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填空训练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填空训练及答案

来源:飒榕旅游知识分享网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填空训练及答案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森林里风会演奏_________;下雨的时候,水会玩__________;在公园里、树下和水塘边能听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歌声。

2.小溪______,流向河流;河流______,流向大海;大海______汹涌澎湃。从一首_______的山中小曲,唱到____________的海洋大合唱。

3.课文开头总写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也是全文的_______句。然后围绕这句话分别从三个方面来写大自然的声音: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二、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小牧童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诗中的“楚江”指的是_______。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灵秀和楚江水的矫健。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孤帆红日的壮美。

三、 积累与运用。

1.“灯不拨不亮,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做懂道理的孩子。 2.我从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中能感受到山高路长。 3.“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挡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4.正如荀子所说“与人善言,_________布帛,伤人以言,_________矛戟。”我们要用善意的语言来温暖他人,切不可恶语伤人。

5.“__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揭示了团结力量大的深刻道理。 6.“__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不胜收。

1 / 6

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牛和鹅》一文,说说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的脚》一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起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句默写。

(1)《出塞》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边塞诗。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叙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暮江吟》中写夕阳落照江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写新月初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五、 日积月累我最棒。

1.___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2.眼见为实,__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3.见善则迁,________。过而不改,________。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

六、 知识积累,完成练习。

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________。

2.课文《蜜蜂》节选自____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4.通过放蜜蜂的实验,作者得出结论: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_________。

七、 课文回顾与积累。

1.《夜书所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 2.《望天门山》中写出山势之雄险、水势之汹涌的诗句是:“_________,

2 / 6

_________”。

3.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________,扇哪扇哪,_________。(选自《秋天的雨》)

4.牧童骑黄牛,_________。意欲捕鸣蝉,_________。《所见》中表现儿童性格机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司马光》原文内容填写

群儿戏于__________,一儿__________瓮,足__________没水中。_________皆弃去,光_________石击破之,水迸,儿得活。

八、 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水,也是大自然的_________。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______,一场________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2.《海滨小城》分别描写了小城(_______)的景物。(可多选) A.公园 B.街道 C.商场 D.庭院

3.《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________写的,从诗句“________”可以看出是“夜”书。

4.《富饶的西沙群岛》写出了西沙群岛_______和___的两个特点。

九、 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夜深篱落一灯明。

2.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以上诗句描写的都是_______(季节)的景色,我还能写出两个描写这个季节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课文我们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来到了南海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_______,去过北方美丽的___________;还认识了破缸救人的__________,炮火中坚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_________。

3 / 6

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牧童屏住呼吸,准备捕鸣蝉的情景。

3.课文《海滨小城》重点描写了海滨小城的海上、海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学期所学的课文中,我感受到了外国名人_____________对青少年的尊重、关怀和爱护;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忘我的工作精神;也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小时候破瓮救人的机智;__________________小时候勤奋好学的可贵品质。

十一、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 3.__________,小溪泛尽却山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___?

十二、 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搭船的鸟是一只_________,它的羽毛是___________的,翅膀带着一些___________,还有一张___________的长嘴,十分___________。

2.早上,草地是_____的,因为蒲公英的_______;中午,草地是_____的,因为蒲公英的______________。

3.观察时不仅用眼睛___________,用耳朵___________,还可以用手___________,用鼻子___________,有时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不缺少_________,只是缺少________________。

十三、 古诗填空。

1.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4 / 6

3.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十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蜜蜂》一课中,作者做了一个____的实验,结果____,这些蜜蜂没有____方向,______地回到了家,说明了____。

2.通过学习《花钟》,我知道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与__、__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花需要____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开花的时间往往跟____相吻合。

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俗话说“_______”,能力再强的人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忙。

2.今天的辩论会开得很成功,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一下子明白了道理,真是“_______,_______”。

3.《赠刘景文》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诗中“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秋天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

4.《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中小男孩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做了____,鸟太太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做了____。文章末尾是一个省略号,想象一下,还有____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做_____。

答案

一、 手风琴 打击乐器 鸟儿 虫子 青蛙 淙淙 潺潺 哗哗 轻快 波澜壮阔 中心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二、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唐 李白 长江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 理不辩不明 白云生处有人家 天门中断楚江开 暖于 深于 二人同心 欲把西湖比西子

四、 金奎叔的话使“我”对于牛和鹅的态度有了改变,让“我”明白了:站在

5 / 6

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应该正确地、全面地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爬山虎的叶子 爬山虎脚的彤形状和特点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

五、 人间四月芳菲尽 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 有过则改 是谓过矣 野渡无人舟自横

六、 不同的 法 昆虫记 春潮带雨晚来急 本能

七、 写 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庭 登 跌 众 持

八、 音乐家 敲敲打打 热闹 ABD 叶绍翁 夜深篱落一灯明 物产丰富 景色优美

九、 知有儿童挑促织 白云深处有人家 正是橙黄橘绿时 湖光秋月两相和 秋季 秋风落叶 一叶知秋 西沙群岛 小兴安岭 司马光 白求恩

十、 淡妆浓抹总相宜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庭院 公园 街道 列宁 白求恩 司马光 孙中山

十一、 迟日江山丽 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正是河豚欲上时 梅子黄时日日晴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

十二、 翠鸟 翠绿 蓝色 红色 美丽 绿色 花瓣是合拢的 金色 花朵张开了 看 听 摸 闻 尝一尝 美 发现美的眼睛

十三、 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 小溪泛尽却山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十四、 证实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20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15只返回家中 迷失 准确无误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 昆虫活动的时间

十五、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灯不拨不亮 理不辩不明 宋 苏轼 最是橙黄橘绿时 风筝线 晾衣绳 豹子兄弟 跳绳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arr.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