下要求:当双面焊时,搭接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为10d。帮条的总截面积不小于主筋截面面积的1.5倍。搭接焊时,要保证两根钢筋同轴线。
安装时要横平竖直,尺寸及位置准确,现场绑扎定位,上、下层钢筋片间用工字型钢筋支撑,支撑与上、下层钢筋网片点焊,以确保网片之间的尺寸,并确保浇筑时的钢筋位置准确、不变形。
下层钢筋网片垫砼垫块,垫块强度不低于同结构的砼强度,并互相错开,分散布置,以确保钢筋保护层,支撑间距不应大于1.5m。需要焊接的钢筋现场焊接,为加快施工进度,直径14mm以下的钢筋尽量采用搭接。直径大于φ12mm的钢筋的水平接头采用焊接。φ22mm以上的钢筋接头采用UN-100闪光机焊接。 3、混凝土工程
3.1 混凝土材料的要求及控制 3.1.1水泥
(1)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试验报告,工地试验室应按50~100t同品种、同标号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100t的也应作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抽样复检。
(2)主要检测:水泥标号、凝结时间、安定性、稠度、细度、比重、水化热等。
(3)试验报告的内容应逐项核对,水泥厂应在水泥发出日起7天内,寄发出28天强度以外的各项试验结果,28天的强度数值,应在32天内补报。
(4)选用的水泥标号应与砼设计标号相适应。
(5)水泥的运输、保管、使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水泥的品种、标号不得混杂;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水泥仓库应保持干燥并有通风排水措施;堆入袋装水泥时,设木板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有30cm,堆放高度不超过15袋;先到的水泥应先用,袋装水泥储运时间超过三个月,使用前应重新检验。
3.1.2 水
(1)凡适用于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砼。
(2)若对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试验,用强度对比值来确定是否能用。
3.1.3 粗骨料
(1)粗骨料的力学指标的要求和检验,应执行《水工砼试验规程》(SDJ105-82)中的有关规定。
(2)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砼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粒径。
(3) 在施工中,我们将粗骨料按料径分成以下料径段,即5~20mm、20~40mm、40~80mm,应分段严格检验。
(4)应严格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以圆孔筛检验,其控制标准超径<5%,逊径<10%,最大粒径不得大于80mm。
(5)粗骨料中含有的活性骨料如黄锈等 ,应尽量避免,否则必须进行专门的试验论证。
(6)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以600t为一批验收) 粗骨料质量技术要求表
项 目 含泥量
指 标 <1% 备 注 不应含有粘土团块
坚固性 SQ3(折算) 有机质含量 颗粒密度(t/m3) 吸水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 <5 <12 <0.5% 浅于标准色 >2.55 <2.5% <15% 有抗冻要求的砼 无抗冻要求的砼 (7)细骨料的质量检测要求:a、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b、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c、砂中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的试验论证;d、其它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以600t为一批验收)。
细骨料质量技术要求表
项 目 天然砂中含泥量 坚固性(按硫酸钠溶液法五次循环后损失%) 云母含量 轻物质含量 SQ3(折算) 有机质含量 指 标 <3% <10% 备 注 <2% <1% 1% 浅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应进行砂浆强度对比试验 (8) 骨料的堆存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a、堆存骨料的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工地料场采用砼地坪,设排水沟。 b、不同粒径的骨料必须分别堆存,设置隔离措施,严禁相互混杂; c、骨料堆存时,不宜堆成斜坡和锥体,以防产生分离;
d、骨料堆存应有足够的场地,并能保证一定的堆料厚度,确保足够的储备量。
(9)外加剂
a、运至工地的外加剂应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并按国家本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鉴定。严禁使用储存时间过长、质量不合格的外加剂。
b、现场掺用减水剂溶液浓缩液,以5t为取样单位,加气剂以200kg为取样单位。对配置的外加剂溶液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3.2 混凝土配合比
按照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本工程砼主要C10、C15、C20、C25四种强度等级,既有二级配混凝土,也有一级配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时,根据不同的浇筑部位、不同的浇筑气温、不同的浇筑运输方式,设计不同的配合比,再经试验后最终确定最佳配合比,用于砼工程施工。
3.3 混凝土拌制
砼采用机械拌制,根据工程需要和工程特点,在施工区配备JS500搅拌机2台,采用自动配料系统,自动计量。
(1)为确保砼质量,工程所用砼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批准。 (2) 水工砼应根据其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压、抗渗、抗冻、抗风化和抗浸蚀等设计要求,还应满足施工的和易性要求。
(3) 拌制砼,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砼配料单,严禁擅自更改,每班至少抽查二次。
(4) 砼的水灰比,应根据设计对砼性能的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5)粗骨料的级配及砂率的选择,应考虑骨料的平衡,砼的和易性及最小用水量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
(6)砼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钢筋含量、砼的运输、浇筑方法和气候条件决定,尽可能采用最小的坍落度。
(7)砼的外加剂的种类、用量必须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并报监理,取得同意方可使用,添加时,由试验人员现场跟班旁站控制。
(8)拌合料的重量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每班至少检查二次。本工程采用自动化搅拌站,实行电子计量控制系统,保证各原材料称量准确。
拌合料的重量要求表
水泥等混合料 砂、石 水、外加剂 ±1% ±2% ±1% (9)在砼的拌合过程中,应根据气候条件及时地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在降雨的情况下,应相应地增加测量次数,以便随时调整砼的加水量。
(10)砼生料的拌合时间,应由试验确定,并随时抽样检查。 (11)砼的搅拌设备应经常进行下列项目的检验: a、各种控制设备准确性; b、搅拌机及叶片的磨损情况。 3.4 砼熟料运输
熟料砼水平运输人工配合胶轮车将砼运至浇筑仓面。本工程砼一次的浇筑强度不大,通过计算,可以满足砼施工要求。
3.5 砼浇筑
砼浇筑采用阶梯浇筑法,严格分层。
浇筑层面积与机械拌制、运输相适应,以保证施工中不产生冷缝。上层砼浇筑时,振动棒插入下层砼5cm,确保上下层砼结合紧密。仓内砼泌水、地下渗水及时排除。砼浇筑成型后,用水准仪控制表面高程,确保成型砼面高程与设计相符,砼终凝前,人工压实、抹平、收光。砼终凝后,及时养护。
砼浇筑过程中密切注意钢筋、预埋件、止水等位置的准确性,并使止水周围砼浇筑振捣密实。
砼一次浇筑成型。施工时按30cm一层循环分层浇筑。为保证砼浇筑质量,浇筑时掺加木质硫酸钙缓凝剂,掺加量为水泥用量的0.25%,可延长水泥初凝时间3~5小时。
3.6 砼养护
砼浇筑后必须进行养护,其目的在于保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以创造良好的硬化条件。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拟采用洒水和薄膜覆盖或涂刷养护剂等方法进行养护。
(1)一般情况下,在砼浇筑后12~18小时后开始养护。在炎热、干燥的气候下可适当提前养护,并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气温低于50C时应采取防冻措施,接近和低于00C时,则应停止洒水养护。
(2)平面砼可用湿袋、草袋覆盖并洒水保持砼湿润。垂直面可进行人工洒水或涂刷养护剂进行养护。
(3)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天。
(4)预制砼构件采用洒水和薄膜覆盖相结合的方法养护。 (5)砼养护沠专人负责,做好养护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