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丝与DNA复制
(1)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
①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同位素标记),如图:
②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如图:
(2)规律总结: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2.减数与DNA复制
(1)过程图解:减数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如图:
(2)规律总结:由于减数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1.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中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 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 C.每个DNA分子中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
D.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中,含3H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总链数的1/4
2.将染色体上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0)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只进行一次。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若完成一次减数,则产生的子细胞中有5对同源染色体,每条都含32P B.若完成一次有丝,则产生的子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其中10条含32P C.若进行减数,则每个减数第二次后期细胞中均含2个Y染色体且都含32P D.若进行一次有丝,则中期细胞的染色体上共有40个DNA分子且都含32P
3.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32P和35S标记同一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将35S注入细菌细胞中 C.在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4 D.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4.将一个由10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设为亲代DNA)放在含有被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液中进行复制,一段时间后测得子二代的放射性强度(放射性强度=含3H的碱基总数/DNA分子中的碱基总数)为30%。则亲代DNA分子中含有的胸腺嘧啶的数量为 A.10 C.30
B.20 D.40
5.用15N标记某细菌中的DNA分子,然后将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假设该细菌在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三次,在产生的新的DNA分子中,含15N的DNA与只含14N的DNA的比值是 A.1∶3 B.1∶2 C.1∶1 D.1∶7
6.某基因(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 B.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6300个 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 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4
7.将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很多代后,换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两次的后进行分析。下列有关子代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部子代DNA分子内均含有14N B.半数的子代DNA分子两条链都含14N
C.全部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 D.并非所有子代的DNA分子内都含有15N
8.将一个不含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共含有m个碱基,其中有a个胸腺嘧啶)放在含有32P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到如图I、Ⅱ两种类型的DNA(虚线表示含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结果预测与分析,正确的是
A.DNA第二次复制产生的子代DNA有I、Ⅱ两种类型,比例为1︰3 B.DNA复制后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时,其上的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的数目是(2n﹣1)m-a 2D.复制n次形成的放射性脱氧核苷酸单链的数目是为2n+1﹣2
9.用3H标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含秋水仙素但不含3H的普通培养基中培养。若秋水仙素对细胞连续发挥作用,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 B.通过对细胞中不含单体时的染色体计数,可推测DNA复制的次数 C.通过检测DNA链上3H标记出现的情况,可推测DNA的复制方式 D.细胞中DNA第二次复制完成时,每条染色体的单体均带有3H标记
10.取小鼠睾丸中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
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减数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C.只有半数精细胞中有被标记的染色体
D.所有精细胞的全部染色体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与未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相等
11.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
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
1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
养,在第二次细胞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13.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
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
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
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带有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