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入学检测试题
A卷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4分)
一丶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萌发(méng) 翩然(piān) 藩篱(pān) 取缔(tì) .... B.簌簌(sù) 匀称(chèng) 扼制(è) 濒临(pīn) .... C.遗骸(hái) 孕育(yùn) 归咎(jiù) 追溯(sù) .... D.劫掠(jié) 殷红(yīn) 连翘(qiáo) 褶皱(zhě) ....
2、 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 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做出表率。
B.吃一堑,长一智。每次灾害使人类遭受重大损失,同时也使人类提高对灾害的认识,汲取教训,增强防灾减灾的能力。
C.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感冒等诱发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5.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 B.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共同) ...C.与余舟一芥(小草)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与外人间隔 ..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
7.下面对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翻译:月光照进窗户里,我高兴的起身出行。 B.庭下如积水空明。翻译:庭院里的积水清明澄澈。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翻译:这西湖之中哪能还有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呢。 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情,还有和您一样痴情的人。
8.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承天寺夜游》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记承天寺夜游》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湖心亭看雪》“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共10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1)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2)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望岳》) (2)在苏轼的《浣溪沙》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默写。(4分)
题目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完成10—12题。(10分)
古代传记文学
①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成熟,应该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2000多年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②《史记》之所以能在历史与文学两方面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一方面固然取决于司马迁个人的天才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先秦时期已经产生了相当卓越的文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司马迁的历史观、文学观、审美观的形成及其具体的艺术操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左传》《国语》《国策》的许多章节,其叙事写人的方法,其描述用语以及其人物辞令的巧妙,都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不同的就在于它们还都不是以人物为中心,它们的写人仍然是为了叙事。先秦也曾有过名称上类似于传记的著作,如《晏子春秋》,可惜它的目的仍不是写人,而像是一本轶闻趣事的资料汇编,完全没有剪裁。因此,真正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文学的创始人,只能归于司马迁了。
③《史记》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的确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过去欧洲人称古希腊的普鲁塔克为“世界传记之王”。他著有《列传》50篇,这是欧洲传记文学的开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司马迁的《史记》要比普鲁塔克的《列传》早产生近两个世纪。 ④从《史记》出现的西汉时期开始,到清朝被推翻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的传记与传记文学。在历朝正史中,被后人称之为“传记文学”的首先是《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和《新五代史》的若干篇章,其他“正史”在中国文学史上一般很少被人提及。《史记》是历史性与文学性高度结合的完美之作,这种完美结合在史学史和文学史上都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班固是司马迁的杰出继承者,也是古史传统的改造者。从班固开始,他在有意识地把“历史”与“文学”分开。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作为“史学”的品格,《汉书》无疑是更完美、更系统、更周密了;但从文学的角度讲,《汉书》则无疑是在大踏步地倒退。但《汉书》毕竟因袭了《史记》的旧有成果,因此,《汉书》作为一部“正史”,其文学性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佼佼者。 ⑤从传记发展的历史上看,两汉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辉煌的时期,这时其他形式的传记文学还大都没有出现或没有大量发展起来。从魏晋开始,随着“史....传”文学的逐渐衰落,其他各种形式的传记作品则日益兴盛起来了。应该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衰落”,并不是指《三国志》《后汉书》等这些著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学”品格,我们所指的只是它们的“文学”水平与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0.在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史记》有什么样的地位?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11.本文第②段中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2.最后一段中两个加点词“大都”“大量”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答:
五、作文(60分)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迹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战胜挫折或困扰后的坚强,也许是在意外收货后的惊喜,也许是在顿悟亲情后的温暖,也许是在震撼与大自然的伟力之后的崇敬……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 诗歌鉴赏。(4分)
兰
(明)徐渭
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 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
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 1、诗中的“兰”比喻 ,“野香”比喻 ; 2、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12分)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袄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注释:妖祥:旧指凶兆和吉兆; 驺:骑士。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臣请辟于赵 辟:通“避”,回避
B、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 举:攻下 C、见兔而顾犬 顾:照顾 D、臣闻鄙语曰 鄙语:俗语
4、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2)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5、从文中可见庄辛是个怎样的人?(3分)
三、名著与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名著阅读 (4分)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片段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片段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
6、片段一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片段二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 7、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简要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8分 )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
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 来 ,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 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 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⑪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
的时光 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8.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2分)
发现“破烂”→_________→被“教诲”→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9.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不可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12分)
13、右图“国家节水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1分) (2)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3分)
14、给下列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4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我国拯救濒危动物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保护“国宝”大熊猫,我国先后建立了总面积达5830平方公里的13处保护区,拨出抢救专款4000万元,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救活82只.国家还投资进行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已人工繁育成活300多只.我国还将建立14处保护区,以使现在的1000多只大熊猫得以安宁地生活,繁衍.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材料,为季羡林写一段颁奖词。
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96岁的季羡林先生长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现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
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颁奖词:
检测答案
A卷
1.C 2.C 3.A 4.B 5.A 6.D 7.C 8.D 9、略
10、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拓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来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向人们展现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
11、举例子和作比较。通过列举《左转》《国语》《张国策》《晏子春秋》等例子,并把它们和《史记》作比较,具体形象而又突出的说明了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传文学,是对前人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12、不能。因为“大量”和“大都”都有限制作用,准确的说明了两汉时期我国古代的传记文学除了史传之外,其它的文学形式很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卷
一、
歌鉴赏:
1、君子 ;伪文人或被诗人所不齿的人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二、课外文言文: 3、C
4、(1)如今政事到了这种地步,您看该怎么办好呢?
(2)现在出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如果截长补短,还能有数千里,何止百里而已? 5、庄辛是个直言敢谏,有政治预见的人。
译文:庄辛对楚襄王说:“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后又有鄢陵君和寿陵君跟从着,一味过着毫无节制的生活,不理国家政事,如此会使郢都变得很危险。”楚襄王说:“先生老糊涂了吗?还是认为楚国将遇到不祥呢?”庄辛说:“臣当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必然后果,不必认为国家遇到不祥。假如君王始终宠幸这四个人,而不稍加收敛,那楚国一定会因此而灭亡的。请君王准许臣到赵国避难,在那里来静观楚国的变化。”庄辛离开楚国到了赵国,他只在那里住了5个月,秦国就发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陈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躲藏在城阳。在这时侯襄王才派人率骑士到赵国召请庄辛。庄辛说:“可以。”庄辛到了城阳以后,楚襄王对他说:“寡人当初不听先生的话,如今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对这事可怎么办呢?” 庄辛回答说:“臣知道一句俗语:‘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也不算迟。’臣听说过去商汤王和周武王,依靠百里土地,而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纣王,虽然拥有天下,到头来终不免身死亡国。现在楚国土地虽然狭小,然而如果截长补短,还能有数千里,岂止百里而已? 三、阅读理解
(一)6、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 7、略
诗
(二)8.偷“破烂”,受“惩罚”。
9.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10.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11.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 12.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个拾荒者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四、语言运用 13、(1)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2)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最下方文字为图标的名称。 14.我国保护大熊猫取得可喜成果
15、季羡林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