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研课题(总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美术课题——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研究
一、课题提出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我教研组决定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操作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是有新课标的理论为指导,以孩子们自己生活经验为依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交流互动、实践探究中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培养良好习惯,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二、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操作模式的假设。(一)生活化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课堂中的生活化美术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的问题中,借助美术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和活动体验。1、创设生活情境。英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在《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一文中提出:“每门科学必须以纯粹经验为之先导,等到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推理(创造)才能开始。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美术的联系,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2、 提出问题 引导启发。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目标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探究、进行想象、进行创新;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3、 自主表现 激励创新张亚平老师说“美术自主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
2
悟、自主质疑、自主反馈、自主反思、自主调整的完善的环节……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提炼,形成美术自主意识与良好习惯。”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条件,引导学生自主表现、快乐学习。4、 设计活动 重现生活这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活动方式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5、 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将课内延伸到课外,将一物联系到另一物,举一而反三,是生活美术的特色,是让学生自然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内在联系的有效方法。(二)、生活资源美术化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生活学习中领悟美术与生活内在的联系。经过我们初步的讨论定出一下几点。美的展示:学生能用所学美术技能布置展览会、小小超市、用各种材料进行服装设计与表演。美术与社会:能用绘画、泥塑等形式表达调查效果。能用美术形式表达对身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美术与环境:能用绘画、布贴的形式描绘家乡美景,能用美术形式进行环保宣传。美术实践:能运用美术美化自己的生活。设计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展示平台的设计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课堂展示、美术园地展示、年级展评、学校橱窗展览等。教师要肯定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以激励性的语言给以鼓励。三、 课题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 ? 在实施过程中,把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教学的行动和研究,紧密相结合起来。在实施美术课堂
3
生活化的行动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课题,在行动中修正,改进,边行动边研究。观察法? ? 在课题研究方案的指导下制定一定的计划,在平时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课堂中的态度、表现、变化。积累研究素材,以期达到研究改进的目标。 四、操作顺序
1、讨论:全体成员讨论发表见解。 2、实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3、授课教师讲完课后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4、全体成员交流体会。
五、总结:归纳收获与不足,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六、本组教研课时间
时间 第九周
课题 现代产品设计的色彩搭配 主讲人 韩瑞峰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